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的理解有偏差,稍微有點片面,還有就是沒理解到根上。
外匯儲備咋來的?多如牛毛的出口單位往國外賣出去貨物或者服務或者技術,收進來外幣,不能花,怎麽辦,再把外幣賣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是老二啊,然後眾多老二們統計個數給央行,央行就知道啦,老大央行心裏就有數啦,我的外匯家底是多少。
外匯儲備的流動,就是妳心裏想的這個事,國家得發展啊,發展得有政策扶持啊,擴大對外開放吧,政策好了出口順差大了啊,外匯儲備越來越多,儲備的這部分外匯幹嘛去了,壹部分買了各國的國債了,壹部分可能存入國外銀行了,壹部分可能投資了,誰知道呢,妳央行買了出口企業的外幣,妳得給人家人民幣啊,肯定不能壹直這麽開著印鈔機,通貨膨脹了肯定,國家就宏觀調控,於此同時采取對沖操作,怎麽對沖,簡單說下,比方說國家按計劃得印1萬億的人民幣,壹看外匯還有5000億,得啦,印5000億就夠啦,當然裏面還有很多因素,國家要把外匯儲備和通貨膨脹率兼顧,控制在壹個合理的波動水平。
為什麽要儲備,妳看啊,儲備老外的錢,各種損失,匯率損失,通貨損失,儲備貶值,反正外匯儲備多了,受影響的面很多,為什麽還要儲備,這就上升到政治層面了,we call it 政治經濟學,呵呵,賣弄壹下,中國目前還在經濟層面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屬於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之下,說白了就是人為的控制之下,在限定的某個區域內受市場調節,為森麽?因為目前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完善不成熟,逐步的對外開放,但不全放,我只能這麽說,國家得把安全放在第壹位,也就是穩,在所有能預見的金融風險中,通過外匯儲備這只大手,把匯率檔做工具,來對國家經濟實施對外的宏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