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是壹個中國成語。拼音是zh zhī zú cháng lè,意思是知道自己滿意了就壹直開心。形容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滿意,感到幸福。
出自先秦李洱《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而草率;天下無道,郊區生軍馬。罪惡大於欲望,災難大於不滿,責備大於欲望。所以知足就夠了,也就夠了。”
來源: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二)的哲學著作,又稱《道德經》、《老子五千字》、《老子五千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之前的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為兩部分。原文第壹部分是道德經,第二部分是道德經,沒有章節。後來改成前面37章的《道德經》,後面38章的《道德經》,分成81章。
《道德經》正文以哲學意義上的“德”為主線,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但多以政治為目的。就是所謂的“內聖外王”之學,含義深刻,包容廣泛,被譽為萬經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