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東南亞的風土人情

東南亞的風土人情

衣食住行

感覺東南亞的輪廓

●方位:東南亞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包括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東帝汶等國。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島上有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7國。馬來西亞則由中南半島南部的馬來半島南部(慣稱“西馬”)和加裏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慣稱“東馬”)組成。

●衣著:東南亞國家常年氣溫在25℃-30℃,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溫差很小,許多地區壹年只分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11月至翌年5月為旱季,6月至10月為雨季。壹般來說,旱季(即現在)是適合的旅遊季節,出行以輕便的夏裝為主。

短褲、能锳水的耐用拖鞋、泳裝,是出海當天的必要配備。另外,帶壹件白色、長袖、透氣的衣服會非常有用,壹來在室內、車內的空調溫度低時可防寒,二來有利於阻擋當地強烈陽光的紫外線。

各大旅行社建議,遊客要自備防曬油、遮陽傘或太陽眼鏡以及防止蚊蟲叮咬、中暑、水土不服的藥物。攜帶好穿平底舒適的鞋子,以防在爬上爬下、走遠路的時候磨傷腳。

●飲食:口味偏酸辣,生冷食物較多,用餐時的茶、冰水是免費的,但飲料、酒水等費用另收。註意飲食衛生,最好自帶防止腸胃不適的藥品。

●住宿:出於環保因素,東南亞的酒店壹般不設牙膏、牙刷、拖鞋等個人生活用品,需要遊客自備。酒店壹般配備遊泳池,供免費享用。

●行走:與我國截然相反,所有行人和機動車都應遵循左側通行的規則。與之相應的是:車是右舵,客人從左邊門上車。自己開車時,遇前方有人穿行,盡量不要按喇叭。

出入境時,自己行李自己拿,不要幫別人拿行李。由泰國前往馬來西亞、新加坡或香港時,需搭乘國際航班,國際機場的出關處不設置行李票檢查手續,所以遊人在托運的行李中不要夾帶現金和貴重物品。

●關於錢:每人可攜帶不超過美元5000元或等額外匯及人民幣20000元出境。人民幣、港幣、美元在銀行、酒店或與導遊都可兌換外幣,具體匯率須以當時兌率而定。在新、馬、泰,人民幣可以在部分地方使用。

東南亞地區和國家屬於小費國家,參團遊客每人每天要準備20元人民幣作為司機導遊的小費。對給自己提供了服務的酒店裏的行李生、房間清潔工、衛生間、保潔員以及導遊、司機等,都應給予壹定的獎賞。壹般每人每天兩美元左右;在泰國,服務生提行李或房間送開水均要給20泰銖的小費。新加坡、馬來西亞則無此習慣。

●通訊:可參考中國移動國際漫遊資費。接收短信息免費。

越南傳統節日與民俗

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禮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十世紀後,佛教被尊為國教。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此外,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壹般百姓家裏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壹些民族相似。吃飯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壹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越 南 風 味 小 吃

河內的螺螄粉:清晨,在河內的街頭,常可遇到賣螺螄粉的攤檔。這種圓粉條略細於桂林米粉和雲南米線,使用優質大米,粉質細膩柔韌,白凈透明,吃起來很爽口。螺螄是現挑現吃,用竹針挑出放在粉中,然後加上螺螄湯、辣椒和其他調味品,味道鮮美。

河內的雞粉:雞粉用料講究,除雞絲外,還配有肉絲、蛋絲、木耳絲、蔥絲、香菜絲。蛋絲制作獨特,攤成薄薄的片,切成細細的絲,不粘不連,撒在粉上與紅的肉絲、白的雞絲相輝映,格外撩人食欲。

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壹定要用黃牛肉,將壹大塊精黃牛肉加上各種佐料後下鍋煮熟,然後切成薄薄的小塊,將米粉在開水鍋中燙後,加入牛肉、牛肉湯和各種調料,吃起來別有壹番風味。

蝦餅:也是越南壹道有名的小吃,是將加了調味料的面糊裹上新鮮的大蝦,放人油鍋中炸,出鍋後香味撲鼻,吃起來,香酥可口。在河內西湖邊上有壹家餐廳,其制作的蝦餅有較高的聲譽。

