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不得不提壹個官方方案——《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中明確提出,以調整各省(市)能繁母豬存欄量為基本手段,實現生豬產能總體穩定。說白了,每個省都有能繁母豬的“指標”。沒有達到指標的省份要想辦法增加能繁母豬,超過指標的要減少能繁母豬。
這意味著規模場首先要和本省的養豬場“搶指標”,其次要和外省的養豬場“搶蛋糕”。即使知道2022年利潤不多,為了長遠的“市場份額”,也要咬咬牙加入戰局。
隨著養豬場之間的不斷擴張和競爭,養豬業開始進入“內卷化”。眾所周知,既然未來豬價不會太高,那就只能靠自己努力了。壹時間,豬企開始拼技術、拼資金、拼人脈,在這場戰役中拼生存。活下來才能在未來繼續搶占“指標”的資格。
毫不誇張地說,經過這個豬周期,中國養豬業的“暴利”時代將告壹段落,未來將迎來“微利”時代。在豬價低迷的影響下,很多養豬場尤其是散戶會選擇退出,這正好給了豬企壹個搶占市場的“機會”,而這個時候大家會認為是因為豬價低迷而選擇退出,而不是被誰排擠...
生豬大企業成功搶占了這個市場份額,“養豬巨頭”們心裏很清楚,擴大生產不是選項,而是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