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是中國傳統的時間單位。古人把壹天分為十二段,即壹晝夜分為十二個小時,每個小時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十二個時辰以地支命名,壹個時辰為四分鐘,壹* * *分為九十六個時辰,壹刻約為15分鐘。
古代計時工具
1,日晷
首先是“日晷(桂三聲)”。在古代,有壹種測量時間的儀器叫做日晷,它是由壹個巨大的帶刻度的表盤和表盤中央的豎針組成的。太陽移動了,指針正對著刻度盤上的刻度。北京故宮可以看到日晷(10多年前在北京故宮看到過,後來在浙江橫店看到過這樣的明清仿,粗糙很多)。
2.滲漏
二是“漏”。漏水是滴水計時,由四個裝滿水的銅鍋,上下疊放而成。前三個底部都有孔,最下面壹個上面垂直放著壹個箭頭形狀的浮標。水位隨滴水上升,壺身有刻度計時。原來的晝夜分為100分鐘,因不能與十二時辰整除,先後改為96,108,120分鐘,清代正式定為96分鐘。這樣,壹個小時等於八個季度。壹刻分為三分,壹晝夜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節氣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