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臘八為什麽要吃這樣的粥呢?對此,人們眾說紛紜。
有人說臘八粥與朱元璋有關;
也有人說臘八粥和嶽飛有關。
其實這些說法都很牽強。臘八粥起源很早,這與古代至日冬季的飲食習俗有關。據文獻記載,早在南北朝時期,荊楚地區就流行在冬季至日上吃紅豆粥。紅豆用來煮粥,是因為紅豆有祛病強身的功效。冬季的是陽氣萌發的開始,所以要吃滋補健康的紅豆粥。
這就是臘八粥的雛形。後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各地寺廟逐漸發展出壹種習俗,即釋迦牟尼成佛的臘月初八,用大米、黃米、豆子煮粥拜佛,稱為“七寶五味粥”。
這壹習俗在民間流傳盛行,並與上述冬季至日吃紅豆粥的習俗融合在壹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的名稱出現在宋代,說明臘八粥的習俗最遲在此時已經流行。明清時期,這種習俗非常流行。直到今天,臘八粥仍因其養生功效而廣受大眾喜愛。
總結:其實臘八粥和朱元璋、嶽飛沒什麽關系。我想應該是很久以前,壹個很窮的家庭,米吃完了,只剩下壹點米了。我想過把所有的米放在壹起煮壹碗粥,至少可以飽餐壹頓。結果煮了之後太好喝了,比單吃米飯好多了。從此臘八粥就成了。
現在的臘八粥不是單壹的壹種,只要多種食材組合在壹起,就叫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