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還是很緊的。許多家庭只有壹個孩子,許多夫婦羨慕家裏有兩個孩子。誰家有雙胞胎,誰就是周圍人羨慕的對象。
芮芮和峰峰是雙胞胎。當他們出生時,他們計劃生育。經過討論,爸爸媽媽認為女孩可以照顧男孩。於是,女孩芮芮成了她的姐姐,男孩峰峰成了她的弟弟。這種人為制造的“姐弟”關系,從壹開始就是不公平的。
在家裏,哥哥什麽都能得到優待,而姐姐必須低聲下氣,照顧他。弟弟壹定要想怎麽玩就怎麽玩,不然她不懂事。峰峰想下棋,但芮芮耐心地陪他玩。峰峰不按規矩下棋,姐姐壹再耐心,峰峰卻壹再作弊。壹怒之下,她姐姐不玩了。
弟弟似乎和他母親站在同壹陣線。他打了妹妹,讓她不要說她,而她媽媽則脫口而出“真討厭”,而她爸爸的反應是要求芮芮向她媽媽道歉,理由是“爸爸終於回來吃飯了,結果妳讓它變成了壹個好孩子。”
無法實現自己的想法,最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向媽媽道歉,媽媽敷衍地抱了抱。父母認為她知道自己錯了,卻忽略了妹妹需要被認可和尊重。在這樣的壓力下長大的姐姐,自然很難對哥哥有深厚的感情。
這部紀錄片的意義:
紀錄片《姐姐》雖然時間不長,但還是讓人感觸頗深。“大的要給小的”似乎是中國大部分家庭關系中的約定俗成的規則,很多女孩都被“親情”綁架了。看完這部紀錄片,我終於可以理解安然在姐姐身上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