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紹聖在《竹林七賢若幹問題考證》(中州學刊第5期1999)壹文中指出,“竹林”應位於七賢中心人物嵇康居住的山陽縣。而陳寅恪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講義》第三篇認為先有“七賢”,後有“竹林”。作為《論語》(賢文)作者的“七賢”人數,與東漢末年的“三王”、“八俊”相同。西晉末年“格義”之風盛行,東晉初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賢”成為“竹林七賢”。“竹林”既不是地名,也不是真正的“竹林”。
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無法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只能通過隱喻、象征、神話等方式,微妙而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們壹直受到人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