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簡介青葙子的功效與作用青葙子的藥用價值青葙子配伍應用的副作用簡介。
青葙子,中藥名,為莧科青葙子的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切植株或摘穗,曬幹,收集種子,去除雜質。本品呈扁圓形,少數呈腎形,直徑1 ~ 1.5 mm,表面呈黑色或紅黑色,光亮,中間略隆起,側凹有臍孔。種皮薄而脆。無嗅無味。
青葙子的功效與作用
消除人們的狂熱;清肝瀉火;清眼退。眼睛紅腫;眼血管翳;視力模糊;高血壓;鼻出血;皮膚風熱瘙癢;瘡癬。可用於治療肝火上炎引起的肝熱、眼結膜、視物模糊、頭暈目眩。
1,《本經》:治唇口青。
2、《滇南本草》:明目。淚難醫,白雲掩眼。
3、《日華子本草》:治五臟,益腦髓,清耳目,平肝,強筋骨,祛寒濕。
4、《藥性理論》:治肝熱毒潮紅,紅障,紫紺,腫毒。治疥瘡瘙癢,治下蟲露瘡。
5、《本草原始人》:除心經火邪。
6、《會醫鏡》:去風熱。
青葙子的藥用價值
藥用名稱青葙子
別名野生雞冠花、狗尾花、狗尾莧菜。
本品為莧科植物南蛇藤的幹燥成熟種子。
苦,微寒。
歸經和歸肝。
清肝明目,去翳。可用於治療肝火上炎引起的肝熱、眼結膜、視物模糊、頭暈目眩。
用法用量:煎服,3 ~ 15g。外用:適量,研末敷用;往鼻子裏倒果汁。
《本草綱目》:瞳孔散大者忌服藥。
摘自中國藥典
青葙子藥用輔助配方
1,治風熱淚:五錢為籽,燉雞肝。(泉州本草)
2、治夜盲癥,眼睛:青蠍五錢,棗壹兩。用開水燉,飯前服用。(《閩東草藥》)
3、鼻出血的治療不限:青葙子汁灌入鼻內。(《光立方》)
4、治頭風痛:五錢壹兩。煎服水。(福建中草藥)
青葙子的配伍及應用
1,配決明子:兩味藥均苦寒,入肝經,清肝明目。兩種藥物合用增強了療效,用於治療慢性葡萄膜炎、視力模糊、眼前有浮影的人。
2、用桑葉和菊花:三味藥均入肝經,清肝明目,桑葉和菊花有祛風的能力。三味藥合用,疏風清熱,清表清裏,大大增加了清肝明目的功效,對漢肝經風熱引起的目赤腫痛,羞明流淚有奇效。
3、與夏枯草、梔子:青葙子和夏枯草均入肝經,清肝瀉火,梔子清解三焦之火是其強項。三味藥合用,自上而下,清肝熱功效倍增,最適合治療肝火引起的紅腫疼痛、羞明流淚。
4.生地、玄參搭配:青葙子有清肝平肝的作用,生地、玄參都有清熱養陰的功效。三藥合用,清肝養陰,治陽治陰,就是從陰中求陽,治療陰虛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頭痛。
5、用密蒙花:兩藥均入肝經,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而密蒙花味甘,肯補血,肝血充足,諸證皆治。兩種藥壹定要壹起用,才能大有作為,治療肝熱眼也沒有不合適。
精子傳播的
和決明子基本相同,經常壹起用,但壹般情況下,青葙子不如決明子常用。兩者的細微區別如下:決明子主要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紅腫(癥狀明顯);青葙子主要用於治療肝火引起的眼睛紅腫(有口苦咽幹、頭脹眼熱、煩躁等“肝火”癥狀。).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以上兩種癥狀都屬於急性結膜炎。決明子略補,青葙子不補。
1,用於治療肝火引起的目赤腫痛(急性結膜炎)。用9g菊花和3g龍膽草,水煎。
2、用於治療視力模糊。古方中用南蛇藤籽配芒硝、羌活、大棗治療視物模糊,眼前飄動黑影。現代清瀾湯(慢性葡萄膜炎方)是在古方的基礎上制成的,在葡萄膜炎中試用。初步觀察,效果不錯,能控制炎癥和炎癥。
青葙子的副作用
常規劑量服用後沒有不舒服的反應。長期使用無明顯副作用。含有較多的油脂,對於脾虛泄瀉的患者,大劑量服用會使大便變稀,次數增多。因為青葙子有擴張瞳孔的作用,所以不適合肝腎不足、瞳孔散大者食用。
以上是關於青葙子的壹些知識。想了解更多中草藥知識,請繼續關註頻道。
青葙,青葙圖片,青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