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關於毛主席戰爭的英雄故事

關於毛主席戰爭的英雄故事

1、在烏江南岸揮淚送衣給衣不蔽體、骨瘦如柴的“幹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戰後,中央紅軍主力損失過半。在危急時刻,毛澤東力挽狂瀾,指揮主力紅軍避實擊虛,向敵人兵力空虛的貴州開進。

紅軍進入貴州後發現這裏的窮人特別貧困,被形象地稱為“幹人”,因為他們的血汗已被各種苛捐雜稅榨得壹幹二凈。所以,紅軍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向他們求乞的“幹人”。這些“幹人”壹個個衣不蔽體,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個紅軍指戰員,許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淚。

在紅軍路過烏江南岸的劍河縣時,人們看到,壹位60多歲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孫子寒冬裏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奄奄壹息地倒在路旁。紅軍指戰員們立即圍了上來。

此時,毛澤東從後面走來,見前面圍著很多人,急忙問發生了什麽事。壹位紅軍戰士答道:“老媽媽說,她家壹年收的糧食全被地主搶光了,她兒子前幾天也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她沒有活路,只好和小孫子四處討吃的。”

聽到這兒,毛澤東已是熱淚盈眶。毛澤東當即脫下身上的毛線衣,又叫警衛員拿了兩袋幹糧,連同毛線衣壹起送給老婆婆。

他蹲下來,親切地對這位絕望的老人說:“老人家,妳記住,我們是紅軍,紅軍是‘幹人’的隊伍。”穿上毛線衣的老人感動地直點頭,嘴裏連聲念叨:“紅軍,紅軍……”領著她的小孫子,顫巍巍地走了。

頗富同情心的毛澤東為“幹人”情不自禁流淚,告訴我們時刻不要忘記窮人。這樣的淚水流給了窮人,也流給了自己。毛澤東看到老百姓生活如此艱難,既感到難過,也感到內疚,更感到了肩上的責任,表達了壹代偉人純樸、深厚的愛民之心。

2、長征途中與建國後曾兩次因賀子珍傷感落淚

毛澤東與賀子珍的婚姻是中國革命史上最令世人矚目的紅色婚姻之壹。

二人1927年10月相識相知、1928年相戀結合。他們的婚姻生活歷經十年之久。這十年,恰恰是中國革命最艱苦的十年。這十年,毛澤東歷經了政治上的起起落落,在他最艱難的時期,賀子珍始終伴隨著他,同生***死,不離不棄,相濡以沫,***同面對政治上和人生中的風風雨雨。

這十年,賀子珍還“年頭壹個年尾壹個”地為他生了十個孩子,在極其惡劣的戰爭環境中盡著為人妻為人母的責任。也是這十年,賀子珍的精神和肉體承受了太多的傷痛:與父母和兒女生離死別,慘失弟弟,艱苦條件下頻繁生育帶來的病痛,還有長征中因敵機轟炸為掩護戰友留下的十幾塊常讓她陣陣作痛、刺激神經的彈片……

堪稱壹對革命患難夫妻。艱險的長征途中尤甚:榮辱與***、艱苦相依、感情篤深。

遵義會議後,毛澤東率紅軍成功地四渡赤水,又揮師南渡烏江,威逼貴陽,日夜兼程,很快來到滇黔交界的盤縣境內,再往前走,就將進入雲南省境。只要北渡金沙,紅軍就可以突破敵軍的重重包圍、扭轉被動局面了。就在這時,壹場意想不到的災禍降臨到他的妻子賀子珍頭上。

1935年4月23日,紅軍總衛生部休養連來到盤縣壹個普通的小山村。中午時分,天空響起了嗡嗡的飛機聲,警衛員吳吉清急忙讓賀子珍隱蔽,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組織安排傷員隱蔽。就在這時,敵機投下了炸彈。賀子珍頭上、胸脯上、臂膀上,到處鮮血涔涔,倒在血泊中。

經醫生檢查,發現她身上17處負傷。賀子珍蘇醒後,對大家說:“我負傷的事請妳們暫時不要告訴主席。他在前線指揮作戰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請妳們把我寄放在附近老百姓家裏,將來革命勝利了再見面……”說完,又昏迷過去。

