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版本是壹個獨特的現象。據統計,清朝以前,《道德經》共有103版。幾千年來古籍的抄錄、刻制過程中,難免會有誤差。到目前為止,已有3000多種修訂書籍。目前學術界比較關註王弼的版本,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部手稿被稱為帛書A和帛書b,帛書《道德經》比王弼早400多年。近年來,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第壹版缺少1400,第二版缺少600字。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戰國竹簡。
歷史上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漢書·河上筆記》和《曹魏·王弼筆記》。其他重要版本有西漢嚴尊註本、唐代傅儀學派古本、唐代刻《道德經》石樓等。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書籍版本差異很大;甚至章節順序也不壹樣。版本有傅本、何本、、王本、杜、郭店楚簡等不同年代王公大臣隨葬的《道德經》版本。現在能看到的原版是《老子》,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比馬王堆帛書《道德經》早100多年。其他版本,如《賦本》、《河本》、《本相》、《王本》、《金本》等,都是漢代以後的版本。1973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是學者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