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中藥的劑量藝術

中藥的劑量藝術

劑量的藝術

作者/童曉琳

知之者,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嘔吐之意不在酒,患的是中病。

說到用藥劑量的藝術,“隨證用藥”是壹個基本思路,就是根據證候本身的嚴重程度來選擇劑量。如果綜合征較輕,沒必要用這麽大劑量;證重復的時候就要用大劑量。比如烏頭桂枝湯背面的壹條評論說:“如果妳壹開始吃了兩個組合,妳不知道,就是吃了三個組合,妳不知道,然後妳加了五個組合。”知之者,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嘔吐之意不在酒,患的是中病。“這是壹個無效時就加大量的過程,而“醉了就吐為中病”才是真正有效和明智的時候。

但臨床上,當我們在服用烏頭後看到這個癥狀時,我們立刻被嚇壞了,以為是烏頭中毒,我們趕緊去搶救。事實上,這只是壹個“知道”的標誌。

我之前遇到過兩個類似的案例。其中壹個病人用了60克烏頭。他在我們醫院吃藥的時候吃的很好,第壹個月後疼痛等癥狀明顯減輕。但是到了第二個月,病人突然打電話給我們壹個學生,說吃了藥後天旋地轉,感覺天旋地轉,同時肚子也不舒服。學生告訴我的時候,我讓他馬上去急診室。結果去了之後沒什麽問題也沒特殊處理,癥狀慢慢自動過去了。後來我拿了他的藥,仔細看了看。發現是在他當地保定抓的。烏頭根本沒有經過加工,是生的,所以出現了這種情況。但實際上他的頭暈嘔吐是“被醉”和“嘔吐”的表現,提示藥方有效。

臨床上,當我們看到患者出現壹些不良反應時,我們不應該馬上被嚇死,不應該馬上停藥,而應該有壹個正確的判斷,因為這可能是剛剛好的有效癥狀。我給妳舉個例子。馬錢子壹般在0.6g以下使用,最大劑量為0.9g..當時病房裏有個病人,護士給了他4包馬錢子粉,告訴他四天吃,壹天1包,也就是0.9g,結果他把四包放在壹起,壹下子全吃了,相當於用了3.6g的馬錢子。吃了藥之後,開始變得比較興奮,特別愛說話,話很多。

這個癥狀正好是我查房的時候發現的,覺得有點意思。這個病人怎麽會突然這麽健談,問了才知道吃藥的過程?其實這恰恰說明3.6g對他來說是壹個更有效的劑量,所以會有很多話,相對興奮。但往往這種情況發生後,大家都懷疑是不是中毒了,不敢繼續用了。如果能準確把握藥物在有效劑量和毒性劑量之間,就是聰明的醫生。

不吐的,加的少,吐的快。

比如瓜地三,“不吐則少加,吐則快。”曾經有壹個縣委書記,打嗝打得很厲害。當時我用這個催吐,他吐完很快就好了。再比如白頭翁湯,說“溫服壹升,不愈服壹升。”馬孜·萬仞,“每天三次,每次十粒,逐漸增加,以知識為衡量標準。”這些都說明張仲景在那個時代能夠非常準確的掌握藥物的劑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此外,張仲景對服用藥方的方法很有講究,並不總是告訴病人:“回去吃,早上吃壹半,晚上吃壹半。”分為1天1次,1天兩次,1天三次甚至更多,或者睡前、飯前、飯後等。關鍵是調整藥物的劑量和血藥濃度。

最近想了很多關於藥物有效和無效劑量的問題。無論是傷寒方子還是其他方子,往往都是無效的,尤其是那些“10g,15g”的方子。而這些藥物多少克才有效?我們不知道。多少克有毒?我們不知道。在不知道藥效有多大,也不知道毒性有多大的情況下,妳是怎麽用藥的?老師教我們桂枝用6g,然後桂枝用6g;老師教我們芍藥9g,我們就用了芍藥9g。這種代代相傳的用藥方法,其實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糊弄用藥。

因此,我們建議成立壹個集藥理、臨床、基礎醫學、西醫、中醫於壹體的方劑劑量效應研究分支,專門用於認真研究藥物的最小有效劑量和毒性劑量。但不壹定在人身上,也可以在動物身上試驗。在最低有效劑量和毒性劑量之間找到最佳有效劑量,既能真正有效,又能保證安全。我認為中醫必須走向量化時代,把寶貴的經驗數字化量化,這樣才算準確,才稱得上是真正有效的科學。

