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可以在規律用藥的前提下泡溫泉,但每次以不超過20分鐘為限。起床時要小心慢行,防止因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而頭暈、摔倒。
2.有些皮膚病患者不宜泡溫泉。壹直有傳言說泡溫泉有美化皮膚的功效。但是,對於患有冬季瘙癢、濕疹、特應性皮炎等的人來說。,熱水浸泡時間過長,會因為加速皮膚水分蒸發,破壞皮膚保護層而加重癥狀。
3、孕婦不適合。研究證實,“高燒”有致畸作用。
4.泡溫泉後,人體水分蒸發很快,要喝水補充。
拓展數據泡溫泉的正確開放模式;
1,測試池溫度。先用手或腳檢查壹下泉水的溫度是否合適,不要壹下子跳進溫泉池。
2.先用腳坐在池邊,把腳伸出來慢慢泡,然後用手把溫泉水澆遍全身,最後不時把全身浸入泉水中。
3.先暖後熱。溫泉區有不同溫度的遊泳池。從低溫泉泡到高溫泉要循序漸進,逐漸適應泉溫。
4.把握時間。壹般溫泉浴每次可反復浸泡20至30分鐘。如果覺得口幹、胸悶,就在泳池邊休息壹下,做做伸展運動,然後喝點蒸餾水補水。有些人喜歡全身發紅,但要註意是否會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的現象。
5、按摩配合。適當的穴位按摩會加強溫泉保健的功效,對某些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6、註意身體,盡量少用洗發水或沐浴露,用清水沖洗。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溫泉(天然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