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興趣,不妨做個實驗。在大豆的開花季節,每天都要摘除正在生長的花芽,妳會發現,沒有花芽的大豆比沒有花芽的植株衰老明顯延遲。進壹步觀察還發現,許多植物葉片的衰老發生在開花結實之前。例如,當雌雄異株菠菜的雄花形成時,葉子開始衰老。
隨著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現在已經知道,在葉片衰老過程中,葉片的蛋白質含量、核糖核酸含量和光合能力顯著下降。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葉片衰老時葉綠體被破壞。這些生理和細胞學變化是衰老的基礎,葉片衰老的最終結果是落葉。
從形態解剖學的角度,發現落葉與離葉柄基部較近的特殊結構——分離層有關。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離層中的薄壁細胞比周圍的細胞小。在葉片衰老過程中,離層及其相鄰細胞中的果膠酶和纖維素酶活性增加,導致整個細胞溶解,形成自然斷裂面。而葉柄中的維管束細胞不溶解,因此衰老枯葉仍附著在枝條上。然而,這些維管束非常纖細。秋風壹吹,它們抵擋不住,斷了筋骨,整片葉子搖搖晃晃地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