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過多次幹旱和極其悶熱的天氣。最悶熱的時候,溫度早已超過35度,甚至高達40度。在古代,這種災難被稱為?熱災?。北宋初年發生過多次熱災。據當時的史料記載,酷暑的熱浪壹次可以持續幾十天,地裏的莊稼和山上的樹木、草藥全部枯死。白天家家戶戶都不敢出來,曬太陽會疼。而且因為大部分井都枯竭了,沒有足夠的飲用水,很多人在家裏渴死,熱死的總人數超過壹萬。
到了後期,缺水的時候,就連普通渾濁的河水也變得很值錢了。據記載,那只是壹杯河水?幾十塊錢?驚人的價格。古代最熱的時候到了這個地步,那麽古人是怎麽乘涼的呢?作為普通人,沒有什麽特別好的方法度過酷暑災難。無非就是躲在家裏用扇子扇風。如果有水,就泡在大桶裏降溫。比較聰明的躲在地窖裏,因為地下溫度比較低。關鍵是沒水喝的時候,沒辦法。其實很多人只能等死。
這個時候,有錢人的心情會好壹些。他們前期往往會在地窖裏儲存大量的飲用水,而且在古代還有用硝石制作冰塊的方法。他們把冬天收集的冰塊或用硝石做成的冰塊藏在深地窖裏,用稻草、樹葉和不要的被子蓋住,夏天拿出來用。雖然有壹部分會融化,但還是會有很多冰塊可以使用。這是他們度過酷暑災難的清涼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