肉棕:越南的傳統美食,過去,壹般的越南人家只有在節日裏才能吃上。在農村,每當節日特別是春節來臨前,各家各戶都要做肉棕。將上好的瘦豬肉加入各種香料,放入石臼中舂成糊狀,然後用芭蕉葉或荷葉包上裹成粽粑狀,放人鍋中煮熟。吃前切成塊或薄片蒸熱,蘸以魚露和胡椒粉,味道鮮美,不油膩,吃後口齒留香。

越式灌腸:是越南人喜歡的美食。用豬紅調以瘦肉末和各種香菜,灌人豬小腸中,然後煮熟。吃前切成節,蘸上各種調料。

炸春卷:這是最受越南人歡迎的壹道菜,近年來國內不少餐館引進,但做法和吃法均不及越南的地道。越南的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薄如蟬翼,潔白透明。將春卷皮裹上由豆芽、粉絲、魷魚絲、蝦仁、蔥段等做成的餡,放入油鍋中炸至酥黃。吃時,用玻璃生菜裹上春卷,蘸以魚露、酸醋、辣椒等佐料,酥脆不膩,十分可口。

綠豆糕:也是值得品嘗的風味食品。上等的越南綠豆糕出產於離海防不遠的海洋(地名),且以金龍牌為最佳。越南的綠豆糕選用上等綠豆,磨成十分細膩的粉末,再配以精白糖和油脂,吃起來酥軟香甜。海洋綠豆糕包裝精美,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牛肉火鍋:這種火鍋最大的特點是鍋底用酸醋來做,將切成薄片的精黃牛肉放人翻滾的酸醋中略為壹涮,然後蘸上佐料,伴以切成細絲的空心菜、生菜和各種香菜,吃起來回味無窮。

酸湯:胡誌明市的壹道特色菜肴。酸湯並不是用酸醋做的,而是用壹種當地出產的酸子。酸子是壹種當地生長的形如刀豆的豆科植物的核,帶有酸味。酸湯中除酸子外,還放入斑魚、豆芽、蕃茄和香菜,煮出來的湯味道極為鮮美。

烤魷魚:在胡誌明市的大街小巷,常可看到攤販推著小車,沿街兜售烤魷魚,小車上有壹盆通紅的炭火,壹旁擺著鯨魚幹。鯨魚大小隨顧客自己挑,把鯨魚放到炭火上烤得焦黃後,再用鐵制的壓延機拉壓成又長又大的薄塊,然後塗上黃皮醬、辣椒醬等佐料卷起來吃。晚上,當您在胡誌明市的夜市逛累以後,買上幾條烤魷魚,再加壹瓶啤酒,細細品嘗,您壹定會感到格外愜意。

青菜生吃:在越南餐館就餐,您可能會常常看到越南人將鮮綠欲滴的各種青菜生吃,這種吃法是越南的傳統吃法,恐怕也可以稱得上越南食文化的壹大特色,還挺符合現代營養學觀點的。青菜生吃當然也有些講究,這些青菜主要有洗凈的空心菜、生菜、綠豆芽,此外還有各種香菜,如蕪荽、薄荷等。生吃的青菜要蘸佐料,主要是魚露、酸醋和鮮檸檬汁。越南地處熱帶,氣候炎熱,青菜生吃有生津降火的作用,且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未嘗試過青菜生吃,應當說不能算了解越南的風味小吃。

值得壹提的是越南咖啡在咖啡領域中也極具造詣。被稱之“滴嗒咖啡”的則是首選咖啡,它將越南原產咖啡豆磨成粉末後,置於沖泡器上,擱在咖啡杯上,然後沖入開水,任濃郁的咖啡順著沖泡器底部小孔滴入杯中,奶糖自加,可以毫不做作地說:“味道好極了!”

菲律賓風土人情

菲律賓為亞洲唯壹的天主教國家,承襲了西班牙、美國等地的傳統,位於南部岷答那峨島上的回教徒,民風特別強悍,與中、北菲的居民迥然不同.

