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是由秦國宰相主編的壹部古代百科全書式的巨著,全書八讀、六論、十二章,共二十余萬字。魯的《春秋》是壹部雜家(儒、法、道等)的著作。)由戰國末期(公元前239年左右)秦國宰相呂不韋編撰,又名《呂蘭》。
本書共分十二章、八章、六論,共十二卷,壹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它包括了宇宙古往今來的事實,所以稱之為《呂春秋》。
陸《春秋》內容述略
1.其中,十二期是全書的主旨和重要組成部分,分為春期、夏期、秋期和冬期。每期15篇,共60篇。
比如季春主要論述養生之道,季夏論述教學原則和樂理,丘吉主要論述軍事問題,冬吉主要論述人的素質。
2.其中八個分為八個部分。內容從開天辟地開始,壹直在講做人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識辨事物,如何用民,如何為君。共64篇。
3.其中六論分為三部分,即春、慎、嚴謹、細致、從眾、溫柔,為雜論,共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