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使用的滅鼠藥劑有敵鼠鈉鹽、殺鼠靈、溴敵隆、溴鼠靈、殺鼠醚、大隆等。
(2)投餌方法。毒餌投放是滅鼠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防治效果和投入成本。投放以人力和物力消耗少,地點易被鼠類發現為原則。
(3)洞口旁投餌
普遍用於野鼠和家鼠,既可增加鼠類和毒餌的接觸機會,又可避免牲畜、鳥類誤食。最好將毒餌投在距鼠洞口0.1~1.3米鼠出入的道上。農田、草原鼠每洞口50~100粒谷物。洞口投餌簡便易行。
(4)按鼠跡投餌
將毒餌投放在鼠類經常活動的場所。采取此法比洞口投餌工效高。壹般每公頃3千克左右(具體根據鼠密度和鼠種定)鼠跡密集、多洞口棲鼠及林區或居民建築內滅鼠均可采用此法。但餌料暴露,易造成家畜、鳥類誤食而中毒。
(5)等距離投餌
也稱棋盤式投餌,在滅鼠地塊上,按行列排成5~10的棋盤式網格,於行列交會點投放5克左右毒餌,行列密度依鼠類密度確定。
(6)封鎖條帶式投餌
害鼠在農田中的分布,以田埂為多,根據這壹特點,毒餌應等距離投放在田埂,特別是寬田埂上,以及田塊周圍由田邊向中間10米寬的幅度範圍內。每點投餌5克。
(7)條狀投餌
其方法類似農作物條播。即在滅鼠地區,每隔壹定距離,呈直線狀投餌,殺鼠劑毒餌投放量每米1~3克。為節省毒餌,也可采用間隔的辦法,即投餌壹定距離後,間隔1~2米再投。條狀投餌操作簡便、投餌工具簡單易制,滅鼠效果也較好,適用於鼠密度高的地區、草原或農田春播前、秋收後的地塊采用。
(8)飽和式投餌法
方法是將單位面積總投餌量分為3次投撒。第1次投量占總投量的1/2。間隔不超過48小時,接連進行第2和第3次補投余下的毒餌,補投余餌時,前壹次餌料吃多少就補多少,全部被吃光則加倍補投。最後檢查時,如地面沒有余餌,說明害鼠基本殺死。
(9)洞口外壹次性飽和投餌法
在旱田將毒餌投在距離鼠洞口10—30厘米鼠出入的道上,每洞投放毒餌5—10克。
(10)“毒餌站”滅鼠法
”毒餌站”具有高效、安全、環保、持久等優點。可防止毒餌受潮黴變,達到長期控制鼠類危害,比裸投藥物滅鼠省藥、省餌50%左右。在選材上采用PVC管毒餌站,用口徑為5~6厘米的PVC管制成,在房舍區使用毒餌站長度在30厘米左右,在農田的毒餌站在45厘米左右(不算用來遮雨的突出部分),兩端用15厘米鐵絲做兩個固定腳作支架。農戶每戶需設2個,壹個放在豬圈或倉
房附近,壹個放在屋檐下。這些老鼠活動較為頻繁的地方。農田每畝放2個,每個毒餌站投放毒餌約50克。放置3天後根據害鼠取食情況補充毒餌。毒餌站可長期放置,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