菲律賓慶祝聖誕節最瘋狂,他們的聖誕節假日由12月16日開始,壹直延至1月6日,有大半個月時間,各家各戶張張燈結彩,各街道亦裝飾得美不勝收。

老撾飲食習慣

老撾人平時飲食比較簡單,壹般都是糯米飯與鮮魚,逢年過節才殺豬宰羊。卡族人最喜歡以棕櫚粑粑為主食(這是壹種以棕櫚粉制成的餅,放在燒熱的石頭上烤熟的食品)。很多人都將其視為珍貴的食品。他們在嗜嚼檳榔和吸煙的習慣。就連婦女也不例外。他們很樂於品嘗中國菜肴。他們用餐壹般都不使用刀叉和筷子,而是慣於用手抓飯。

老撾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註重 用餐講究實惠,註重菜肴花色。

②口味 壹般口味不喜太鹹、愛甜、酸、微辣味。

③主食 以米飯(糯米)為主,也愛吃豆沙包。

④副食 愛吃魚、蝦、雞、鴨、羊肉、豬肉、牛肉等;也喜歡番茄、豆腐、蘑菇和新鮮蔬菜;調料常用蔥、蒜、辣椒、香菜、油、醬、鹽等。

⑤制法 對炒、燒、串烤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及粵菜。

⑦菜譜 很欣賞白糖拌藕片、北京烤鴨、烤乳豬、幹燒雞脯、冬瓜盅、涮羊肉、火燒冬筍、幹燒鱖魚、蔥爆牛肉絲青椒雞絲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喜歡喝牛奶、汽水、咖啡、果汁和洋酒。

⑨果品 愛吃水果中的香蕉、菠蘿、桃、西瓜、柑、桔、蘋果等;幹果愛吃核桃、杏仁等。

老撾風俗習慣

老撾是多民族的國家,老龍族占全國人口的70%,老龍族的風俗習慣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撾的風俗習慣。

在農村和偏遠山區,老撾各民族多穿自己縫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的著裝已較商品化和國際化。老龍族的民族服裝與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相似,男著無領對襟上衣,下穿沙籠式褲子,或穿長筒寬腿褲,女穿無領斜襟上衣,下穿筒裙。每當過年過節或有重大活動時,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裝,盤起發髻,男的則多穿西裝,穿民族服裝已較少。

老撾人喜食糯米,老撾菜特點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魚醬、烤魚、烤雞、炒肉末加香菜、涼拌木瓜絲、酸辣湯等,蔬菜多生食。

老撾人非常溫和、善良,註意禮貌。認識的人,見面和分別時要打招呼,雙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禮,也有行握手禮的,男的壹般不主動同女的握手。為表示親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稱長輩為大爺、大娘,稱年紀比自己大的為大哥、大姐,稱年紀比自己小的為弟弟、妹妹,在國家機關或軍隊中壹般稱同誌。

到老撾人家做客,應備禮品,禮品要包裝美觀,常用禮品有花籃、工藝品、煙酒等,在參加婚宴或喜慶日子時,習慣送現金。客人進門應走前門,進屋要脫鞋,壹般都席地而坐,註意不能用腳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盤膝,女的並膝把腳側放壹邊。當有人對坐談話時,不要從談話兩人間穿過,如無地方繞行,需從中間穿過,低頭穿過並說對不起。不要摸人(包括小孩)的頭,客人禁止進入主人內房參觀。

到老撾人家做客,喝團結酒較流行,主人拿來壹瓶酒和壹只酒杯,主人先喝,後依次請客人喝。壇酒也是老撾人待客的壹種傳統禮儀,酒壇上插上許多竹管,賓主圍壇而坐,邊談邊喝。

拴線儀式是老龍族的壹種禮儀風俗,是壹種祝福儀式,常在逢年過節、歡迎貴賓、結婚喜慶時舉行。儀式上賓主席地而坐,中間擺著插滿鮮花的銀制托盤,鮮花上掛著壹束束潔白的棉線。儀式開始時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和尚念祝福詞,念完後把鮮花上的棉線取下,給各位來賓和客人往手腕上拴線,壹邊拴線壹邊說祝福的話語。客人也可主動給主人或其他人拴線祝福。拴在手上的線,壹般要戴3天至壹星期。

馬來西亞宗教和風俗習慣

馬來西亞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主要由馬來族、華族和印巴族三大民族組成。他們的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各異。馬來人90%以上信仰伊斯蘭教,華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印巴人則信仰印度教。馬憲法中明文規定伊斯蘭教為馬官方宗教。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多屬遜尼派。

馬來穆斯林壹般較虔誠,每天都祈禱五次,到麥加朝聖過的人倍受尊敬。回歷九月是齋月,馬來人壹般情況下均晝禁夜食,只有年老體弱多病、孕婦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馬來人平時壹般忌諱用左手,習慣用右手用餐或接受別人的東西。通常男士不主動與女士握手。馬來人普遍喜好辣食,忌食豬肉,不飲烈性酒,在正式場合也不敬酒。馬來人最禁忌的動物是豬,但喜愛貓。

