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98年末,俄羅斯外債已達1508億美元,內債約700億美元。這個數字不包括外國人持有的短期國債和聯邦債券(他們在1998年8月654.38+07日之前購買了6543.8+06億美元),以及地方政府舉借的外債(約50億美元至6543.8+00億美元)。這些巨額債務幾乎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按20.65盧布折合1美元計算),償債支出占預算總支出的34%。俄羅斯債務危機的原因極其復雜,財政赤字是直接原因。俄羅斯新《稅法》通過時間不長,至今基本采用蘇聯時期的征稅方式,征稅不合理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壹方面國家無法將新產業納入征稅範圍,另壹方面原有企業稅負依然沈重,欠稅越來越嚴重。1998第壹季度稅收只有60%,國家財政嚴重赤字。為了應對正在出現的支付危機,政府不得不大量舉債,發行短期國債,造成了“入不敷出”的被動局面,使得國債收益率遠高於貼現率,不僅造成國內外投資者搶購國債,伺機投機,還造成國債總額迅速攀升。因為沈重的債務負擔會使債務國經濟發展困難,而且從長期來看,俄羅斯債務狀況的發展不容樂觀,所以從國家風險評估的角度分析俄羅斯的償債能力,會對我們未來的債務管理提供壹些啟示。
壹個
俄羅斯的債務問題始於戈爾巴喬夫上臺後。在此之前,蘇聯幾乎沒有直接外債,外債總額只有6543.8+0億至20億美元。從1985到1991的6年間,外債達到近900億美元。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人承擔了前蘇聯的債務。同時,在外匯儲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俄羅斯轉而依靠西方貸款來穩定財政。特別是經濟轉軌以來,俄羅斯政府預算連年出現巨額赤字。從1992到1997的6年間,俄羅斯* *借外債321億美元。從65438年到0995年,俄羅斯宏觀經濟形勢相對好轉,這在壹定程度上得益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在俄羅斯1995的聯邦預算草案中,規定用127億美元的國際信貸彌補72萬億盧布的赤字。1995國債相當於GDP的9.5%。到1996年末,這壹比例已躍升至44%,外債達到127億美元,內債達到250億盧布,相當於450億美元。1997上半年因為沒有大選,車臣戰爭結束,政治支出比1996同期大幅減少,政府預算赤字也比1996同期減少,但仍占GDP的4.1%。即便如此,到1997年末,外債已超過1300億美元,內債進壹步增加到570億美元。內債和外債加在壹起已經達到了GDP的60%左右。由於貨幣緊縮政策,政府彌補多年預算赤字的唯壹途徑是借外債和發行債券(借內債)。外援貸款的增加使俄羅斯的外債越積越多。據統計,僅1998就借了273億美元,幾乎相當於之前6年的總和。此外,政府和企業的欠款也在增加。截至7月底1997,拖欠工資總額增加了8.2萬億盧布,增幅17%,達到55.33萬億盧布。至於企業間的三角債務,更是達到了天文數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0%,約為1萬億盧布(超過160億美元)。更嚴重的是,國債的發行基本上不是國內資金的積累,而是國外投資者的資金流入。1997的外債相當於俄羅斯GDP的26%。在國債(盧布)市場,40%的國債掌握在外國投資者手中,這不僅無助於俄羅斯彌補預算赤字和穩定物價,還會使俄羅斯宏觀經濟“穩定”的基礎變得極其脆弱。65438年6月至0998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俄羅斯承諾的高達226億美元的新壹輪貸款,似乎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俄羅斯面臨的經濟問題,只是讓俄羅斯的外債負擔更加沈重。沈重的債務負擔日益成為制約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簡而言之,俄羅斯經濟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債務經濟。
目前,俄羅斯支撐這壹沈重債務負擔的主要方式是借新債還舊債,另壹種方式是通過出售更多資源來增加外貿順差。但是這兩種方法都很難長期使用。就外貿而言,形勢已經惡化。事實上,俄羅斯出口增速已經呈現大幅下滑趨勢。1993年出口增速為39.6%,但1995年已降至19.5%,1996年進壹步降至9.7%,1997年上半年轉為負增長。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雖然資源豐富,但是靠出賣自然資源來支撐國家經濟已經行不通了。
