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有毒有害氣體和揮發性有毒有害液體泄漏如何處理

有毒有害氣體和揮發性有毒有害液體泄漏如何處理

硫化氫

1.1的理化性質

(1)分子式:H2S

(2)分子量:34.06

(3)外觀和性質:無色有氣味的氣體。

④相對密度:1.13(空氣= 1)

(5)熔點:-85.5℃

(6)沸點:-60.4℃

(7)溶解性:溶於水和乙醇。

(8)爆炸極限為4.0 ~ 46.0%

1.2危險:

(1)侵入途徑:吸入和經皮吸收。

(2)健康危害:硫化氫是壹種強神經毒劑,對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硫化氫後出現流淚、眼痛、流鼻涕、咽部燒灼感、咳嗽、胸悶、頭痛、乏力、意識模糊等。有些病人會有心肌損傷。嚴重者可出現腦水腫、肺水腫。濃度極高時(1000mg/m3以上),可在幾秒鐘內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臟驟停,導致雷擊死亡。

1.3保護措施:

(1)工程控制:嚴格密封,提供充足全面的通風,提供安全的淋浴和洗眼設備。

(2)呼吸系統防護:當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佩戴防毒面具。建議在緊急救援或疏散時佩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

(3)護眼:佩戴化學護眼。

(4)防護服:穿防靜電服。

(5)手部防護:戴耐化學腐蝕的手套。

(6)其他: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飲食。下班後洗澡換衣服,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1.4急救模式:

(1)皮膚接觸:脫去汙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徹底沖洗,並就醫。

(2)眼睛接觸:立即打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15分鐘,就醫。

(3)吸入:迅速離開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註意保暖和休息。呼吸困難時應輸氧,呼吸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吸氧和藥物治療。

1.5滲漏處理:

將泄漏汙染區的人員疏散到上風處,並隔離至氣體耗盡,切斷火源。應急人員應穿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和壹般防護服。切斷氣源,噴水稀釋溶解,排氣(室內)或強通風(室外)。如有可能,將殘留或泄漏的氣體送至水洗塔或帶排氣扇的通風櫃。或通過氯化鐵水溶液,安裝止回裝置,防止溶液回流。

壹氧化碳

2.1的理化性質

(1)分子式:CO

(2)分子量:28.05438+0

(3)外觀和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

(4)相對密度:0.967(空氣=1)

(5)熔點:-199.1℃

(6)沸點:-191.4℃

(7)溶解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易被氨水吸收。

(8)爆炸極限:12.5 ~ 74.2%

2.2危害

(1)入侵途徑:吸入

(2)健康危害:壹氧化碳進入人體後會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由於CO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強得多,所以能與氧結合的血紅蛋白數量急劇減少,導致機體組織缺氧,窒息死亡。

2.3保護措施

(1)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式過渡防毒面具(半面罩)。在緊急救援或疏散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和壹氧化碳過濾自救器。

(2)護眼:壹般不需要特殊防護,接觸高濃度時可以佩戴護眼。

物理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3)手部防護:戴壹般操作防護手套。

(4)其他: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實行崗前和定期體驗。避免高濃度吸入。必須監督在儲罐、密閉空間或其他高濃度區域的工作。

2.4急救措施

(1)吸入:迅速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呼吸困難,給氧;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看醫生。

(2)滅火方法:切斷氣源。如果不能立即切斷氣源,不允許熄滅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如果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邊移到空曠的地方。

2.5泄漏的應急處理

迅速將泄漏汙染區人員撤離至上風處,並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建議急救人員穿戴自給式正壓呼吸器和防火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水被稀釋和溶解。築堤或挖坑來容納大量廢水。如果可能,用排氣扇將泄漏的氣體送到開闊的地方,或安裝合適的噴嘴燃燒。也可以用管道導入爐內,在凹面燃燒。泄漏的容器應在使用前進行適當的處理、修理和檢查。

3.1的理化特性:

(1)分子式:NH3

(2)分子量:17.438+0

(3)外觀與性狀:無色,有刺激性臭味。

(4)相對密度:0.6(空氣=1)

(5)熔點:-77.7℃

(6)沸點:-33.5℃

(7)溶解性:極易溶於水。

(8)爆炸極限:15 ~ 28%

3.2危害

(1)侵入途徑:吸入和經皮吸收。

(2)氨被吸入肺部後很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短時間內吸入大量氨後,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痰中有血絲、胸悶、呼吸困難、頭暈、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可能發生。嚴重者可出現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呼吸刺激。氨也是堿性物質,對接觸的皮膚組織有腐蝕和刺激作用。能吸收皮膚組織中的水分,使組織蛋白變性,皂化組織脂肪,破壞細胞膜結構。濃度過高時,除腐蝕外,還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引起心臟驟停和呼吸停止。

