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株的草花有直立的枝條,頂端分出許多芽。盛開的花朵是羽毛狀的白色花瓣和黃色的花芯,在壹片紫色和粉色的海洋中沁人心脾。這些花雖然只有五毛錢硬幣大小,卻沈浸在風中,輕輕搖擺,讓人想把它們抱在懷裏。
從展開的花冠推斷,應該是菊科植物。搜了壹下,真的是!它屬於菊科飛蓬屬,名為壹年蓬(Erigeron annuum),是壹種原產於美國的惡性雜草。因適應性強,可見於河北、山東、福建、四川、西藏等地的山區、荒地、溝渠中。有人說壹年四季樹冠的花語是“隨遇而安”,從分布和生長環境來看,確實很符合“隨遇而安”的含義。
我註意到它只欣賞花的美,懂醫學知識的人大概更看重它的藥用價值“全草可入藥,有消食止瀉、清熱解毒、截瘧之效,可用於消化不良、腸胃炎、牙齦炎、瘧疾、蛇咬傷等。”。原來小雜草作用大。
還有介紹說,壹念蓬又名黃花蒿、宛宛、千層寶塔、Wikstrop等對其他名字沒什麽感覺,所以看到Wikstrop的時候有點驚訝。我壹直以為“只要是長在墻上的雜草”就叫Wikstrop。原來自然界真的有壹種植物,不管長不長在墻上都叫Wikstrop。
如果我知道這是壹種野花,我會摘下來,這也是對公園花園的壹種蟲害控制,不是嗎?
然而,我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