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指主要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
基本信息
西醫學名
風濕病
所屬科室
內科 - 免疫內科
發病部位
全身
主要癥狀
關節疼痛
主要病因
免疫反應,遺傳因素,感染,內分泌因素
基本概述
風濕病(rheumatism)是壹種與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變累及全身結締組織,呈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主要為膠原纖維的變性和壞死。最常累及心臟和關節,其次是皮下、漿膜、血管和腦。急性期稱為風濕熱(rheumatismfever)。臨床上,除有心臟和關節癥狀外,常伴有發熱、皮疹、皮下結節、小舞蹈病等癥狀和體征;血液檢查,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滴度增高,血沈加快等。
西醫學名:風濕病 所屬科室:內科-免疫內科
發病部位:全身 主要癥狀:關節疼痛
主要病因:免疫反應,遺傳因素,感染,內分泌因素
風濕病是壹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診斷及治療均有壹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對非甾類抗炎藥(NSAID),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較好的短期或長期的緩解性反應。
風濕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發生於5~15歲兒童,發病高峰為6~9歲。男女發病率大致相等。本病常反復發作,急性期後,可遺留慢性心臟損害,形成風濕性心瓣膜病。
風濕病指主要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在現代醫學概念中風濕病是風濕性疾病的簡稱,泛指影響骨、肌肉及其周圍軟組織,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經等壹大組疾病。風濕性疾病包含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幹燥綜合癥、炎性肌病、硬皮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白塞病等)、系統性血管炎、脊柱關節病(如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瑞特綜合癥等)、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癥等上百種以上的以累及骨、關節等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總稱。
廣義上認為凡是引起骨關節,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歸屬為風濕病。延續下來,至今在風濕病分類上,廣義的已有100多種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謝性、內分泌性、遺傳性、退行性、腫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種原因引起的疾病。狹義上應該僅限於內科與免疫相關範疇的幾十種疾病。其中有些病還是跨學科的,如痛風,骨性關節病,感染性關節炎等。
折疊編輯本段基本簡介
國際上把風濕性疾病作為壹門獨立的科學研究已有百年歷史,1927年世界五大洲成立了國際抗風濕聯盟。在中國內科學中,風濕病學是最年輕的壹門臨床學科,1985年成立了中華風濕病學會 ,在此前後國內幾十家大醫院先後成立了風濕免疫科。經過幾代風濕病大夫的努力,中國的風濕病診治水平,已正在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然而,風濕病的知識在人們國家尚未得到廣泛普及,誤診誤治仍然非常普遍,所謂的“祖傳秘方”、江湖遊醫、假藥乘虛而入,不恰當誇大西藥的副作用,使相當比例的風濕病患者深受其害,而風濕病的診治壹定要到建有風濕科或風濕免疫科的大醫院才有可能保證。 各種風濕性疾病特別是自身免疫性風濕病,往往有全身多系統和多器官損害,具有繁復的癥狀,常因復雜多變的臨床表現成為疑難雜癥。風濕病的病程有些慢、遷延不愈,有些爆發起病,診斷和治療是相當煩瑣和復雜的,如果不正規使用藥物,常使診斷和治療更加困難。
折疊編輯本段中醫分類
按病因分類,
這種分類法是根據疾病發生的原因對疾病進行分類 和命名,由來已久,但至今仍是風濕病的主要分類方法之壹;laquo;素問·痹論;raquo;雲:“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又雲:“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均是以病因之風、寒、濕、熱分類;以及後世醫家明確提出了“風濕”、“濕痹”、“風寒濕痹”等的病名。 根據歷代醫家經驗,從病因分類考慮,壹般將風濕病分為壹下幾種:
1.風痹:以感受風邪為主,侵犯肌膚、關節、經絡,風性走串,故臨床以疼痛遊走不定為特點。因風為陽邪,“上先受之”,故多發為上肢、肩背等處;衛陽不固,膝理空疏,故有惡風,漢出之癥。
2.寒痹:多因陽氣不足,感受寒邪,其表現以肢體關節疼痛為著,且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熱痛減或緩解。又因寒主收引,其性凝滯,故臨床常兼惡寒、肢體拘攣、屈伸不利、脈弦緊等。
3.濕痹:以感受濕邪為主,濕邪留滯於肢體、關節、肌膚之間,臨床表現以上述部位腫脹疼痛、麻木重著為特點。因脾主濕,而濕性黏滯,阻礙氣機,故又多見脾不運濕之癥,如頭沈而重、胸悶納呆、腹脹身倦、苔膩、脈如緩等。
4.熱痹:以感受熱邪或濕熱之邪為主,或風寒濕邪入裏化熱,以肌肉關節紅腫熱痛,伴有身熱、汗出、口渴、舌苔黃膩、脈滑數為特點。因熱為陽邪,易傷陰津,故紅腫明顯,常兼有紅斑、結節、口渴、便幹等癥。
5.燥痹:以感受燥邪為主,或由於陽熱之邪化燥傷陰,導致肌肉筋骨關節失於儒養而引起得壹類痹病。因“燥勝則幹”,陰血津液不足,筋骨關節失於儒養,故臨床以肌肉瘦削,關節不利,口鼻幹燥,目幹而澀等為主要特點。
6.風寒濕痹:風寒濕邪兼加而至,為“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之本義.臨證時需辨析三者之中孰輕孰重.若以風,濕為主者,稱為“風濕痹”:若以寒、濕為主者,稱為“寒濕痹”;若風寒濕三氣兼重,則以“風寒濕痹”名之。
7.濕熱痹:感受濕熱之邪為主,或是風寒濕等邪氣郁久化熱而為換。