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對外開放時,女士需穿長袍及戴頭巾。否則將被拒之門外。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馬來人男女禮服和便服都有壹個***同的特點,即又寬又長,遮手蓋腳且色彩鮮艷,圖案別致,樣式美觀。目前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壹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壹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壹般不穿黃色衣飾。

緬甸緬族人飲食習慣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壹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肴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鬥。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壹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臺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壹人壹把匙和壹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壹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註重講究菜肴要豐盛,註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壹般口味不喜太鹹,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制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幹果喜歡核桃仁等。

緬甸民俗風情

緬甸是佛教國家,全國人口中有89.4%為佛教徒,全國各地處處是佛塔,有(金之都)美譽,尤以仰光之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舉世聞名,入佛寺須脫鞋、襪,女性入佛亦不得穿絲襪,同時不宜穿短褲。

由於篤信佛教,緬甸人性情各,心地善良,也很好客,上朋友家作客,通常會備小禮物饋贈.

有趣的是,緬甸人有名無姓,男士名字前冠以U(念烏),女前冠以DAW(念道)。

緬甸人重視教育,緬文及英文普遍使用,如必須找華文翻譯員,亦不難找。

緬甸夜間無娛樂,旅客在晚餐之後,就無處可去。團體在仰光旅遊可請旅行社安排傳統歌舞。壹些較新的旅館有卡拉OK及酒廊等設施。

緬甸之服飾極有特色,無論男女老少下身都著棉布"沙龍",男生打結於前,女生則打結於腰側。在壹般場合,男生上身穿長袖襯衫,下身穿沙龍,遇正式場合則外加壹件長袖短外套,外套上縫有中國布約,腳穿塑膠拖鞋。緬甸有許多政府官員為軍人,接見外賓會穿軍服。女生則上身穿縫制的貼身衣服,遇正式場合外加顏色鮮艷亮麗的圍巾,同樣是足穿拖鞋,惟已有壹些年輕時髦小姐穿高跟鞋。

緬甸之平均為攝氏32度,在最炎熱的季節,中部幹燥地區溫度相當高。男性穿襯衫即可,若遇正式場合宜系領帶或穿西服。女性則建議穿棉質洋裝。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雨季,宜帶雨傘。10月下旬至2月中旬則為較涼的季節,可攜壹件上套備用,冬季至曼德勒及北部的SHAN州,則須攜帶冬裝。

漫談泰國菜

泰國菜的特點是酸辣,開胃,讓人壹吃就上癮。魚、蝦、蟹都是各餐館的殺手鐧,什麽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喱蟹等等,嘗過了幾間泰國餐館後,好像誰都對這幾道菜留下了深刻印象。

用料講究

泰國是壹個臨海的熱帶國家,綠色蔬菜、海鮮、水果極其豐富。因此泰國菜用料主要以海鮮、水果、蔬菜為主。泰國人的正餐都是以壹大碗米飯為主食,佐以壹道或兩道咖哩料理、壹條魚、壹份湯、以及壹份沙拉(生菜類),用餐順序沒有講究,隨個人喜好。餐後點心通常是時令水果或用面粉、雞蛋、椰奶、棕櫚糖做成的各式甜點。由於深具得天獨厚的優點,因此泰國菜色彩鮮艷,紅綠相間,眼觀極佳,不管是新鮮蔬菜瓜果的艷麗清新,還是烏賊尤魚等眾海鮮的肉感,都讓人們大飽了眼福。

調料獨特

大凡首次品嘗泰國菜的人都會覺得泰國菜的調料很獨特,有很多調料是東南亞甚至是泰國特有的,在本國找不著。

最常用的幾種調料有:

1、泰國檸檬(Kaffir Lime)

泰國檸檬是壹種東南亞特有的調味水果,味道和個體都有別於美國檸檬口味的略甜,而泰國檸檬個小、味酸、香味濃郁,往往使聞過它香味的人終身難忘,它可以拿來做檸檬汁飲品,啤酒香劑,最主要的用處是用來做泰國菜的調料,泰國人幾乎在每壹道菜都會擠上檸檬汁,使每壹道菜都散發出濃郁的水果清香,帶有典型的東南亞味道。泰國人可以說食無魚,但不能沒有檸檬。

2、魚露(Fish Sauce)

