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創立時,以老子為龍頭,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經。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認為道教徒如果能誠心修行自己的“道”,就能長生不老,成為神仙。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關於中國古代鬼神崇拜的觀念,是以黃、老道教思想為基礎,繼承了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
擴展數據:
道教起源於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是壹種原始的多神崇拜的宗教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不朽,達到不朽,並幫助世界和拯救人民。
它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並在現代世界中積極發展。道家雖然自戰國以來就是諸子百家之壹,但是道家卻把以前的道德哲學家神化了。
直到漢末才出現邪教,宜州(今四川)的石天尊稱老子為大老先生。到南北朝時期,道教的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二(太上老君)是唐朝的始祖,在唐朝尊稱老子為大道元闕聖人,太上皇軒轅。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道教
道教網絡:道教思想淵源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