(3)中毒表現

①輕度氨吸入中毒表現為鼻炎、咽炎、咽痛、聲音嘶啞。氨進入氣管、支氣管可引起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嚴重者可出現咯血並肺水腫、呼吸困難、白色或血性泡沫痰、雙肺大中型水泡。患者有咽部灼熱、咳嗽、咳痰或咯血、胸悶和胸骨後疼痛。

②急性氨吸入中毒的發生多由管道破裂、閥門爆裂等事故引起。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黏膜刺激和灼傷。其癥狀因氨的濃度、吸入時間和個人敏感程度而異。

③急性輕度中毒:咽幹、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咳痰、胸悶及輕度頭痛、頭暈、乏力、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

④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癥狀加重,呼吸困難,有時痰中帶血絲,輕度紫紺,結膜充血明顯,喉頭水腫,肺部有幹濕鼾聲。

⑤急性重度中毒:劇烈咳嗽,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氣短、心悸、呼吸困難,喉頭水腫進壹步加重,明顯紫紺,或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嚴重氣胸、縱隔氣腫。

⑥重度吸入中毒:可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呼吸道黏膜脫落,可引起氣管梗阻、窒息。吸入高濃度氨可直接影響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引起肺水腫,可誘發驚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識障礙。吸入極濃氨氣的個別患者會出現呼吸和心臟驟停。

(4)皮膚和眼睛接觸的有害表現。

①低濃度氨能迅速刺激眼睛,滋潤皮膚。接觸高濃度氨的濕皮膚或眼睛會導致嚴重的化學灼傷。急性輕度中毒:流淚、畏光、視力模糊、結膜充血。

②皮膚接觸可引起劇烈疼痛和灼傷,可出現咖啡樣著色。被腐蝕的部分呈膠狀且柔軟,可造成深層組織損傷。

③高濃度蒸汽對眼睛有強烈刺激作用,可引起疼痛和灼傷,導致明顯炎癥,可出現水腫、上皮組織破壞、角膜混濁和虹膜炎癥。輕者壹般會緩解,重者可持續較長時間,並出現持續性水腫、瘢痕、永久性混濁、眼球突出、白內障、眼瞼及眼球粘連、失明等並發癥。反復或持續接觸氨會導致結膜炎。

3.3急救方法

(1)誤服:如誤服,立即漱口,口服稀釋醋或檸檬汁,並就醫。

(2)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或者用3%硼酸溶液沖洗。立即去看醫生。

(3)皮膚接觸:先用清水或2%醋溶液沖洗,然後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如果妳有燒傷,請就醫。如果皮膚局部紅腫起泡,可用2%的醋沖洗。

(4)吸入:迅速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輸氧。當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看醫生。若鼻粘膜受到強烈刺激,可滴用1%麻黃堿溶液,嚴重者吸入糜蛋白酶。

(5)當發現有人吸入氨中毒時,應讓其迅速離開現場,脫掉被氨汙染的衣服和褲子,盡快去醫院,以免發生意外。

3.4泄漏處理

氨對人體生理的影響氨無色,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對人體有劇毒。慢性氨中毒可引起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而急性氨中毒則表現為咳嗽、憋氣。

(1)少量泄漏。

疏散該區域的所有人員。防止吸入蒸汽和接觸液體或氣體。處置人員應使用呼吸器。禁止進入氨氣可能聚集的密閉空間,加強通風。只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堵漏。應將泄漏的容器移到安全的地方,只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閥門泄壓。泄漏物可以被惰性吸收材料如沙子和蛭石收集和吸收。收集的泄漏物應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並貼上相應的標簽進行處置。

(2)大量泄漏。

疏散該處所有未受保護的人員,轉移至上風方向。泄漏處置人員應穿戴全封閉重防化服和空氣呼吸器,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後,用噴霧水稀釋泄漏區域。通過水槍的稀釋,使現場的氨氣逐漸散去,用無火花工具封堵泄漏點。

向當地政府和“119”以及當地環保部門和公安交警部門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泄漏量和危險程度;是否有人員傷亡及報警人姓名和電話。

嚴禁觸摸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進入下水道和排水溝,並加強通風。場所內禁止吸煙和明火。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應對泄漏容器進行封堵或翻轉,避免液氨泄漏。噴水抑制蒸汽或改變蒸汽雲流向,但嚴禁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空間。禁止進入可能聚集氨氣的密閉空間。清洗後,所有防護服和設備應在儲存和重復使用前清洗。

4.1的理化特性:

(1)分子式:N2

(2)相對分子量:28.438+0

(3)相對密度:0.97(空氣=1)

(4)外觀和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

(5)熔點:-209.8℃

(6)沸點:-195.6℃

(7)溶解性:微溶於水和乙醇。

4.2危害

空氣中的高氮含量降低了吸入空氣的氧分壓,導致缺氧和窒息。當吸入的氮氣濃度不太高時,患者最初感覺胸悶、氣短、無力;然後是煩躁不安、極度興奮、跑來跑去、大喊大叫、精神恍惚、步態不穩,這種情況稱為“氮中毒”,可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吸入高濃度會因呼吸和心臟驟停而導致快速昏迷和死亡。潛水員深度置換時,可發生氮氣的麻醉作用;如果過快地從高壓環境切換到常壓環境,體內會形成氮氣泡,壓迫神經和血管或堵塞徽血管,產生“減壓病”。

