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夏是戰國末期(公元前239年)確立的節氣,表示四季的更替和四季中夏天的開始。
根據氣候學的標準,當平均氣溫在五天內達到22℃時,夏天開始。在黃河中下遊地區,長夏季節的候溫大致接近氣候學標準,該地區是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從這個角度來看,二十四節氣中把長夏節作為立夏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長夏習俗:
1.古代皇帝要帶領文武百官到北京南郊迎夏,舉行迎夏儀式。
君主和他的臣民都穿著紅色的禮儀服裝,佩戴紅色的玉飾,甚至馬匹和車旗也要紅色,以表達他們對豐收的渴望和良好的祝願。朝廷中“夏季開冰,賜文武大臣”。去年冬天冰被儲存起來,由皇帝送給官員。在民間,夏天人們喝冷飲消暑。夏天,江南水鄉有煮嫩蠶豆的習俗。有些地方還有夏天給人打電話的習俗。
2.長夏養生,天氣漸熱,飲食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少吃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食物。
長夏之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既能補充營養,又能強心。平時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可以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預防動脈硬化。總之,在長夏的季節,要養心養性,做好消暑的準備,使身體各器官功能正常,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使”的狀態。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此時人們要註意精神調理,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自覺進行精神調理,保持平靜愉快的狀態,切忌大喜大悲,以免傷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