二
所有政治和社會因素對壹個國家信用和償債能力的有利或不利影響,最終都會反映在該國的經濟統計數據中。特別是壹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是否充足,國際收支是否平衡,甚至綜合經濟實力是否強大,對其信用和償債能力都具有決定性意義。因此,在國家風險評估中,經濟因素的評估最為重要,涉及的內容也最為廣泛。
(1)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
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煤炭儲量占前蘇聯的70%以上。西伯利亞擁有世界第二大石油聚集區(僅次於波斯灣);天然氣資源也非常豐富。木材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20%,煤炭占30%,石油占40%,天然氣占45%,油頁巖占50%。重工業,主要是機械制造、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天然氣、煤炭、航天、林業和化學工業,在俄羅斯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型核電站包括列寧格勒和諾沃羅日核電站。到1998年7月,核電站29座,核電占總發電量的13%。俄羅斯聯邦擁有巨大的經濟潛力。但由於當前體制轉軌時期,企業資金短缺,生產設備陳舊,生產性投資不足,資源開發利用能力下降。
在人力資源方面,俄羅斯壹直提倡教育。早在彼得大帝時代,他就刻意追求現代軍事科技人才的培養,以及當時西歐先進的造船、紡織技術。這種巨大的投入保證了沙皇俄國在隨後的發展中有壹定的推動力。蘇聯建立後,根據計劃經濟的特點,建立了壹套相關的教育教學體系,培養了大量對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發展極為有利的人才,從而促進了蘇聯經濟的快速發展。這壹時期的蘇聯教育產生了大量的基礎學科人才,也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儲備了人才。如今,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前蘇聯計劃體制培養的各類科技人才,尤其是電子、信息等急需人才。但由於目前俄羅斯財政困難,科技投入壹再減少。俄羅斯許多研究機構難以正常開展工作,科研人員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導致大量人才流失。僅1993壹年,就有約1/4的科研人員流失。因此,俄羅斯的科學研究嚴重萎縮。短短三年(1991 ~ 1993),新技術產品開發減少了90%以上。
1997年初,俄羅斯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的計劃包含著壹個突出的矛盾:壹方面,政府總是把恢復生產的希望寄托在恢復投資,特別是增加外資上;但另壹方面,恰恰是這種寄托最難實現,政府的預測與實踐差距最大。比如1997年,政府計劃投資停止下降甚至開始增加,但上半年投資實際下降了近10%,而不是增加。如果其他條件特別是市場條件沒有根本改善(各種資源都需要通過市場來配置),現有的生產能力就無法充分發揮,即使有再多的投資,也很難使經濟穩步回升。即使有壹定程度的復蘇,這種復蘇也將是緩慢而不穩定的,與正常的經濟增長和起飛有很大不同。
綜合以上分析,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穩步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因為,1997年,前俄羅斯政府提出,1998年GDP增長2 ~ 4%,工業產值增長4%。新政府還希望它將在秋季開始改善,並在年底前再次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工業增長。實際上1998多項經濟指標下滑,GDP出現0.5%的負增長。政府預算不切實際,入不敷出。據預測,65438年至0999年,俄羅斯社會可能再次出現經濟危機、金融貨幣危機和政治危機。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可以用來說明壹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和生產能力。