臨床所見,壹般而熱痹多為濕熱痹。其臨床表現為濕痹與熱痹癥兼而有之。按部位分類;根據病變部位進行分類的壹種傳統方法。患者的診斷不僅需要詳細的病史和查體,而且需要進行各種抗體等檢查,確診後的治療更是壹個長期過程。多數風濕病是難以根治的,往往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盡管多數風濕病難以根治,但仍是可以治療的,通過正規、系統的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緩解癥狀、預防殘疾、提高生活質量和挽救生命。如果患有風濕病,不進行治療或治療不系統,常會延誤病情,導致殘疾、甚至危及生命。隨著風濕病發病機理研究的深入,風濕病的根治?法,如幹細胞移植等,正在臨床試驗中,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風濕病是壹定可以根治的。
折疊編輯本段治療方法
風濕性疾病是壹組以內科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包括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及各種病因引起的關節和關節周圍軟組織,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等的疾病。 常用的治療方法:
1.風濕病常常侵犯關節、肌肉、骨骼以及軟組織,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發熱這些癥狀比較突出,解熱鎮痛消炎,緩解癥狀是治療這組疾病的首要目的,因此往往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扶他林、莫比可、樂松、天新利德、西樂葆、萬洛等,而且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作用好、療效高,使得副作用明顯減少。
2.如果風濕性疾病得不到正確合理的治療,關節,肌肉,骨骼等病變會導致功能障?和畸形,留下終身殘疾,影響生活和勞動,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經濟損失。從風濕性疾病侵犯的組織看,以往稱之結締組織病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多發性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強直性脊柱炎都有自身免疫的紊亂,屬於自身免疫紊亂的壹組疾病。痛風性關節炎已明確是嘌呤代謝紊亂而導致尿酸鹽結晶在關節內沈,往留有關節腔,骨骼,韌帶受累。因此風濕病的治療除了對癥治療緩解癥狀外,還需進行病因治療,自身免疫紊亂性的疾病需要免疫調節,例如使用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療法有了很大的進步,新藥物不斷發現,用於臨床,如驍息、愛諾華、帕夫林,新療法不斷發現,如①對輕型的系統性紅斑?瘡采用小劑量強的松、氯喹、mtx的聯合治療,可以明顯減輕副作用;②類風濕性關節炎采用聯合治療,壹線藥與二線藥的聯合治療,二線藥之間的聯合治療。③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風濕病。
3.生物治療及骨髓移植治療也已試用於臨床。
4.對於關節病變還可以采用關節鏡治療,大大提高療效,改觀了疾病的預後,致殘率明顯下降,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
5.鑒於目前針對風濕性關節炎,傳統醫療只是緩解疼痛沒有根治的療法,所以80年代開始,世界上各發達國家(美日歐等)盛行代替療法——利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治療各種關節炎,並取得臨床上的療效驗證。現在,在歐洲壹些國家已把鋸峰齒鮫軟骨萃取物認定為藥品,日本也選定了企業專門提供臨床之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有抑制、改善甚至徹底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功效之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沒有副作用,沒有藥物依賴性,已有使用壹年內完全控制病情的大量的案例。現在,它已被發達國家當作代替醫療的壹環,實施前瞻性研究,並且被廣泛推廣於臨床之中,為人類徹底戰勝類風濕關節炎帶來了新的希望。
折疊編輯本段發病原因
1.免疫反應:機體對外源性或內源性抗原物質直接或通過巨噬細胞呈遞的刺激,使相應T-細胞活化,部分T-細胞產生大量多種致炎性細胞因子造成各類組織器官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破壞;部分T-細胞再激活B-細胞,產生大量抗體,直接或與抗原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使組織或器官受到損傷或破壞。此外由單核細胞產生的單核細胞趨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參與炎癥反應。大部分風濕性疾病,或由於感染產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質,或由於體內產生的內源性抗原物質,可以啟動或加劇這種自身免疫反應,血清內可出現多種抗體。
2.遺傳背景: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壹些風濕性疾病,特別是結締組織病,遺傳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達密切相關,對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預後都有壹定的意義;其中HLA(人類組織白細胞抗原)最為重要。
3.感染因素:根據多年來的研究闡明,多種感染因子,微生物產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間接激發或啟動免疫反應。
4.內分泌因子:研究證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調、與多種風濕病的發生有關。
5.環境與物理因素:如紫外線可以誘發SLE。
6.其他:壹些藥品如普魯卡因酰胺,壹些口服避孕藥可以誘發SLE和ANCA陽性小血管炎。
臨床表現
1.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癥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癥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
2.異質性,即同壹疾病,存在有不同亞型,由於遺傳背景,發病原因不同,機制也各異,因而臨床表現的類型,癥狀,輕重及治療反應也不盡相同。
3.風濕病多是侵犯多系統的疾病,許多疾病的病理多有重疊,癥狀相似,如MCTD為這種表現的典型。
4.血清內出現多種抗體及免疫復合物(CIC),並可沈積於組織(皮膚,滑膜)或器官(腎,肝)內致病。
5.雷諾現象常出現於本類疾病,如SLE,MC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