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有關艱苦奮鬥的文章和片段

有關艱苦奮鬥的文章和片段

風中搖曳著香樟樹

———感受長沙

劉虔

在長沙,最幽深最有氣勢的蒼翠都是那些香樟樹給的:不怕蟲蛀,不拒貧瘠的土地,歡樂而頑強地生長,滿街滿巷,風雨中搖曳,且有縷縷暗香浮動……

愛吃辣椒的長沙人總會自豪地告訴妳:“我們長沙的市樹是樟樹唦!”

市樹。這就是長沙人賦予香樟樹最高貴的稱謂,並且被莊嚴地寫進1985年市人大常委會的決議中,同時寫進決議的還有關於城市文明的承諾。

伴著香樟樹的芬芳,長沙人壹路走來。

力量,從心靈的深處湧流

我在讀壹部記錄長沙創建文明城市的《長沙文明創建叢書》。大計《方略》、行動《歷程》、經驗《經典》,寫在了每壹頁。說起自己的城市,長沙人為之自豪。作為國家首批發布的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實至名歸。但長沙人並不滿足於擁有歷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他們說:“那是先人們留下的遺產和榮光。長沙應該面向未來,與時代同步,弘揚歷史文化傳統,發展提升新長沙。”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壹個可以總攬全局推進城市全面發展的工程。正是基於這樣理性的思考,長沙黨政領導適時地把創建文明城市的目標提到了全市人民面前。1996年,在全市開展了以“我是長沙人”為題關於“長沙精神”的大討論。城鄉人民踴躍參與,學者專家紛紛發表文章,舉行座談,闡發湖湘文化所塑造的長沙精神的內涵,並且同時代精神相融合,最後由十萬市民和省市領導投票,確認“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為長沙精神的經典表述。當年召開的長沙市第九次黨代會還把它寫入大會報告中。這個表述充分展示了蘊含在長沙人骨子裏的那種浩然正氣———憂患意識、開放意識、發展意識和創新爭先精神,成為長沙人自信自勵自強的美麗宣言和真誠允諾。以後年年幾乎都有類似的群眾性的大討論、大選評,在媒體開辟專欄引導輿論。比如,每年壹次評選與表彰學雷鋒最佳集體與最佳個人活動引出的十萬市民選“雷鋒”的場面,就是讓“我是雷鋒家鄉人”在人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催發人的榮譽與尊嚴。2001年10月的壹天,同時發生的兩件事又壹次把這種榮譽與尊嚴的拷問擺在長沙人的面前:壹件是長沙開往北京的T1/2次列車積極設法停車搶救病人;壹件是壹輛摩托車撞人之後逃之夭夭。市委、市政府立即抓住這個典型在全市發起壹場“怎樣做文明長沙人”的百萬市民參與的大討論。書記、市長率先撰文,帶頭論理;人們都不約而同地發出“文明長沙人,從我做起”的心聲。繼之又趁熱打鐵,深化開展了評選“長沙市民十大不文明行為”、“壹百名文明市民標兵”等活動。黨的十六大壹開完,“我為小康做什麽”的討論又在全市展開。所有這些活動都聚焦在文明的話題上,激發人們對自身的思考:人,在擁有生存和財富的同時,還應該擁有人所應有的寶貴的精神———良知、真誠、博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創造!

2002年,長沙就獲得過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的光榮稱號。這是長沙人用行動為自己的宣言做出的回答。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長沙人繼續用行動印證著那個“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城市宣言……

在水壹方:詩意的棲居

湘江不舍晝夜地奔流為依水而居的長沙人提供了建造花園般城市最充分的天然佳境,那是完全可以同塞納河之於巴黎、哈德遜河之於紐約、臺伯河之於羅馬相比肩的!然而,多少年來,依傍在湘江岸邊的古城長沙就像壹個被生活重擔壓著腰身體力不支衣著不整的漢子,徒有滿心渴望,卻無回天之力來徹底改變自身尷尬的形象。只有當“發展”這只巨手點化了板結的土地,春光照臨,春風拂面,財富在湧流,把未來的卻又近在眼前的美麗憧憬傳遞到了長沙人心中,古城長沙這個在水邊廝守上千年的湘江漢子才有了放開手腳大展宏圖的機會。