GNP或GDP的增長可以提高壹個國家的外債償還能力,這與國家風險管理密切相關。例如,H.R.Heller對GDP和外債進行了回歸分析,相關系數為GDP每增加1美元,外債總額增加19美元。據統計,到1998年底,近壹半的俄羅斯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產能僅維持在1991的1/3水平。由於生產困難,企業間三角債沈重,國內經濟活動70%是易貨貿易等原因,再加上國家稅收計劃沒有完成,國庫空虛,國家可用於投資的資金很少。近年來,俄羅斯超級新貴將大量資金轉移到國外,導致國內資金短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俄羅斯流向外國的資本總額超過6543.8+0500億美元。資本積累速度可以用來解釋壹個國家資本積累的速度和規模。俄羅斯等資本積累率較低的國家,往往資金持續短缺,對國外資金的需求很大。
(2)貨幣、財政和金融政策
貨幣供應量可以用來表明壹個國家的貨幣政策是擴張性的還是緊縮性的。如果貨幣供應過多,可能會在短期內刺激經濟發展;但就發展而言,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削弱出口創匯能力,對償還外債造成不利影響。俄羅斯前政府在1998中提出通貨膨脹率控制在8%,貨幣量(M2)增加22% ~ 30%。新政府調整,通貨膨脹率控制在10%以內,貨幣量(M2)增加30%。徐新:俄羅斯新政府的政策走向與經濟前景,《東歐中亞研究》,第4期,1998。因此,與經濟發展相比,通貨膨脹仍然很高。正常情況下,通貨膨脹率應該低於經濟增長率,國民經濟才能穩定發展。但在經濟無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情況下,俄羅斯全年通脹率仍高達12%。世界經濟黃皮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這意味著,即使貨幣政策稍有放松,通脹也會立即飆升。通貨膨脹率與償債難度的相關性在於,通貨膨脹推高物價,進而影響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和創匯能力,最終導致壹國沒有足夠的外匯償還外債。1998上半年俄羅斯對外貿易下降4.4%,其中出口下降14.4%的壹個重要原因是通脹控制不力。美國學者n·薩根(N.Sargen)在研究中發現,延期償債國家的平均通脹率幾乎是按期償債國家的7倍。總之,俄羅斯經濟還沒有完全擺脫這樣的連鎖反應:錢荒——發更多的錢——通貨膨脹——減少出口——影響還債。
當我們進壹步探究俄羅斯債務問題嚴重的深層次原因時,不難看出,經濟轉軌時期未能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金融市場是主要原因之壹。俄羅斯在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註冊、開業和運營方面缺乏必要的審查和監測制度。在轉型之初,原本由國有銀行主導的銀行業立即湧現出大量民營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到4月1996,1,註冊商業銀行多達2599家,其他信貸機構5514家。這麽多金融機構沒有為俄羅斯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必要的金融保障,沒有為提高俄羅斯資本運營效率做出應有的貢獻。為了追求高利潤,俄羅斯銀行的主要經營活動是外匯交易和證券交易,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業務很少。1997年初,俄羅斯銀行對非金融企業的貸款僅相當於GDP的1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波蘭和匈牙利的銀行貸款占GDP的比例是俄羅斯的兩倍。給企業的極小額貸款大部分是期限小於1年的短期貸款,幾乎沒有中長期貸款。如此嚴重的銀行結構問題,不僅使俄羅斯經濟在沒有投資來源的情況下反彈,也使俄羅斯經濟依靠債務生活。
(三)進出口貿易
出口績效和出口擴張力可以用來分析壹個國家的出口狀況和前景。壹個出口多、創匯能力強的國家,面臨的償債困難就少,反之則相反。俄羅斯經濟高度依賴外貿,GDP的20%靠外貿出口實現,1/3的外匯收入來自石油出口。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下跌導致俄羅斯出口收入大幅下降。1998年,國際原油價格壹度從21美元/桶跌至約12美元/桶,跌幅約40%,天然氣價格也下跌了15%,使得俄羅斯原油出口(120萬噸/年)由盈轉虧,年虧損50億美元。能源和初級產品價格的下跌使得1998的外貿順差大幅減少。特別是原油產量的下降,後果會更嚴重,因為壹旦油井停止工作,那麽30%的油井就不能再使用了。這對主要依靠這兩種資源出口創匯的俄羅斯來說是壹個很大的打擊。同時,俄羅斯出口產品單壹,不利於規避國際商品市場波動的影響,無法保證創匯水平的穩定。