目睹此狀,大家十分難過,特別是毛澤東專門派來負責照顧賀子珍的警衛員吳吉清焦急地問:“怎麽辦?怎麽辦?”戰友們壹面急忙把血泊中的賀子珍擡上擔架,壹面急派騎兵飛奔紅軍總部,通知毛澤東。

不壹會兒,村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身披大衣、壹臉風塵的毛澤東壹跳下馬,就快步走到賀子珍的身旁,彎下腰仔細端詳著不省人事的妻子,拉著她的手連呼:“子珍!子珍!……”想著妻子在革命中經歷的種種磨難,這位叱咤風雲的紅軍統帥不禁輕輕捧著賀子珍的頭,抽泣起來。

時光流轉,世事難料。1937年8月同毛澤東負氣訣別遠赴莫斯科、1939年正式與毛澤東徹底分手的賀子珍,因倍受異國煎熬而於1947年在老戰友王稼祥夫婦和羅榮桓夫婦的幫助下,並經毛澤東同意,帶著岸青、嬌嬌(即李敏)回到闊別十年的中國。

回國後的賀子珍,先是住在哈爾濱,後因身體原因借住在哥哥賀敏學上海家中。陳毅從上海市長崗位赴京上任後,安排她住進了自己在上海的住所——湖南路262號。後來,賀子珍在此住了近30年之久。

1948年,在妹妹賀怡的建議下,賀子珍和嬌嬌分別用中文和俄文給毛澤東寫了壹封信。賀子珍在信中說,我已經回到中國了,身體不太好,還在休養,並參加壹些工作。在蘇聯的日子,比長征還要苦。最後她感謝毛澤東對自己母親和妹妹的照顧

。毛澤東沒有回信,只是給嬌嬌拍了壹封電報。壹個月後,毛澤東派人把嬌嬌接到了北平西山,讓她在自己身邊生活、讀書。

1950年,毛澤東給賀子珍回了壹封信:“嬌嬌在我身邊很好,我很喜歡她。望妳保重身體,革命第壹,身體第壹,他人第壹,顧全大局,多看看社會主義建設。”

顯然,賀子珍要回到毛澤東身邊的願望不可能實現了。由於對毛澤東的思念有增無減,女兒又不在身邊,賀子珍承擔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1954年的壹天,賀子珍在上海賀敏學家中休養。她偶然打開了收音機,聽到了毛澤東洪亮的聲音正在宣讀全國人大壹屆壹次會議開幕詞。賀子珍頓時呆住了。

毛澤東的聲音對她的刺激太大了,她終於崩潰了。廣播播了壹遍又壹遍,她就聽了壹遍又壹遍。直到第二天,嫂子李立英才發現她僵坐在椅子上,已經神誌不清。收音機開了壹夜,也燒壞了。

獲悉賀子珍病倒的消息,毛澤東在女兒李敏面前第壹次流下了淚水。真乃“壹日夫妻百日恩”呵,更何況二人曾經同甘苦、***患難了十年!

他馬上托李敏給賀子珍帶去了壹封信,要她遵醫囑治療,按時服藥,不要抽那麽多煙。毛澤東的關心勝過任何良藥,癡情的賀子珍聽了毛澤東的話,身體很快就得以好轉。

之後,李敏就成為了家庭的“特命全權大使”,來往於北京、上海之間,充當起父母情感交流的“星空鵲橋”。對女兒的每壹次探母之行,毛澤東都要親自為她打點行裝,備好各種北京的土特產。同樣,每次回京,賀子珍也總是讓女兒大包小包地捎上毛澤東當年愛吃的時鮮蔬菜。

為負傷的親人流淚,為分手了的前妻之病痛煎熬落淚,彰顯了毛澤東有血有肉、兒女情長的感人壹面。

2、翻越甘竹山半山腰上慟哭被敵機炸死的警衛班長胡昌保

毛澤東在指揮紅軍飛渡天險大渡河後,於1935年6月上旬的壹天,親率軍委縱隊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他和警衛員壹起艱難地往山上爬。

