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美國科學家近日在整理馬裏蘭州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壹個儲藏區時,壹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科學家在壹個冷藏室中發現了6瓶被遺忘的天花病毒,藥瓶上標有天花字樣,並與其他10瓶未標註藥瓶壹起被放置在壹個硬紙盒中,這6瓶經過冷凍幹燥的病毒的日期似乎是上世紀50年代。
冷藏室最初是壹個NIH實驗室的壹部分,20世紀70年代,實驗室被遷入FDA總部,冷藏室也轉入到了FDA。
2014年7月,NIH立刻將病毒放入高安全級別實驗室,並將發現通知CDC。CDC研究小組利用政府飛機將樣本運送到亞特蘭大,並將它們送入生物安全等級4的實驗室,研究人員將連夜對這些病毒進行分析,更多研究將揭示這些病毒能否在培養皿中生長.
如果它們包含能養活的病毒,這些小瓶屆時將被摧毀,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被邀請監督摧毀工作。CDC的壹個部門目前正與聯邦調查局聯合調查這些病毒樣本的來源。
雖然在1980年天花病已經被消滅,但是天花病毒現在仍有保存。目前天花病毒標本保存在兩個地方,壹個是在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另壹個是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國家病毒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最近科學家們還難以決定是否應該消滅剩余的天花病毒標本。反對的科學家表示關於天花病毒的關鍵問題還沒得到解答,不應該消滅標本。
安全官員稱此次發現的病毒並沒有泄露而且對不會對發現它的員工造成健康威脅。標本後來被送往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進行檢驗,研究人員確認在樣品中包含有天花病毒的 DNA。現在他們正在嘗試確認標本中的天花病毒是否仍具有生物活性。
遺忘在瓶子裏面的魔鬼 天花
2014年7月1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在搬實驗室的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6瓶被遺忘了幾十年的天花病毒。
根據國際協定,全世界的天花病毒樣本只能保存在兩個實驗室: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以及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國家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VECTOR),並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監督。
保存天花的實驗室外都會有這樣的警示牌。圖/WHO
CDC的聲明稱,沒有證據表明有人曾經帶走和使用過這些病毒。由於這些病毒已被凍幹,而天花病毒在凍幹後就會死亡,因此NIH的生物安全工作人員認為這些小瓶子不具有感染性。
1975年拍攝的天花病毒電鏡照片。圖/CDC
周二的壹個采訪中,CDC的官員說他相信這些小瓶子是在室溫下保存的。但是同壹天晚些時候,FDA的官員說,這些病毒樣本在凍庫中保存了幾十年。
CDC認為,這些小瓶子來自於20世紀50年代。那個年代,許多實驗室都保存有天花病毒。但他們仍在調查,到底是誰保存了這些樣本,以及它們為什麽會出現在馬裏蘭州的這個廢棄實驗室裏。
ABC新聞稱,這幾個小瓶子貼有標簽“variola”,這是天花的學名。同時發現的還有壹些沒貼標簽的小瓶子。7月1日,它們被發現後,便立刻被保護起來,並通知了CDC。CDC派來了3個專家,采集了瓶子中的病毒。
CDC的聲明說,7月7日,這些瓶子已被安全轉移到CDC位於亞特蘭大的高密封設施中,連夜進行聚合酶鏈反應(PCR)測試。經測試,確認這6個貼有標簽的瓶子中,確實存在天花病毒DNA,而其他的瓶子中沒有。接下來,他們將花2周的時間,測試它們是否能存活(即,能在組織培養中生長)。之後,再在WHO的全程監督下,進行銷毀。
1979年,由於牛痘的廣泛接種,人類已基本消滅了天花。為此,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還舉行了慶祝儀式。同年,全世界的實驗室同意銷毀天花樣本,或將其送至上面所說的兩個實驗室中的任意壹個(美國的CDC或俄羅斯的VECTOR)。根據當時的官方說法,到80年代初,所有CDC和VECTOR以外的天花病毒都已經被消滅了。
全球天花根除認證委員會委員們於1979年12月9日在日內瓦簽署認證書。
現在的新生兒都不接種牛痘了。只有研究天花的科學家、特定的醫護人員以及有可能接觸到這種病毒的其他人群才接種,因為接種牛痘可能引起嚴重的副作用(盡管很少見)。各國政府可以存有疫苗,由於這些疫苗中並不包含天花病毒,因此並不違反國際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