長沙人是這樣為自己的城市建設定位的:

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

創業者創造生活的美好樂園。

居住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家園。

青山碧水綠樹芳草,滿城人安康……

於是,歷史上空前大規模建設長沙的大幕拉開了。

“翻新”、“護古”、“擴容”,是長沙人修理自己的城市的三條錦囊妙計。

五壹路的“翻新”與“擴容”旗開得勝。號稱“三湘第壹路”的五壹路,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也只有四車道。街景零亂無序,車流人流因為互爭空間,交通經常受阻。經過半年改造擴建,如今的五壹路,這條十裏長街,以六十米八車道的寬敞連綴著林蔭、花樹、街心綠地、花園廣場和分列兩廂新建或改建的高品位的商廈店鋪,負載著奔馳的車陣過往的人流,疾風流水壹般無遮無攔,過去的那些行人過街天橋全都改為地下通道,繼之而來的是不斷出新的手筆,畫龍點睛式地點畫出了芙蓉路、瀟湘大道、五壹綠化廣場、田漢大劇院、賀龍體育中心、圖書大廈、商業步行街、大學城、金鷹文化城等精品工程。

而最具生態魅力、人文關懷和城市標誌性意義的,是湘江風光帶。這是壹條沿岸依水而築,綿延十余公裏,集防洪旅遊休閑於壹體的風景文化長廊。高風逐流雲,水天成壹色。大自然敞開了懷抱。那浸潤著古城文明精血的圖騰柱、印章石、登高臺、詩碑亭,專供遊人享用的露天舞臺、演藝廳……壹壹布設其間,錯落有致,步移景異。在這裏,在香樟樹濃蔭輕籠的夢幻壹般的蒼翠裏,長沙人盡可馳目遠眺,享受大自然造化的美色,這裏也是長沙人放松心靈的廣場。可是,誰能想到,幾年以前這裏不過是壹襲防洪大堤而已,除了建有不合時宜的少許別墅,到處星散著泥木棚戶人家、低矮的商鋪以及亂石堆砌的廢棄的曠地。

歷經千百年風雨依然不倒、斑駁陸離的樓臺亭閣、失去光澤的會館老井,乃至被世代人生奔波的足跡磨蝕得發黑發亮的麻石老街,可都是長沙人的寶貝!“翻新”不忘“護古”。“留住歷史的文脈!”不久前制定的《長沙市歷史名城保護規劃》詳細規定了歷史文物保護的範圍、方式,著力挖掘、開發、恢復壹批歷史文化遺跡,如朱張渡、杜甫閣、城南會館,並且把歷史文化街區如太平街、潮宗街、化龍池等的保護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有了法律的安全屏障,經歷過頻仍戰亂和歲月滄桑而幸免於劫難的這些老街老屋,將有幸同遺存在古城各個角落的嶽麓書院、白沙古井、馬王堆西漢古墓等名勝古跡組成壹個個以實物見證湘楚文化的光輝星座。這是城市的精氣神兒。

人,追求快樂與健康的生活,這是人的幸福,所謂“人,詩意地棲居”。經過這些年的精心經營與建造,擁有山水洲城的長沙已能越來越多地為人們特別是為普通百姓提供享受快樂與健康的環境,人們也日益深刻地體驗著棲居的詩意。每當夜幕降臨,長沙必定會出現壹個歡樂的海洋。人們享用著夜色輕籠著的城市生活的悠閑、愉悅,在迪廳蹦迪,去歌廳放歌,去露天廣場散步或起舞,去茶室品茗會友,當然,還會去劇院觀劇。“在長沙,劇院從不曾清閑過,那是年輕人最愛光顧的地方。最高檔的田漢大劇院也是上座率最高的,從沒有別的城市唯劇院冷清的怪事。”長沙的壹位朋友如是說,“長沙也有壹怪,每到夜裏十壹點,白天不堵車的街道壹下子堵了。那是人們正從劇院歌廳出來或開車或坐車往家趕呢!”而在長沙,每年都要舉辦的從街道到區到市,數十萬人參與的“長沙之春”、“長沙之夏”、“長沙之秋”和“元宵燈會”更是文化的狂歡。這種駐足在廣場街道的群眾娛樂正是壹個城市文化之魂的感性表達。從長沙人那粗獷、奔放、熱烈的娛樂文化的風格中,我們感受到的正是蓬勃不已的生命力和渴望美好的人生節奏———遠離衣食之憂的真實生活所能賦予的詩意的張揚!

