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gē suān
2 英文參考ketorolac
3 酮咯酸說明書 3.1 藥品名稱酮咯酸
3.2 英文名稱Ketorolac
3.3 酮咯酸的別名酮洛酸;酮咯酸氨丁三醇;安賀拉;酮洛酸氨丁三醇;酮咯酸氨基丁三醇;痛力克;痛立消;Acular;Toradol;Ketorolac;Ketorolac Tromethamin;Ketorolac Tromethamine
3.4 分類
神經系統藥物 > 解熱鎮痛藥 > 其他
3.5 劑型1.10mg(1ml),30mg(1ml);2.片劑:10mg;3.滴眼劑:8ml(0.1%)。
3.6 酮咯酸的藥理作用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具有強力止痛作用和中等抗炎、解熱作用,主要通過阻斷花生四烯酸代謝的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發揮作用。在標準的鎮痛動物模型中,酮咯酸的鎮痛活性是阿司匹林的800倍,比吲哚美辛和萘普生強,相當或優於保泰松。多次試驗中,其消炎活性相當於或強於吲哚美辛,強於萘普生,明顯優於保泰松。對眼睛疾病的多次試驗表明,酮咯酸的消炎活性強,而不使眼睛潛在感染惡化。在大鼠模型,酮咯酸的退熱活性強於阿司匹林和保泰松,相當於吲哚美辛和萘普生。酮咯酸似乎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膠原引起的血小板凝集,但是不抑制腺苷二磷酸引起的血小板凝集,似乎延長平均出血時間。酮咯酸局部應用可降低房水內前列腺素(PGE2)的水平,具有消炎鎮痛作用,對眼壓幾無影響,可與抗生素、β受體拮抗劑及散瞳劑聯合應用。酮咯酸的優點是無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和成癮性等毒副作用,也無呼吸抑制或便秘等不良反應。
3.7 酮咯酸的藥代動力學肌內註射或口服酮咯酸氨丁三醇鹽後均可吸收。在生理pH下,該鹽離解形成陽離子酮洛酸分子,此分子的親水性低於該鹽。酮洛酸的血藥峰值約在30~60min內可達到。某些個體,肌內註射比口服的吸收緩慢。酮洛酸的蛋白結合率為99%。酮洛酸不易透過血腦脊液屏障,但可透過胎盤,小量藥物可分布進行乳汁中。終末t1/2約為4~6h,老年人為6~7h,腎功能不全者為9~10h。主要與葡糖醛酸結合和羥基化代謝,約有90%原藥和代謝物隨尿排出,余隨糞便排出。
3.8 酮咯酸的適應證酮咯酸適用於短期手術後止痛,包括腹腔、婦科、口腔、矯形及泌尿科手術引起的中至重度疼痛。也可用於緩解腎絞痛、牙痛、外傷痛及癌癥疼痛。酮咯酸滴眼液,可用於治療眼科手術後的炎癥、季節變應性結膜炎等。(國外資料)
3.9 酮咯酸的禁忌證1.酮咯酸禁用於對其及本類藥過敏者、患活動性潰瘍病者、術後患者。
2.對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鼻息肉綜合征、神經血管性水腫、支氣管哮喘者、腎功能不全者及孕婦和兒童均禁用酮咯酸。
3.產科手術及分娩過程疼痛禁用酮咯酸。
4.禁與抗凝藥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並用。
5.老人和兒童禁用。
6.滴眼劑禁用於戴隱形眼鏡者。
7.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患者。
8.孕婦。
9.分娩止痛。
10.鼻息肉綜合征及血管性水腫。
11.有高危出血傾向者。
12.18歲以下的兒童。
3.10 註意事項1.由於酮咯酸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將增加消化道副作用的發生率,故不宜長期使用。
2.對出血時間延長,有消化性潰瘍史,肝、腎病史的患者及65歲以上的老年人,哺乳期婦女應慎用酮咯酸。
3.在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酮咯酸不宜長期口服用於治療慢性疼痛。
3.11 酮咯酸的不良反應嗜睡、頭暈、頭痛。消化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痛、消化不良。
其他:口幹、肌肉痛、心悸、血管擴張。長期應用可引起腎功能不全和皮疹、支氣管痙攣、休克等過敏反應。現已有引起消化道出血、術後出血、急性腎功能不全和過敏反應而死亡的報道。偶有抑制血小板功能作用,使出血時間延長,具有可逆性。
3.12 酮咯酸的用法用量用0.1%溶液滴眼,每次1~2滴,每天3次。
3.13 藥物相互作用1.酮咯酸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合用,不良反應增加,應避免合用。
2.合用利尿藥可使酮咯酸不良反應增強。
3.酮咯酸與嗎啡或哌替啶合用治療術後疼痛,無明顯不良相互作用。
4.與某些抗感染藥如β內酰類的青黴素、頭孢菌素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止吐藥、瀉藥、支氣管擴張藥等合用,無藥物相互作用。
3.14 專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