中醫食物五味理論是指導傳統飲食的重要依據。五味調和,有益臟腑與人體健康;對五味胃口過大,或者不遵守適當的禁忌,都會導致五臟失調,形成疾病。
食物中五味的不同,作為藥物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從五味的角度來考察食物的功效是壹個重要的方面。比如“蘇文?《真真假假論》中指出:“甘發散為陽,苦溢為陰,鹹溢為陰,淡滲為陽。“這就把功能不同的五味按照陰陽屬性的不同分為兩類,即辛、甜、淡味屬陽;酸、苦、鹹味屬陰。在《蘇文?《藏氣論》說:“苦有苦有鹹,各有所長,無論散、閉、緩、急、堅,四時五時藏,病以五味宜。”這裏進壹步明確,由於五味的不同,有散、收、緩等功效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