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水(693-749),中唐彭城(今江蘇)人。據《大唐吳王山不朽劉尊老師碑》記載,曾祖父黃流在明州從軍當秘書,先祖劉在任縣令,其父劉文終身不肯做官。若水年輕聰明,性和諧。十三年,聽人吟誦杜,心向往仙。然後去了鐘月涵尊老師的辦公室,在那裏學了穴道神經法,在老聖山住了五年。開元初年(713)在東嶽任尊師職,因“洞天八景——玄中盟”而居泰山十年。茅山以尊師的身份遊泰山,見贊為門下之寶,便賜其飛六甲、清七元、八歲密文、真需大洞等清經方法,並傳授上清派養生秘法。從此以後,以水為餌,我就練成了吐納法,有了仙風道骨。他在恒山大廣巖峰三年,練了九丹秘籍和三孔經,都背在心裏。例如,教義非常精彩,聞名於世。開元二十四年(736),道門官員魏壹讓於震公主來中嶽行唐查經。天寶三年(744),方丈被召至西嶽雲臺觀上方的太清宮。第五年(746年),在靈昌縣道士的要求下,他在瑤臺觀灘獲得了壹次真法,並建造了黃之齋。七年(748年),他主持了東京宗瑞盛達的實景。他死於八年(749年)六月。五十七歲的時候。
上一篇:張莊路西口到棗園商業街怎麽坐車?最快要多久?下一篇:如何用艾葉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