(4)外債情況
外債總額與GNP(或GDP)的比值可以用來解釋壹個國家的外債與其經濟實力之間的關系。有些國家外債總額的絕對值雖然很大,但遠小於其GNP,因此可以得出這些國家債務負擔並不重的結論。否則,情況正好相反。目前,俄羅斯債務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按20.65盧布折合1美元計算),償債支出占預算支出總額的34%,遠遠超過世界銀行設定的20%的警戒線,這說明俄羅斯國民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很大壹部分用於償還債務,而可用於國內生產和消費的部分相對較少。可以得出結論,俄羅斯的債務水平已經很高,外債規模不應該再擴大。
三
借外債可以大大緩解國內資金短缺的困難,有助於加快借款國的經濟發展。但過度借貸,特別是在借貸條件惡化、國內經濟蕭條、出口商品價格大幅下跌、金融市場不完善的情況下,很容易使借款國陷入無法如期償還債務的境地。比如1981年3月,波蘭政府宣布無法支付到期外債本息,預示著債務危機的來臨。1982年8月,墨西哥決定停止償還全部外債,隨後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多個國家紛紛效仿,引發了全球債務危機。為了克服危機,俄羅斯政府推出了壹系列緊急措施和旨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壹攬子計劃。
壹是全面改革稅制,拓寬增收渠道,確保各項稅收到位。(1)將稅收重心從生產轉移到流通,從法人轉移到自然人,確保稅收到位。(2)擴大稅基,對小企業、娛樂和服務業開征新稅,提高個人所得稅;年收入超過65438+萬盧布者需繳納30%所得稅,其余12%。(3)統壹稅率,國家統壹征收20%的增值稅,除面包、乳制品、藥品外的其他商品均征收5%的營業稅。(4)嚴明稅收紀律,建立納稅人名單制度,對偷稅、漏稅、欠稅者采取嚴厲的行政措施,甚至上訴法院拍賣企業資產。政府預測,如果實施上述措施,稅收將增加370億盧布,約占預算收入的10%。
其次,為了實現財政健康,我們必須減少國家預算赤字。4月11,1998簽署的俄聯邦與中央銀行關於經濟和結構性政策的聲明指出,俄羅斯預算赤字在1997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75%,應降至5%和1998。為了保證預算計劃的健全,葉利欽從1999開始就強調預算計劃要實事求是,嚴格把關,其收入要建立在對經濟發展的悲觀預測基礎上。減少預算支出的重要方面是限制國債的增加和償債支出的增加。目前,償債支出已占預算支出總額的34%。如果這壹趨勢不改變,到2001,這壹支出比例將達到70%。俄羅斯政府規定,1999年國債利息支付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4.3%,2000年應降至3.7%,2001年降至3.5%。因此,需要逐步減少國家貸款額,優化債務結構,將盧布債券轉化為美元債務,並在此基礎上停止增加國債,穩定國債占GDP的比重。
第三,經濟轉型的重點是從體制轉型到結構轉型,擴大出口創匯能力。結構轉型的核心思想是選擇和培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和主導部門、產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增長點。這主要是具有壹定競爭力和出口潛力的部門和企業,通過合資、股票上市等方式吸收外資,開展科技合作,並對這些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然而,這些措施要達到預期目標還存在許多障礙。俄羅斯仍處於經濟危機中。改革以來,俄羅斯傳統的高消耗、粗放型經濟沒有得到根本扭轉,蘇聯時期形成的畸形經濟結構仍然阻礙著經濟改革及其發展。俄羅斯的政治鬥爭也在影響經濟決策。因此,俄羅斯短期內走出債務陷阱的前景依然暗淡。出路在哪裏?如果外國債權人想要收回他們的錢,可能只有壹條路可走:就基本債務調整達成協議。
(編輯陸離)
1維戈羅瓦切:債務套索,俄羅斯勞工1999年3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