讓愛與誠信同城市結盟

在人的思想價值中,愛與誠信是最為寶貴的。誰能想象,愛與誠信失寵的城市會是怎樣?壹百多年前,恩格斯這樣描述過現代城市人的通病:“好像他們彼此毫不相幹,只有壹點上建立了默契,就是行人必須在人行道上靠右邊走,以免阻礙正面走來的人;誰對誰連看壹眼也沒想到……”

可怕的城市流行病!可怕的冰冷水泥與堅硬鋼鐵的美麗堆砌!

但長沙人拒絕這種蒼白的美麗!他們著力打造“愛與誠信的長沙”,讓愛與誠信之風穿越鋼鐵水泥的屏障,抵達人們的心。芙蓉區打造的“零距離社區”,天心區以社區教育為切入點,在市民中架設“連心橋”,開福區倡導鄰裏之間“相互提醒相約文明相約誠信”的街風;曾經特別引起媒體和世人關註反響強烈的嶽麓區望月湖社區創辦的“道德銀行”,倡導“多予不取、多予少取、多予可取”。而去年成立的雨花區義工俱樂部,則是另壹種愛的傳遞方式。為那些自願提供義務服務和需要得到別人義務服務的對象兩者之間搭壹個交流平臺,開展滿足社區全體居民不同需要的義務服務。倡導“奉獻他人,完善自我”。義工付出的是自己的勞動,回報的是精神的愉悅。人要愛人,也要被人愛,這才是人的世界。有了互動的愛,這愛才會有現實的品格,且有持久的魅力,迸發出勃勃生機。

這裏是天心區金盆嶺街道廣廈新村社區的“迷妳”超市。去年7月18日開張。六十平方米的空間擺滿貨架,貨架上擺滿米、面、油、服裝、藥品等居家日常生活必需品,壹應俱全。但與別的超市不同,這裏的物品壹件也不賣,“顧客”都是壹種人———持有街道社區開具的“捐贈物品領取卡”的特困低保戶。這也是全市乃至全省第壹家專為聚散社會捐助無償扶貧濟困由社區興辦的“超市”。運作壹年來,為街道內特困居民發放衣物壹百三十五件,食油二百四十瓶,大米三百壹十六袋以及其他生活必需用品***計壹千三百余件,受助者達六百余人次。而區內群眾的響應、單位的支持、社會的關愛,更使這個愛心驛站“資源”充足,愛如潮湧。截至今年3月,捐贈的錢物價值達三萬余元。富安再生資源公司、市地稅二分局等單位不但有豐富的捐贈品,還將這裏作為他們奉獻愛心的長期援助點。許多青少年也參與到捐贈的行列。去年開張之日,仰天湖小學壹年級的學生就用攢下的零花錢買了兩大桶“金龍魚油”拎給超市,作為開門的賀禮……

