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從做產品到做品牌的轉型之道
研修第壹天,品牌競爭力長大導師、戰略品牌與營銷管理閉環體系咨詢專家蔡丹紅從商業模式及創新路徑、基於品牌及營銷的商業模式創新特征和規律、商業機會選擇、品牌化價值重構等多個角度向同學們系統闡釋了“企業從做產品到做品牌的轉型之道”。蔡丹紅老師創新授課方式,采用“問題導向+案例討論+案例解析+知識點+團隊比賽”的方法,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充分探討,同時告訴同學們要從自身管理企業的經驗出發對案例進行深度解讀,並從中提煉出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解決方案。
品牌競爭力長大導師、戰略品牌與營銷管理閉環體系咨詢專家、實戰型教授蔡丹紅
蔡丹紅強調,“戰略不是策劃出來的,是論證出來的,要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商業模式創新屬於決策,需要在戰略品牌與營銷層面上展開,要告別戰術品牌及戰術營銷戰,擁抱戰略品牌及戰略營銷,建設從戰略到組織到流程的閉環管理體系。隨後,蔡丹紅把理論與相關案例深度結合,並給予同學們充分的時間進行探討。
通過大量的案例解析,同學們各抒己見、熱烈討論。
之江商學高長大加速營4期學員、智點科技總經理陳本嶽分享他對課程的感受時講到:“聽了今天的課,最大的感悟是四個字‘識別機會’,老師講到了商業機會的選擇,這能夠讓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精準識別哪些東西適合我,哪些東西不適合我,在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時候也可以更好的進行取舍。”
之江商學高長大加速營4期學員、圓潤廣告總經理張海蓉表示,“今天的課程和以往的課程有些不壹樣,蔡老師站在歷史的長河裏講解企業的戰略規劃,聽完老師的講述,發現我們公司做的並不是戰略而是戰術,後續我們需要往戰略的方向發展,所以說今天的收獲還是很大的。”
之江商學高長大加速營4期學員、向正科技董事長鄭樟銀表示,他作為企業管理者,對於蔡老師講述的案例深有體會,認為蔡老師的課程與時俱進,比較系統。“聽了今天的課程最大的感受是壹家企業或者壹個品牌必須要結構性、系統性的考慮問題,課程結束以後需要對公司體系、結構進行適時的調整。”他說。
之江商學高長大加速營4期學員、熱浪傳媒COO邱瀟瀟對於老師講述的“品牌是壹種認知的管理”深表認同,“這和我前兩天的感受不謀而合,做品牌首先要對品牌是什麽有壹個正確的認知,然後才能讓團隊、消費者、市場認識我們的品牌。”他說。
品牌打造與新媒體營銷
研修第二天,阿裏巴巴商學院資深講師、新媒體營銷與危機管理專家於誌淩從品牌經典理論、品牌團隊建設及新媒體營銷與品牌內容運營三個角度對“品牌打造與新媒體營銷”進行深度解讀。於誌淩認為,服務的本質是情感,要打造“超滿意體驗”,滿足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以此與用戶建立起情感鏈接。
資深財經評論人、國家級心理咨詢師、新媒體營銷與危機管理專家於誌淩
關於如何打造“超滿意體驗”,於誌淩為同學們講述了兩種方法——“顏值即正義”、綁定文化IP。何為“顏值即正義”,即通過包裝博人眼球,吸引用戶的註意;而綁定文化IP要借勢賦能,獲得視聽增值、互動故事增值、線下增值、節目增值、包裝增值。隨後,於誌淩重點介紹了品牌團隊建設,包含品牌團隊基本組織架構、品牌團隊生態模型、品牌團隊溝通與賦能等方面,聽完講解後,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之江商學高長大加速營4期學員、飛圖影像董事長胡麗榮分享了他的感受,“我們公司是價值創造型的,我們壹直提倡產品和服務是我們的兩大拳頭,產品可以通過研發、技術不斷創新,但是服務還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聽完今天的課程做了很多的記錄,後續對於如何讓我們的服務對象覺得我提供的服務與其他企業是不壹樣的進行更多的探索。”他說。
之江商學高長大加速營4期學員、康德權運營總監張倩雲分享她的感悟:“以前經常因為和客戶溝通的事情被老板批評,也總是領會不到老板的意圖。聽了今天的課程讓我明白了在和客戶互動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溝通的目的,同時也要註意與客戶溝通的方式。”
課程結束,之江商學副院長劉文標總結道:“兩位老師講的地方存在很多***性,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如何用好新媒體的手段對自己的產業進行營銷,圖片、文案、視頻的創意和內容如何做到差異化,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進行思考的。通過兩位老師的闡釋與同學們精彩的分享,相信同學們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解決方案,希望更多的同學能夠積極參與,獻言獻策,大家***同發展,***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