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唐代王韜指出:“是以防禦風邪為基礎,用煎、針、蒸、熨,各法可治。至於火艾,那是絕無僅有的。”
23.李時珍的父親李顏穩《艾葉傳》稱贊艾葉“產於殷珊,端午采集,為治愈艾灸病作出了巨大貢獻”。
24.《養生壹詞》記載艾灸確實是養生的方子,艾灸四十多年了。艾灸不限寒暑,疲勞艾灸為上策。孩子生病了要艾灸,比吃藥好。(日本-巴歐景山)
25.《東醫保健》說,艾灸臍有“養腹、助兩腎、填精補髓、返老還童、祛病延年”的作用。
(朝鮮-Heo君)
26.《鞭瘧鬼》詩說:施艾竹,艾灸大師,涼如獵火。(唐代韓愈)
27.《詩經·汪鋒》:“相愛壹日,如隔三秋。”
28.孔昆《哀府》“艾琦行色匆匆,煙霧繚繞。”
29.俗話說,家有艾草,老少皆宜無病。
30.俗話說“欲安老人,春暖花開。”
31.詩人謝仲對艾蒿贊不絕口:“端午草茂盛,野艾蒿輕裝。其無意爭美,其名為庶人所知。”這首詩可謂是我國人民對艾的最好概括。
32.卿?吳《神灸經論》記載“夫灸取火,離熱而遠,體軟而剛,能清陰而不存;善入臟腑,以艾蒿辛香為燈芯,可通十二經脈,入三陰調氣血,以治百病如壹掌。”
33.李時珍說:“凡用艾葉者,必久用之,處理細膩柔和,謂之熟艾葉。灸火若生,則傷筋動脈。所以孟子雲‘七年病,求三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