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不僅是日常飲食中極其重要的調味品,也是重要的中草藥。我們平時說的“早上吃三片姜,不如喝人參湯”、“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處方”、“飯不香吃姜”,都是在講它的養生作用,也指出了姜對脾胃的保健作用。
可見生姜的保健作用非同壹般。姜分為姜和幹姜,多用於調味。幹姜是將生姜洗凈、切片、曬幹或低溫幹燥後的壹片。中醫認為,生姜性溫,主要是暖胃,有很好的止嘔作用;幹姜則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香、辣、散,下行方向上升,可邊走邊留。能溫散寒濕,溫肺化痰,是增強脾胃功能的藥食同源之品之壹。
因此,胃寒的人可以利用幹姜性溫散寒的特點,煮粥煎服,每次用量以3 ~ 15g為宜。除甘草、人參、五味子外,還可以加入肉桂等其他香料,但具體用法用量壹定要遵醫囑。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幹姜辛熱,其熱氣能潤五臟,不宜使用和濫用。同時,陰虛內熱、血熱的人應忌食幹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