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對高危地區歷史居住人群的管控措施。有高危地區居住史的人員原則上7天內不進入河北。特殊情況確需進入河北的,要嚴格實行閉環管理,落地後嚴格實施隔離管控措施。對7天內曾在高危地區居住過的,采取集中隔離7天,第1、2、3、5、7天進行核酸檢測。對於已在中危區居住7天的,在家觀察7天,在1、4、7天檢測核酸。不具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的,采取7天集中隔離。
規範低風險地區人員進入河北的管控措施。7天內,有在高風險區所在縣其他地區、陸路邊境口岸城市居住史者,應提前到目的地社區、單位或賓館報到,並在第壹登陸點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其他地區來冀者無需報到。48小時內核酸檢測無陰性證明者,應在第壹時間進行免費核酸檢測,使檢測全部完成。將在低風險區居住7天以內的人員納入社區管理,實施健康監測和“三天兩檢”核酸檢測措施。
適時開展風險人員區域排查。接到外省市的調查信息後,要迅速開展調查控制,並在接到調查信息後24小時內將初步調查控制結果反饋到疫情發生地,形成信息閉環。各地要配備強有力的調查隊伍,采取多種渠道,積極排查外省高危地區人口流入情況。
規範往來河北人員管控措施。首次入境口岸入境人員檢疫控制時間為“集中檢疫7天+居家健康監測3天”,分別在1、2、3、5、7、10天進行核酸檢測。需要加強遠程控制和“點對點”連接。
為進入河北的人員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對無疫情風險地區進入河北的人員,不再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實施落地核酸檢測。對於願意在河北進行核酸檢測的,第壹次下車就提供免費服務,讓他們隨心所欲。
二是優化重點人群核酸檢測
明確每天1體檢的人群範圍。直接接觸入境人員、物品和環境的人員,集中隔離場所的工作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和綜合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等。,每天進行1核酸檢測。
明確壹周檢查兩次的人群範圍。環境人員密集、接觸頻繁、流動性強的員工,以及除發熱門診以外的壹般醫療機構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員等。,每周進行兩次核酸檢測。
明確高危崗位員工核酸檢測的頻率。與入境人員、進口冷鏈等貨物及環境直接接觸的高危崗位從業人員應有固定崗位,實行“X+7”管理措施。在分離期間,分別在1、4和7天進行核酸檢測。
動態核酸篩選。在無疫情的地區,原則上不實行全員每周預防性核酸篩查。各地可根據當地疫情防控需要,動態調整定期核酸檢測的重點人群範圍和檢測頻率。
三、加強重點公共場所防控。
嚴格落實重點公共場所防疫責任。各地要根據人員密度、空間密集度、聚集性疫情易發性等特點,建立重點公共* * *場所清單臺賬,細分疫情相關風險等級,明確公共* * *場所內防疫責任人,明確行業包責任人。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建立公共場所日常檢查制度,及時發現和消除與疫情相關的隱患。
嚴格落實重點公共場所開放條件。重點公共場所只有在嚴格落實工作人員日常健康監護、進入人員體溫掃描和打碼、清洗消毒、通風換氣、加強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才能正常開放;達不到通風等衛生防疫標準和要求的酒吧、KTV等娛樂場所暫時停業或營業。
第四,加強哨點監測和預警
發揮各級醫療機構的哨兵作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對住院患者、所有新收治患者及其陪護人員中的所有發熱患者和其他無發熱的疑似患者、不明原因肺炎和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進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抗原檢測。
加強各類藥店的監測預警功能。當地疫情發生後,轄區藥店應對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藥品的人員進行實名登記,並將購藥信息推送至轄區街道進行管理,及時督促使用者進行核酸檢測,必要時先進行抗原檢測。
五、嚴格規範疫情報告和信息發布。
規範初篩陽性和病例報告。按照“報告每壹個陽光,報告每壹個陽光”的原則,檢測機構將立即通知初篩陽性者落實當地隔離措施,在檢測結果發出後2小時內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填報信息,並向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初篩呈陽性者的信息將不對外公布。無癥狀感染和確診病例確診後,2小時內網絡直報。
規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如在同壹學校、居民小區、工廠、自然村、醫療機構等場所發現2例及以上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壹周內,應視為聚集性疫情,並在2小時內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上報告。
及時發布疫情信息。疫情發生後,當地聯防聯控機構應在5小時內發布疫情、風險區域等相關信息。疫情信息以網絡直報數據為準,不晚於次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建立每日例行新聞發布會機制。
第六,有效提高快速準確流量調節能力
充實市縣人員隊伍。各市縣要加強衛生、治安、工信的協調,配備足夠的機動隊伍。每個縣按人口數核定常駐流動隊數量,原則上不少於20個,每個配備5人;以城市為單位組建支持流動調整的隊伍,原則上核心力量不少於50人,增援力量不少於200人。
完善流量調控協調機制。市縣聯防聯控機制將統籌成立所轄縣區現場流向追蹤班,統籌指揮疫情現場流向追蹤工作。當地疫情發生後,省級疫情追蹤班立即派員趕赴疫情現場,與當地現場疫情追蹤班合並,建立信息報送和會商機制,及時向國家疫情追蹤班報告疫情追蹤最新進展。加強跨區域聯防聯控,及時溝通協調,通報疫情相關信息。
快速、高效、精確的流量調節。壹旦發生局部疫情,要迅速集結力量,堅持面對面調流,現場確定風險點,迅速劃定中、高風險區和低風險區。要聚焦重點人群、重點區域,加強大數據比對,快速溯源,切斷傳播鏈條。
七、明確風險人員控制措施
