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橋區是天津商業的發祥地,余壹街上的龍源、千祥益、瑞福祥等絲綢綢緞之鄉都是久負盛名的老字號。“金門三絕”中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都誕生在虹橋地區。聚義街和河北街的商業歷史悠久,對天津的商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歷史的發展
紅橋區的早期聚落大多出現在元代,多分布在南運河兩岸和北運河西岸有彎道的地方,如侯家、西大灣子永豐屯、梁家嘴、趙家場、丁固、西固等。
65438年至0949年天津解放前夕,以南運河為界,紅橋區大部在河北,為天津9區。東至北運河,南至南運河,西至舊城界,北至北運河。包括西北部的邵公莊、西於莊、丁字沽,土地面積17.6平方公裏,居民173282人。
河南為第八區,位於城市西北部,東至海河,南至鼓樓東,西大街、西關街至喜盈門街,北至南運河。1949年初,紅橋區有49675戶,257533人。其中回族有2783人,是市區回族比較集中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