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ilaria agallocha Roxb.p> agallochum [《湘雅醫學大辭典》]
中國鷹木木 [《湘雅醫學大辭典》]
eaglewood [《湘雅醫學大辭典》]
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 [《湘雅醫學大辭典》]
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 (拉) [中藥命名審查委員會.中藥名詞審定委員會.中藥名詞(2004)]
沈香
沈香為中藥名,出《名醫別錄》。它是瑞香科植物 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的樹脂木 [1]。
4 拉丁名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 (la) (《中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Chinese eaglewood (《中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Sedum土沈香。
蜜香,沈香[2]。
7 來源沈香是瑞香科植物 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的樹脂木 [1]。
沈香是瑞香科植物 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或 A. agallocha Roxb.的樹脂心材 [2]。
8 原形態常綠喬木,幼枝疏生柔毛。葉互生,革質,有光澤,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黃綠色,芳香;花萼淺鐘狀,裂片 5,兩面被短柔毛;花瓣 10,鱗片狀,有毛;雄蕊 10,輪生;雌蕊群上位,2 室,每室 1 胚珠。蒴果木質,長 2.5-3 厘米,灰黃色短柔毛,基部有宿存花萼。種子基部有尾狀附屬物,長約 2 厘米。花期 4 月至 5 月,果期 7 月至 8 月。
9 產地白沈香主產於海南島、廣西;沈香主產於印度、馬來西亞等地 [2]。
沈香生於中海拔山地、丘陵;有栽培。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臺灣。
10 采收與初加工壹年四季均可采收。剪去無樹脂的黃白色部分,陰幹。可切片或磨細粉。
11 藥用性狀景天科植物呈不規則塊狀或盔狀,有的呈小塊,壹般長5-20cm,寬2-5cm,厚約1cm的塊狀堅實,木質,有鑿痕,淡褐色,棕黑色略帶光澤的斑塊或小點(分泌物);另壹面有樹脂滲出的凝固面,土黃色,凹凸不平,有裂紋,並見蜂窩狀氣孔。質地堅硬,多不浸水。有特殊香氣,味微苦。
12 性味歸經沈香味辛、苦,性溫;入腎、脾、胃經[2]。
沈香性微溫,味辛、苦。
13 功能與主治沈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理氣平喘的功效。用於胸腹脹痛、胃寒嘔吐、腎虛氣喘。
沈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降逆、理氣平喘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氣喘、胃寒嘔噦、腰膝冷痛、大腸便秘、小便不通[2]。
14 沈香的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 g,後下;沖粉,0.6~0.9 g,日2次;或磨汁服[2]。
15 化學成分白木香含樹脂和揮發油,油中含白木香酸(Baimuxinicacid)、白木香醛(Baimuxinal)、沈香螺醇(Agarospirol)。沈香含有樹脂、揮發油,油中主要含有香葉基丙酮、對甲氧基香葉基丙酮、高級萜烯醇、氫化肉桂酸、對甲氧基氫化肉桂酸等。[2].
沈香含揮發油,主要有沈香螺醇(agarospisrol)、白木香酸(baimuxianic acid)和白木香醛(baimuxi ***)。
16 藥理作用沈香能抑制離體豚鼠回腸的自主收縮,對抗組胺、乙酰膽堿引起的痙攣性收縮,對整體動物能使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腸道推進運動減慢,呈現腸道平滑肌解痙作用,使註射乙酰膽堿的麻醉貓腸道收縮幅度減小,腸蠕動減慢。白辛酸對小鼠有壹定的麻醉作用[2]。
17 沈香藥典標準 17.1 名稱沈香
陳香
水沈香樹脂木
17.2 來源本品為瑞香科植物水沈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的含樹脂木。
該產品是Gilg的含樹脂木材。壹年四季均可采伐,砍伐含樹脂的木材,去除不含樹脂的部分,在陰涼處晾幹。
17.3 特性產品呈不規則塊狀、片狀或頭盔狀,有些是小塊。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見黑褐色樹脂和黃白色木材,夾雜著斑駁的孔洞,較腐朽的木材表面有空洞。質地堅硬,切面帶刺。有芳香、苦味。
17.4 鑒別(1)產品橫切面:射線寬1~2列細胞,充滿棕色樹脂。導管呈圓形和多角形,直徑 42-128 μm,有的含有棕色樹脂。木纖維多角形,直徑 20~45μm,壁稍厚,木質化。木質間韌皮部扁長橢圓形網狀或條狀,常與射線相交,細胞壁薄,不木質化,含棕色樹脂;在少數散生纖維之間,有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柱晶。
(2)取[浸出液]下的醇溶性浸出液,微量升華,得黃棕色油狀物,有濃郁香氣;向油狀物中滴加鹽酸1滴和少量香蘭素,再滴加乙醇1-2滴,油狀物逐漸呈現櫻桃紅色,放置桌面後顏色加深。
(3)取本品粉末 0.5g,加乙醚 30ml,超聲處理 60 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三氯甲烷 2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沈香對照藥材 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 10μl ,分別點於同壹矽膠 G 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在供試品色譜圖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圖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7.5 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法(附錄 X A)熱浸出法項下,以乙醇為溶劑,不得少於 10.0%。
17.6 景天科藥片 17.6.1 炮制除去桔皮廢白木,劈成小塊。用時搗碎或研成細末。
17.6.2 味經辛、苦,微溫。歸脾、胃、腎經。
17.6.3 功能與主治行氣止痛,溫中止嘔,平喘。用於胸腹脹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氣短。
17.6.4 用法用量l~5g,後下。
17.6.5 貯藏密封,置陰涼幹燥處。
17.7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 ****》、《國家藥典》2010年版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