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計劃產量放養魚類,產量要根據池塘條件、配套條件、技術水平來定,控制在每667平方米700 kg ~1000 kg為宜。
2.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選擇優質飼料,增加魚類自身抵抗力,減少魚類排泄物,促進魚類健康生長。
壹方面要選擇蛋白質適中、氨基酸平衡好、加工工藝優、飼料系數低的優質飼料;另壹方面,控制投餵量,讓魚每天吃到八成飽。
3.高溫季節每月施用兩到三次水梅生物魚肥,快速排除水中的硫化氫、氨氮、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改善水質。同時,水梅生物魚肥中的酵母菌和乳酸菌能在水生動物體內形成腸道屏障,抑制細菌繁殖,提高抗病能力,增強免疫力,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還能促進浮遊植物的生長,效果良好。
4.在魚的主要生長季節,晴天中午要打開增氧機。
通過增氧機的轉動,打破養殖水體的熱分層現象。把溶解氧高的上層水送到下層水,減少下層水的耗氧量,及時償還氧債。雖然表層水的含氧量暫時降低,但也能通過浮遊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使上層水的溶解氧達到飽和。提高整個養殖水體的含氧量,減少硫化氫、氨、亞硝酸鹽、有機酸等有毒物質的產生。
5.高溫季節每月施用兩到三次水梅生物魚肥。
快速消除水中的硫化氫、氨氮、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改善水質。同時,水梅生物魚肥中的酵母菌和乳酸菌能在水生動物體內形成腸道屏障,抑制細菌繁殖,提高抗病能力,增強免疫力,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