途中,毛澤東不時地講故事和笑話,逗得大家直笑。走到半山腰的開闊地時,他說:“歇歇腳吧!”說著,就在壹塊光溜溜的石頭上坐了下來,大家也圍著他坐下。

正在說笑之際,忽然,毛澤東的警衛班長胡昌保擺手示意大家停下。這時,大家才聽清天上響起了嗡嗡的馬達聲,擡頭壹看,從東南方向來了幾架敵機。

毛澤東急忙讓大家隱蔽,可來不及了。人們還沒來得及跑開,敵機便俯沖下來,扔下了幾顆炸彈。呼嘯的炸彈成群落地開花,爆炸聲震耳欲聾。其中壹顆炸彈落在離毛澤東很近的地方。

眼疾手快的警衛班長胡昌保大喊壹聲“主席——”,隨即猛地向毛澤東撲去,趁勢將他推向壹邊。瞬間,毛澤東剛剛休息的地方騰起了煙柱。大家不顧壹切地圍了過來,只見胡昌保雙眼緊閉,渾身是血,倒在地上。所幸,毛澤東沒有受傷。

滿身塵土的毛澤東蹲在胡昌保身旁,壹邊用手撫摸著他的頭,壹邊輕輕地呼喚著:“小胡,昌保同誌……”在毛澤東的呼喚下,胡昌保緩緩地蘇醒過來。他微微睜開雙眼,看到毛主席就在身邊,忙問:“主席,您受傷沒有?”

“沒有,小胡,我很好!”胡昌保臉上露出放心的笑容。

毛澤東連忙喊衛生員給胡昌保包紮。

“主席,我不行了……還是留給……”

毛澤東哽咽地說:“昌保,妳會好的!”

胡昌保躺在毛澤東的懷裏,望著圍在身旁的警衛班戰友們,緩緩而吃力地說:“同誌們,不要難過!妳們替我保衛好主席吧!”

胡昌保看著大家,然後慢慢地閉上眼睛,頭壹歪,倒在了毛澤東的懷中。

毛澤東把胡昌保輕輕放下,叫人取來壹條毛毯,蓋在烈士遺體上。

面對為保護自己而犧牲的戰士,毛澤東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淚水從寬闊的臉頰上不停地流了下來……

毛澤東為警衛流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就應該做這樣的身邊人。當警衛班長胡昌保躺在毛澤東的懷中犧牲時,毛澤東流淚了。

壹代偉人把自己不輕易流的淚水,流給了自己的警衛班長。因為,這位班長不僅救了毛澤東的命,他更是壹位品格高尚、工作負責、為人真誠的人,毛澤東的眼淚,更多的是送給了胡昌保的品格和精神。

4、到達陜北吳起鎮因心疼歷經艱險的紅軍子弟兵而傷心落淚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率先到達陜北吳起鎮。為迎接新的偉大鬥爭,中***中央召開了壹次團以上幹部會議。毛澤東代表黨中央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

毛澤東走上講臺,首先看了看在座的紅軍將士們。

目睹眼前這些衣衫襤褸、憔悴疲憊、面黃肌瘦的紅軍幹部,毛澤東又壹次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悲喜交加的淚水。

毛澤東含淚說道:“我們雖然丟掉了中央根據地,遭到了失敗,但到了陜北,畢竟還是勝利了!我們的隊伍少了許多人,損失是慘重的。但走過來的同誌經過千錘百煉,都是革命的種子!我們的事業是偉大的,前途是光明的。現在我們要從頭做起!……”

毛澤東是意誌如鋼的革命偉人,平時輕易不流淚,當著如此眾多的人流淚還從來沒有過,而這次,這麽多紅軍幹部看到了毛澤東這麽傷心地流淚。

毛澤東舍得為死去的戰友流淚,告訴我們要時刻記住今天的勝利來之不易。這些淚水,既是為犧牲的紅軍戰士,更是為來之不易的勝利。他是在用自己的淚水告訴大家,既然我們已經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就應該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切不可讓先烈的鮮血白流,讓我們的苦白吃。