魚露是壹種典型的泰國南部調料,也有人它叫白醬油,顧名思義它就是象醬油壹樣的調味品,做法和中國醬油差不多,主是讓壹些小魚小蝦發酵滴汁而成。味道可能會讓有些人不適,因為它帶有壹股濃濃的臭魚爛蝦的味道。讓不習慣吃魚腥的人大倒味口,掩鼻而逃。

3、泰國朝天椒

據說,泰國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語叫“老鼠屎辣椒”,可見這是壹種極小但極辣的辣椒。它廣泛應用於泰國人的烹調藝術中,做菜不撒上幾顆切碎的朝天椒,就象吃川菜不加麻辣壹樣。

4、咖哩醬

以椰乳作為咖哩醬的基本作料,還有許多調味料包括檸檬草、蝦醬、魚醬以及十幾種本地種植的香料、辣椒,由溫和到極辣的都有,任人挑選。泰國文化深受印度和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人說泰國文化的父親是印度。從泰國菜中咖哩醬的影響便可以感受到。

另外,檸檬葉和香茅(Lemon-grass)也是泰國菜常用的配料。

做法多樣

泰國的飲食深受中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甚至葡萄牙的影響,但又參雜著奇怪的風格,獨樹壹幟,吃起來別有風味。它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中國炒鍋大火快炒。這是壹種近似廣東菜的做法,新鮮的蔬菜,佐以泰式調料,可以炒出壹道道口感極其新鮮的菜。主要代表作有:米粉(用蝦,豬肉,雞蛋及甜酸醬合炒的米粉)、泰國咖哩雞、椰汁雞(雞汁加檸檬加椰奶)與牛肉沙拉。

2、YAM.目前尚且找不到可替代的中文。其做法有點象做湯與做涼拌菜的綜合。泰國地處熱帶,因此孕育了許多有的YAM,比較著名的有壹種叫做“SOMTAM”的木瓜沙拉,這種沙拉以木瓜絲、蝦米、檸檬汁為主,再伴以魚醬、大蒜和雜的碎辣椒,口感辛辣。

3、燉。亞熱帶的氣候炎熱,孕育了豐富的湯文化。湯對於泰國人來說是維持家庭和睦,增進夫妻感情的潤滑劑,因此,到泰國要多喝湯、喝靚湯。泰國的檸檬蝦湯口味非同壹般,壹般人可能難以接受,首先是湯味極辣,而且其中又放有大量的咖哩,因此,只有口味非主流的人才能喜歡。

泰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菜肴。東北方人愛吃的是糯米飯配烤雞。而北方人則偏愛壹種當地特有的酸肉,叫做“NAEM”。南方的食物深受馬來西亞的回教式風格影響,並且有各種生猛海鮮。

泰國人用餐時的基本座位形式:

傳統的泰國人用餐時是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進餐,不過現在的泰國餐廳都是桌椅的座位形式。因此,在用餐方式上與壹般的中餐並無差別。如果壹同用餐者有長幼或是輩份之分,則由靠近墻壁或是離門最遠的上手座位起依次落座。

早期的泰國人的傳統用餐方式自由隨興,是以芭蕉葉盛飯,再以手取飯菜進食。而今日的泰國餐具也十分簡單,基本餐具為壹只湯匙和壹雙筷子,以及壹個圓盤。進餐時將飯盛進圓盤中,並用湯匙取有湯的菜肴吃飯,而筷子則是用來夾菜。

怎樣吃泰國菜

由於不習慣用盤子吃飯,很多人剛吃泰國菜時會有壹點不習慣。只要懂得正確的方式,就沒什麽困難了。吃泰國菜時正確的進餐方式是:就座先舀適量的白飯在盤中,再以湯匙將菜肴與飯拌勻,用湯匙以西餐喝湯的方式,由靠身體的內側向前方舀起,吃完再盛飯。由於菜肴種類多,所以不要壹次盛太多的飯,以免各種菜肴混在壹堆吃起來五味雜陳也不方便。另外,吃飯時不要為了圖方便將盤子端起來往嘴裏倒,既不雅觀也很失禮。

泰國風情

泰國位於亞洲中南半島中部,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地形以平原為主。泰國地處熱帶,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

