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四時,就是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來適應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環境發生異常變化,人體的調節功能不能適應,人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就會被破壞,就會發生疾病。天地之間,宇宙之中,壹切生命活動不僅與自然息息相關,也受到社會的制約和影響。這種把人的生理現象和心理活動與自然、社會結合起來考察人類生活規律的觀點,就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特有的“天人相應”思想,即宇宙萬物為壹的觀念。考證表明,起初人們的認識比較模糊。比如《管子》壹書中寫道:“天人合壹,然後天地為美。”本文從天人關系出發,提出了二者協調的重要性。西漢初年,《淮南子》通過人與天的比較找到了壹些相似之處,說:“頭之圓也如天,足之方也如地。天有四季五行九解三百六十五日,人也有四肢五臟九竅三百六十五節。刮風下雨,忽冷忽熱,人也取,和也,喜也,怒也。”
這種簡單的類比自然沒有什麽科學價值,但它試圖說明人是自然的壹部分,兩者之間存在壹定的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說,有壹些單純的唯物主義因素。《黃帝內經》的出版科學地確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比如《蘇文·陰陽應象大論》說:“天地萬物,都是上下的。”《蘇文·怒天》說:“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九州之氣有九竅,五臟十二結,皆與天氣有關。”這些論述清楚地說明了自然界的壹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從而明確指出宇宙的整體關系。
上一篇:天津文怡醫療美容醫院簡介下一篇: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人參楊蓉湯、泰山盤石散都是氣血雙補。他們的用藥有什麽不同?臨床上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