5、獲悉彭雪楓將軍陣亡消息不由得默然淚流

彭雪楓是我軍著名的軍事家,也是毛澤東的愛將之壹。他投身革命20年,南征北戰,智勇雙全,戰功卓著,深受毛澤東器重。

他率軍南征北戰,出生入死,所指揮的部隊屢為前鋒,戰功卓著,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裏長征,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占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通過大草原……

同時,他也敢於堅持原則,犯顏直陳。為此,他曾同毛澤東發生了壹次爭執,並互相拍了桌子。毛澤東不僅沒有記恨,而且還屢委以重任,在黨史上留下了壹段佳話。

然而, 就在抗戰勝利前夕,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創始人、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在壹次指揮作戰中不幸中彈犧牲。

1944年4月,侵華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發動了中原戰役,大舉向河南腹地進攻。是年8月,彭雪楓奉中央軍委和新四軍軍部之命,率四師主力部隊於泗洪縣誓師出征。

從8月15日到9月11日,彭雪楓率領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路西地區,奪取了蕭縣、永城和宿縣等城鎮,解放了200多萬人口。9月11日,彭雪楓親率3個團攻打八裏莊。就在我軍取得節節勝利之時,在前沿指揮的彭雪楓不幸被壹顆流彈擊中,壯烈犧牲。時年37歲。

張震、張愛萍等人親眼目睹了將軍犧牲的壹瞬間。而將軍竟無壹句遺言。

得知彭雪楓犧牲的消息,毛澤東默然神傷,不由得淚流慨嘆:“小小的八裏莊,竟然損我壹員大將!”

為了不影響部隊的士氣,也為了保護身懷六甲的彭師長愛人林穎,師領導請示新四軍黨委後,決定暫緩公布彭師長陣亡的噩耗。

根據師領導的指示,時任旅長的滕海清派人到王白樓壹戶大地主家,用500塊銀元買了副上好的棺材,將彭雪楓入殮,悄悄地用船送回路東,安放在成子湖邊的柴灘上,然後運回四師師部駐地半城,暫時放在半城附近壹只停泊在濉河上的大木船裏,日夜派人看護。

直到1945年1月24日,彭雪楓師長犧牲的消息才公布於世。

彭雪楓師長犧牲的消息公布於世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等率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中央大禮堂沈痛追悼彭雪楓師長。

中央大禮堂門口掛著中國***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挽聯:“為民族,為群眾,二十年奮鬥出生入死,功垂祖國;打日寇、打漢奸,千萬同胞自由平等,澤被長淮。”

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和陳毅等也都致了悼詞,他們的***同挽詞是:“二十年艱難事業,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壹世忠貞,是***產黨人好榜樣;千萬裏山河破碎,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2月2日,7000多淮北軍民從停在濉河上的大木船上,將彭師長靈柩恭迎到原駐地大王莊,並於2月4日到6日舉行了公祭。2月7日,在洪澤湖畔的半城大王莊,淮北各界16000余人參加了彭雪楓師長的追悼大會和安葬儀式。

在追悼會上,軍民齊聲呼喚師長,聲震淮北。從半城到大王莊,兩公裏的路邊上,群眾自發地擺了128處祭桌。每個祭桌上都放著壹爐香、壹碗水和壹面鏡子,表示頌揚彭師長為官清如水明如鏡。在彭師長的靈柩運往墓地時,老百姓成群結隊地跟在後邊,哭聲壹路。

不少年邁的老人,拄著拐杖,在子孫的攙扶下,也跟著送葬。棺材下葬後,淮北根據地各縣幹部群眾,還絡繹不絕地到墓地拜祭。中***中央華中局代表曾山,看到這些情景感慨地說:壹個領導同誌犧牲後,出現這樣動人的情景,過去很少有。足見,彭雪楓在人們心目中的高大。

  • 上一篇:液體藥品的稀釋需要燒杯麽 直接用量筒倒入容量瓶 再定容 不行麽 冷卻不能在容量瓶中麽
  • 下一篇:春雪安膠囊的藥理毒理作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