愛,就是這樣不動聲色帶著自己的禮物走進了長沙尋常百姓家。現在長沙已有多家這樣的超市。但愛並不止於此。她還來到體弱多病的空巢老人床前,於是有了湘春路社區為方便老人購物尋醫求援而設置的“愛心門鈴”。她在眾多貧困棚戶拆遷者前凝視,於是有了湘江大道南段棚戶拆遷組織者的人性關懷,拆出壹片愛心來的故事。她關註著外來務工者的生存之道,蓮花池社區依持與社區內用人單位簽訂的“誠信聯盟”之約,確保外來務工者的工資“零拖欠”;而金霞路街道投資四十萬元建造的“故鄉亭”,則使外來建設者們有了享受文化娛樂的去處,找到身在故鄉的感覺。她還為八角亭社區贏得“湖南省首家最充分就業社區”的光榮稱號,因為這裏百分之九十八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她甚至在墜入吸毒深淵不能自拔和刑滿釋放解除勞教的人群中付出特殊的關愛。天劍社區居委會主任、全國勞動模範張國慶十幾年如壹日,用信心、愛心、狠心與恒心,成功幫教數十名“隱君子”、治理社區“亂窩子”的故事在長沙引為美談,在全國有關部門召開的會議上介紹過經驗。她的體會是:愛心能把鐵杵磨成針。雨花區義工俱樂部義工孟繁英以“參與、互助、奉獻、進步”作為座右銘,長年幫助他人,無私奉獻。她說:“我做義工,是豐滿我的人生;幫助他人我感到快樂……”

在長沙,愛,就是這樣普普通通,卻又非凡卓立。

而誠信之風的倡導,則是愛在長沙這闋交響樂中最華彩的變奏。其間,商務誠信和政務誠信是這華彩變奏中的兩組最強音。東塘廣場算是湖南首家由政府出面,聯合廣場周邊三千商戶***同組成的行業誠信聯盟,向社會公開承諾誠信經營的誠信商圈。“誠信比壹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哲學家康德的這句話就標榜在東塘廣場的櫥窗裏而成為東塘人的***同理念。那裏的街頭還豎立著壹塊“誠信信息電子顯示屏”,定期公布失信商品商家的信息。凡失信的商品商家,都會受到嚴肅處理。出現五次以上消費者投訴或因違規違法被行政部門處罰的,將被取消創建誠信商戶的資格,責令其整改,並向大眾發布消費警示,情節嚴重的還將被工商部門逐出東塘廣場。如今,誠信在東塘是壹片最令人欣慰也是最吸引人的風景。東塘為誠信商務開了個好頭,影響已遠遠超出商務。“商家誠信看得見,老百姓購物就方便。”這是人們對商務誠信最直觀的評說。從東塘廣場的顯示屏上,人們看到了誠信長沙走向誠信的腳步……

陽光,在展開的旗幟上跳蕩。這是政務誠信給予我的壹種思想的形象。在長沙,那片片跳蕩的陽光最先似乎是從遍布全市的市民學校的出現開始的。1996年,天心公園成立第壹所市民學校,隨之,全市各社區起而效之,並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顧問的市民學校總校。旨在“終身受教育人人有進步”的市民學校的出現,不僅使長沙建設“學習型城市”有了壹個整體的框架,而且由於市民學校不時約請官員講課,從而拓展了政府與市民溝通的渠道。去年,芙蓉區火星社區以“當好東道主,辦好城運會”為主題的市民論壇首次開講,官民面對面暢所欲言,收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市民論壇這壹生動活潑的論事議政的形式又迅速在全市各個社區推廣。官民交流的渠道進壹步拓寬。參加論壇的居民常常將現場擠得水泄不通。論壇主題都是貼近市民貼近實際的,諸如社區建設、社會公德、當前中心工作。市民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建議,政府官員則要做詳細記錄,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則要解釋清楚或備案待理。每次市民開壇論政,市、區主要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均要派人參加。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梅克保和市長譚仲池等負責同誌都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全程參加過市民論壇的討論。市裏的有些決定,如加快棚戶區和背街小巷的改造,也都是從市民論壇上市民的呼聲中強化了決策的力量。在長沙,政府辦公壹改過去老百姓“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蓋個公章四處轉”的景況,壹律實行“陽光操作”,簡化審批環節,各部門處室派員集中在壹個大廳裏,壹條龍服務,壹站式到位,限期辦理,失職者問責,大大方便群眾,提高了政務效率。過去“衙門”的形象,今天是傳播文明的“窗口”。我就在雨花區區委書記的辦公室裏讀到這樣壹幅題字:“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我相信,這也應該是為官長沙的人們所追求的境界,是他們自勉自勵的心語!

  • 上一篇:通遼辦理個體營業執照在哪裏 附網上申請地址流程材料
  • 下一篇:90歲老人吃什麽營養對身體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