用經方時壹兩等於多少克?我覺得總的規律是這樣的:如果是緊急情況,會認為是壹個或兩個等於13.8g和15g;對於輕癥,壹兩等於3g。那些既不是危重也不是很輕的疾病,可以考慮壹二等於9g。

該做的時候就做,不要猶豫。

我們先來看壹個心力衰竭的案例。這位69歲的患者雙下肢嚴重凹陷性水腫,使用利尿劑後效果不佳。推著去看醫生,感覺胸悶,少尿,心率140次/分,明顯心力衰竭。根據辨證,我選擇了朱令湯:豬苓120克,茯苓120克,阿膠珠15克,滑石30克(包),甘草15克,西洋參30克,黑順片30克(先煎2小時),丹參30克,三七9克,蓽茇。7劑,分早、中、晚、睡前四次服用。

用120g豬苓和120g茯苓治療氣血水。7劑藥後,患者胸悶、窒息明顯緩解,雙下肢水腫減輕60%,心率降至84次/分。於是他開始減肥,把豬苓和茯苓各減到30g,黑順片減到15g,繼續調養。所以,在嚴重階段,該開的處方就開,不要猶豫。

記得有人問:我開的這個處方超過劑量,出了問題病人反過來起訴妳,怎麽辦?這些醫療矛盾應該如何解決?有人認為童教授是名醫,所以不擔心被患者起訴。其實不壹定是這樣,名醫都可以被指責。但是我們可以采取壹些策略防患於未然。

無論何時,小口頻服務。

下面是壹個糖尿病嚴重胃輕癱患者。2009年體檢發現血糖升高,確診為成人晚發型1糖尿病。2010出現嚴重腹瀉,2011懷孕後出現嚴重嘔吐。終止妊娠後,嘔吐仍頻繁發生,平均每月25天,壹天嘔吐20-30次,甚至嘔吐不止,導致意識喪失。而且嘔吐前有劇烈的胃痛,感覺肚子很冷,像冰壹樣,就算敷很燙的水也沒什麽感覺。壹般來說,這位患者有糖尿病酮癥、胃腸自主性胃病、周圍神經病、糖尿病腎病、眼底病變。

當時認為是中陽虛弱,胃氣下降。附子理中湯與吳茱萸湯合用:黑順片30g(先煎4小時),紅參30g,炒白術30g,訶子30g,赭石15g,生姜30g,蘇活莖9g,吳茱萸9g,黃連6543。其中紅參用了大劑量30g助正氣,附子也是30g,赭石15g,是比較小的劑量。胃下垂的情況下不要用太多重礦物藥。還用了壹個抗“左金丸”,雖然比例是6:1,但是吳茱萸9g,黃連1.5g,因為這個病人屬於胃寒。

同時,我們使用的用藥方法是“隨時服用,小口服用。”就是讓病人壹小口壹小口的頻繁服用,哪怕是喝醉了,嘔吐也沒關系,只要壹天能吃完這個劑量就行。患者服用10劑量的藥物後,嘔吐前的胃痛癥狀明顯減輕,嘔吐的嚴重程度減輕,腹瀉減少到壹天5-6次,胃也不覺得冷。喝熱水會讓他有所感覺。此時,我們有效地將附件數量增加到60g,以繼續治療。

1個月後,患者來復診,說吃了28劑藥,1個月吐了4次,能吃東西了。腹瀉消失,可形成大便;劇烈的胃痛完全消失了,胃裏感覺暖暖的。然後開始減少保養。

其實臨床上有很多這樣劇烈胃痛的例子。印象最深的是有個病人,壹天吃四次哌替啶也止不住疼。而使用黃芪建中湯,其中使用了大劑量的紅參,往往1劑量就能立即緩解疼痛。因為胃疼往往是感冒到壹定程度引起的胃痙攣。

還有壹個良方:當歸生姜羊肉湯。我們讓那些虛寒引起胃痙攣的病人回家吃當歸生姜羊肉湯。生姜用在30-60g,甚至120g,吃了之後疼痛往往馬上減輕。生姜入胃甚多,有胃病時最好用生姜或幹姜做月經藥。

我們再仔細看看最後壹個病人的藥方,可以發現即使是這麽冷的時候,裏面還是有1.5g黃連。在這裏,它主要是作為壹種輔料,與生姜“使苦味。”因為藥方裏有生姜30g,附子30g,吳茱萸9g,熱量完全夠用,加點黃連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摘自: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名師經方講座(第六輯)》。主編/李賽梅,作者/童曉琳。

  • 上一篇:田靜簡介
  • 下一篇:節假日可以使用特殊門診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