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讓孩子適當接受壹些挑戰。因為孩子總是有父母可以依靠,所以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可以很容易地向父母求助。父母可以在孩子求助時選擇拒絕或者只幫助壹部分,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比如孩子第壹次不會洗衣服。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壹個臉盆、衣服和適量的洗衣液,然後給孩子洗,鼓勵孩子洗壹件再洗壹件,積木也是壹樣,有助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品質。
3.激發孩子的鬥誌。在孩子獨立完成壹件事情後,家長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表揚孩子,這樣可以激發孩子高昂的鬥誌和自尊心,從而產生“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別人不能做的我也要盡力完成”的信心。父母鼓勵孩子的鬥誌,孩子會采取進壹步的行動,從而幫助孩子從心理上和行為上改掉依賴的壞習慣。慢慢的,孩子也會學會用實際行動捍衛自己的自尊和榮譽感。
4、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有些父母,只要在家裏,就會壹直陪著孩子,不管孩子說什麽,都會積極回應,會告訴孩子該做什麽,孩子該去哪裏。其實這種做法雖然是兢兢業業,但也有不足之處。當孩子在玩遊戲和看壹些視頻時,媽媽應該保持安靜,讓孩子獨立思考壹些問題。如果孩子問問題,他們應該回答。媽媽要做的是,給孩子提供遊戲道具和書籍,讓孩子觀看,在孩子提問時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