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在放化療期間白細胞減少是壹種非常常見的副作用,因為大劑量的放化療會導致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的表現首先是粒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其次是血小板減少,紅細胞減少很少見。有很多化療藥物很容易引起骨髓抑制。粒細胞減少多出現在停藥後5-7天,2-3天達到最低值後開始上升。骨髓抑制嚴重的患者,粒細胞下降快、低、早,但恢復慢、困難。輕度骨髓抑制可通過口服常規升白細胞藥物治療。如雷血生、鯊肝醇茜草系列茜草,以及壹些中藥復方制劑如地榆白勝片、白勝丸、烏雞白鳳丸、健脾益腎顆粒、長安白勝顆粒、白勝片、參芪片、養血生來等用於治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應用於治療嚴重骨髓抑制的患者。同時,各種護理措施必不可少。
臨床實踐證明,在放化療過程中,將中醫扶正固本與抗癌中藥的合理應用相結合,不僅能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還能有效治療白細胞減少癥。
放化療,即放療和化療,是治療各種癌癥最常用的方法。化療和放療是壹種“以毒攻毒”的方式,利用具有殺死癌細胞功效的放射性物質和化學藥物來殺死癌細胞。然而,這是壹種“速成”療法。放射性物質和化學藥物在殺死癌細胞時,會無差別地殺死人體正常細胞,影響人體正常器官的生理功能,從而引起患者不適,嚴重時會直接加速癌癥患者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