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將人體視為氣、形、神的統壹體。它通過“視、聽、問”的方法,探索病因、病性、病位,分析臟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病機變化,判斷邪的盛衰,進而得出病名,總結證型,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制定“汗、津”原則。
人文因素:中醫養生在先秦道家的基礎上,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
東漢時期出現了著名的內科醫生張仲景。他早已知道“八綱”(陰陽、表裏、虛實、寒熱),並總結出“八法”。
華佗以精通手術和麻醉而聞名,他還創立了健身體操的“五禽戲”。
到了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和經驗,收集了5000多個方子,進行辨證論治。由於他的最高醫德,他被尊稱為“藥王”。
宋朝時期,宋朝政府建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學科幾近完備,統壹了中國因抄寫而造成的穴位紊亂,並出版了圖經。
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學派,逐漸取代了經典中醫學派。
李時珍成書於明末的《本草綱目》標誌著中醫藥物學的衰落。
同時,蒙醫和藏醫都受到了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方醫學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比如徐軍寫的《東方醫學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