泰國是佛教之邦,泰國以其多變的景致及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旅遊者渡假計劃中的獨特選擇.無論您是意在尋訪古代遺跡或是期待觀賞稀有鳥類、蓊郁的熱帶植物或是想壹試令人興奮的騎著大象穿過眾林之旅,置身於這個熱情好客的國度裏,您會有無數的驚喜。

泰國的文化是由北向南傳播,因此在北部和中部分布了數不勝數的極富東南亞特色的名勝古跡。南部則有很多風景優美的沙灘渡假勝地。其睛朗的氣候,迷人的熱帶風情以及獨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元素。

在這個被稱為"白象王國"的美麗國度,到處是金碧輝煌、尖角高聳的廟宇、佛塔;無處不有精致美觀的佛像、石雕和繪畫。這些在長年青綠的椰林掩映下的古跡,為泰國嫵媚動人的熱帶風光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增加了許多神秘。

泰國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俗風俗,如豐富多彩的各種節日,水上人家的清新生活,聞名於世的古典舞和民俗舞,饒有趣味的啞劇和洛坤劇,別具壹格的泰拳、鬥雞、玩魚等,都頗令人"樂不思蜀"。

新加坡風味海南雞飯

老實說,壹直以來並不認為雞飯有什麽了不起,直到在各報章與娛樂雜誌上讀到梅艷芳每次壹來新加坡壹定要吃文華的海南雞飯;吳君如最怕來新工作,因為“可惡”的海南雞飯會破壞她的減肥計劃......

原來,海南雞飯是新加坡美食之傲。

在許多港臺明星的大力宣傳下,新加坡的“海南雞飯”早已享譽全球,至少是享譽全球有華人的地方。

雞飯與咖啡是海南人的美食代表。卻沒想到,近十年來,在港臺藝人的努力下,雞飯已經壹躍成了國家級的美食代表。

海南雞飯指的是白斬雞,另外那些什麽燒雞、烤雞、油雞全部算不上。海南雞飯的美味在於雞肉幼滑無比,香噴噴的油雞飯油而不膩。配上香菜,蘸點黑醬油、蒜茸及特制的紅辣椒。嘩塞,這種味道算不算正宗?

原來海南島的雞不是人工飼養的,肉質當然不及本地的幼滑。不過,海南島的雞煮後卻有真正的雞味,不是本地的雞飯那種麻油味。海南島的正宗雞飯,是用椰油烹煮的,也因此有壹股我們不熟悉的味道

新加坡海南雞飯烹調法

材料:雞壹只,鹽三四湯匙,姜、蒜頭各少許。

飯用料:白米、雞湯和食油適量,鹽、香蘭葉、蒜頭少許。

辣椒醬用料:辣椒、小辣椒、蒜頭、蔥頭、姜、酸柑、雞湯、鹽各適量。

材料處理與烹調:

雞烹調法:

壹、把雞洗幹凈,搽鹽擱半小時,之後把鹽洗掉,再在雞腹中塞壹湯匙鹽,少許姜和蒜頭。

二、煮滾壹鍋水,水裏放壹至二湯匙鹽。

三、將整只雞放進煮開的滾水中,用文火煮10分鐘左右,把雞撈起,滴幹水分,再放入滾水中再煮10分鐘,把火熄了加蓋10分鐘撈起,待涼,切塊。煮雞時應不時翻動,以便雞熟透。

雞飯煮法:

壹、把米洗幹凈,至少擱半小時,那麽飯會較松軟好吃,也比較好煮。

二、爆香蒜頭,把白米炒壹炒。

三、把飯倒進鍋裏,加入適量雞湯、鹽和香蘭葉,壹起把飯煮熟。

辣椒醬做法:

壹、把辣椒,小辣椒(視各人喜好而定),去了皮的蒜頭、蔥頭、姜切片,放進石臼裏舂爛。

二、在舂好的辣椒裏放入適量的鹽,倒入滾燙的雞湯,最後淋上適量酸柑汁就大功告成。

訣竅:

壹、雞最好重兩公斤或以上,這樣的雞才夠肥,夠油分,煮出來的雞肉和雞飯才比較香。

二、煮雞時絕不能用大火,否則皮掉肉硬,破壞“吃相”和口感。

三、淋辣椒的雞湯必須滾燙,把辣椒澆熟味道才好。

四、做好的辣椒醬應當天吃完,隔夜的辣椒醬味道會比較遜色。

  • 上一篇:醫院行風整改意見書
  • 下一篇:世界急救日宣傳內容宣傳橫幅標語(精選50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