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吃涼的,註意補氣。
三伏天天氣炎熱,正是陽氣最旺盛的階段,容易傷了元氣,會導致體力和元氣不足,身體機能下降。養生要特別註意“養氣”。有些人經常在大熱天喝冰水或冰鎮飲料解渴。雖然他們那時候上癮了,但是那時候上癮之後其實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這樣容易造成血管急劇收縮,阻礙血液循環,也不利於體內散熱。就會是寒氣在體內積聚,為以後脾胃虛寒埋下禍根。
2.避免過度運動,註意養心。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汗多易悲,心不足易產生悲。中醫也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所以養生要“養”。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大量汗液排出體外會造成壹些礦物質的流失,如鉀、鈣、鈉等,容易引起精神萎靡、四肢無力、心慌氣短、惡心嘔吐等中暑癥狀。所以,三伏天要避免出汗,保持身心愉悅豁達,預防心火過盛引發的疾病。
3.避免空調溫度過低,保證充足的睡眠。
三伏天,我們經常會遇到“冰火兩重天”的場景——外面的溫度讓人難以忍受,而我們在室內行走,空調的溫度卻很低。雖然感覺特別涼,但是最容易引起感冒等壹些不舒服的癥狀,影響工作生活質量。所以,三伏天要合理調節空調的溫度,不能太低,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有適當的午睡時間,這對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學習效率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