明確密接和子密接的人員控制。對流動轉來的密切接觸人員實行“7+3”管理。發生大規模疫情時,可調整為“5+5”,分別在1、2、3、5、7、10日進行核酸檢測。對通過對流轉移的亞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7天,分別在1、4、7天進行核酸檢測。對14歲及以下兒童,特殊密切接觸人群可按規定在家隔離觀察,並加強引導和管理。
明確疫情相關場所暴露人員的控制。對接觸到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人員密集、封閉場所的,采取“三天兩檢”措施,納入社區管理,不進行隔離。
隔離檢測的精確實現。密接、亞密接解除隔離時,不再要求“雙采雙檢”,要進行“人、物、環境”抽樣檢查,結果為陰性才能解除集中隔離;物品或環境核酸檢測呈陽性的,在排除被隔離人員感染的可能性後,方可解除集中隔離。
規範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和健康監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禁止外出,最好獨居,不要獨居。* * *與住戶或看護人壹起遵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管理要求。在家健康監護期間,盡量相對獨立,不要外出。醫療等特殊情況需要外出的,做好個人防護,佩戴N95/KN95防顆粒物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八、科學劃定風險區域
標準化風險區域劃分流程。該縣疫情發生後,地市級疫情防控指揮部應立即組織專家判斷疫情的傳播風險。如果存在利差風險,要迅速劃定並公布高、中、低風險區域;經判斷不存在社區傳播風險的,可以不劃定風險區域。確需實施全縣封禁管控的,由省總指揮部組織專家研判決定。
嚴格管理和控制高、中、低風險區域。高危地區是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疫情傳播風險高的地區,實行“留院觀察、上門服務”等措施;中等風險區是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在壹定時間內停留和流動,可能存在疫情傳播風險的區域,如工作場所、活動場所等,實行“人不出區、錯峰取物”等措施;中高風險區所在的縣內其他區域為低風險區,實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等措施。中高風險區人員原則上不流出;如果低風險地區的人確實需要出行,必須在48小時內持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壹旦發現風險人員流出當地,應在2小時內通過國家疫情防控管理平臺或信函向流入地發送調查名單。
規範風險區域的降級標準。高風險區可降為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的中風險區,連續3天無新增感染的低風險區;中危區可降為低危區,連續7天無新感染;中高風險區全部解除後,該縣將實施常態化防控措施。
九、規範疫情處置期間檢測的組織實施。
優化區域核酸的檢測方法。按照分級原則,省會城市的疫情所在地區、壹般城市的疫情所在城市的市區、農村地區涉及疫情的自然村、鄉鎮政府所在地的鎮、縣每天應進行壹次區域性核酸檢測。連續三次無社會面感染後,應每三天進行壹次,無社會面感染可停藥。在流向調查研判的基礎上,可以指定壹定區域進行全時核酸檢測。原則上每天可進行壹次全日核酸檢測,連續三次無社會感染可停藥。
明確風險區域核酸檢測的要求。中高風險區在實施封閉控制後的前三天連續進行三次檢測,1和第三天完成兩次全時段核酸檢測,第二天進行1抗原檢測。後續測試的頻率可根據測試結果確定;在關閉控制解除前的24小時內,應完成該地區的全時核酸檢測。
明確重點疫情相關場所核酸的檢測方法。出現1本地疫情病例及以上後,迅速完成壹輪對追蹤涉及的重點場所的全時段核酸篩查,之後每天至少可檢測20%的核酸樣本或按轄區核酸檢測要求開展核酸檢測。
抗原檢測的補充使用。局部疫情出現後,在區域核酸檢測能力不足時,可采用抗原檢測作為補充。在中高危地區,實施封閉控制後,可先對已發現陽性感染者的建築、院落進行抗原檢測,陰性後再有序進行核酸檢測。
X.危險人員的安全轉移
明確陽性感染者的傳播方式。運送陽性感染者原則上應使用救護車,盡量使用負壓救護車。發熱人員的轉移參照陽性感染者執行。
明確密切接觸者的交通方式。密切接觸者應在8小時內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使用公交車等特種車輛時,要嚴格做到駕駛室與車廂分離,堅決杜絕核酸陽性人員和密切接觸人員轉運。參賽人員應參考秘密連接。
十壹、規範治療和出院管理。
分類實施錄取。確診的輕癥病例轉到收容醫院診治,其他類型轉到定點醫療機構;無癥狀感染者被轉移至收容醫院集中隔離觀察。
明確出院管理。在方倉醫院進行為期7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第6、7天采集鼻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若N基因和ORF基因的Ct值均≥35或陰性,可解除在方倉醫院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出院時不再進行雙采雙檢,進行單采單檢。不符合條件的,繼續在收容醫院隔離,直至符合出院標準。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出院後均在家監測7天。
規範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出院後的管理。第壹,如果沒有癥狀,Ct值≥35,則不進行密接的管理和判斷;如果Ct值為35,應按照有傳播風險的感染者進行管理,不需要判斷亞密連接。二是如有發熱、咳嗽等臨床癥狀,或Ct影像顯示肺部病變加重,立即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核酸檢測CT值≥35的,不需要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控制;如果核酸檢測的Ct值為35,則需要判定和控制與同地居住、同地工作人員的頻繁接觸,不需要判定二次接觸。
各地各部門要不折不扣落實防控方案要求,立即按要求調整相關防控措施,堅決防止層層加碼。我省發布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與防控方案不壹致的,按照防控方案和本通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