4.3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呼吸困難,給氧氣。如果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看醫生。

毒理學數據

1.急性毒性:人吸入TCLO:100 PPH/14h;

2.復制數據:

女性在懷孕後吸入TCLO:12 PPH/1m時,生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異常;

受孕後22天,大鼠吸入TDLO: 10 PPH/12小時,生殖和呼吸系統異常。

大鼠受孕後第22天吸入TDLO: 10 PPH/9h對生殖、呼吸系統和新生兒生長有抑制作用。

小鼠在受孕後第8天吸入TCLO: 10 PPH/24h,皮膚和皮下組織及生殖出現異常。

3.致突變性:

人淋巴細胞:40pph/4D對細胞遺傳有影響;

嚙齒動物-倉鼠卵巢:20pph/3D(連續)對細胞遺傳有影響;

嚙齒動物-倉鼠肺:80pph對細胞遺傳有影響;

嚙齒動物-倉鼠卵巢的姐妹染色體:20pph復制受到影響;

嚙齒動物-倉鼠肺:95pph/24H導致細胞突變。

4.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在常壓下,在80%氧氣中生活4天後,大鼠開始陸續死亡,家兔的視神經細胞全部被破壞;在純氧中,兔的視細胞在48h完全破壞,狗在60h死亡,猴在3d呼吸困難,在6-9d死亡。

5.其他毒性作用:TCLO: 100% (100%)(人吸入,14h);Tclo: 80%(大鼠吸入)。

過量吸入氧氣的負面影響:

早在19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保羅·伯特首先發現,如果動物呼吸純氧,會引起中毒,人類也是如此。如果人接觸到濃度超過0.05MPa(半個大氣壓)的純氧,對所有細胞都是有毒的,如果吸入時間過長,就可能發生“氧中毒”。肺的毛細血管屏障被破壞,導致肺水腫、肺充血、出血,嚴重影響呼吸功能,進而導致器官缺氧、受損。在0.1MPa(1大氣壓)的純氧環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時,就會發生肺炎,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窒息死亡。人在0.2MPa(2個大氣壓)的高壓純氧環境中停留數小時至最多2小時,會引起大腦中毒、生活節奏紊亂、精神錯亂、記憶力減退。如果加入0.3MPa(3個大氣壓)甚至更高的氧氣,人會在幾分鐘內出現腦細胞變性壞死、驚厥、昏迷,導致死亡。

此外,過量吸氧也會促進生命衰老。進入人體的氧氣與細胞內的氧化酶反應生成過氧化氫,進而變成脂褐素。這種脂褐素是加速細胞老化的有害物質,在心肌中積累,使心肌細胞老化,降低心臟功能。堆積在血管壁上,導致血管老化變硬;積聚在肝臟,削弱肝功能;在大腦中積累,引起智力下降,記憶力下降,人就變成了癡呆;堆積在皮膚上,形成老年斑。

缺氧和富氧對人體的影響

中毒或泄漏的處理

急救治療

吸入:迅速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看醫生。

滅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卻,防止容器受熱爆炸,迅速助長火勢。迅速切斷氣源,噴水保護切斷氣源的人員,然後根據起火原因選擇合適的滅火劑。

現場處理

迅速將泄漏汙染區內的人員疏散到上風處,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建議急救人員穿戴自給式正壓呼吸器和普通工作服。避免接觸易燃或可燃材料。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泄漏的容器應在使用前進行適當的處理、修理和檢查。

操作、處置和儲存

操作註意事項:封閉操作。封閉運行,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遠離火種和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和可燃材料。防止工作場所的氣體泄漏到空氣中。避免接觸活性金屬粉末。搬運時輕裝輕卸,以防止氣瓶和附件受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和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註意事項:儲存在陰涼通風的倉庫中。遠離火源和熱源。儲層溫度不應超過30℃。應與易燃(可燃)材料和活性金屬粉末分開存放,不得混放。儲存區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個人保護

工程控制:封閉運行。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

物理防護:穿壹般工作服。

手部保護:壹般操作戴手套。

其他防護:避免高濃度吸入。

儲存和運輸方法

包裝方式:鋼瓶。

運輸方法:氧氣瓶不得沾染油脂。運輸鋼瓶時,必須戴上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壹般平放,瓶口要同向,不能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防護欄,並用三角木墊紮牢,以防碾壓。嚴禁與易燃或可燃物質及活性金屬粉末混合運輸。夏季宜早晚運輸,防止陽光暴曬。用鐵路運輸時,嚴禁滑倒。

  • 上一篇:為什麽醫院藥品價格這麽貴?
  • 下一篇:氯苯噻二嗪簡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