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玩攝影的朋友對器材追求無止境。拍蜜蜂和月亮需要好的器材嗎?可能不壹定,普通人手機的功能就能實現,但是有的攝影師為了拍到蜜蜂復眼的清晰照片,可能需要上萬的微距鏡頭,為了拍到月球環形山的清晰照片,可能需要上萬的長焦炮。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人生。雖然是個笑話,但是很多電子設備都是這樣的。體驗上的壹點點提升,可能要付出十倍的代價。比如耳機,幾十元和幾萬元的耳機有什麽區別?會有差別,但是這個差別會有幾十塊錢和幾萬塊錢的差別那麽大嗎?所以有句話叫“壹分錢是好東西,壹角錢是好東西,壹塊錢是好東西。”
其實醫學也是這樣,可能更極端。比如下面幾輪賠率。
什麽特權醫療,行政影響,這裏不討論。從醫學專業本身來說,上述情況不再需要預防性抗感染治療,但不代表預防性抗感染治療沒有用。不使用抗生素感染的概率是萬分之三,也就是壹萬個類似的病人會遇到三次術後感染。很多人認為這種概率很低,但對於個別患者來說,遇到他們就是100%的不幸。對於每天面對病人的醫生來說,只要是在行醫,生活中總會遇到。不管誰遇到,都不是小事。經常會有這樣的聲音:當時為什麽不繼續使用預防性抗感染治療?從另壹個角度看,繼續使用預防性抗感染治療是否有效?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影響不大。可能將感染的概率從萬分之三降低到萬分之二,也就是在壹萬個類似的患者中減少或避免壹個感染。面對醫學,每個人往往都要求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僅僅從患者的個人健康出發做出這樣的努力,自然要繼續抗感染治療。但是,這種努力的成本是對醫療資源的巨大浪費,因為妳要做的就是繼續對所有10000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以降低術後感染的發生率。換句話說,對於那種情況,9999名患者需要伴隨抗生素,而這種抗生素的成本可能價值數百萬(暫且不提抗生素的副作用),這種抗生素的應用為未來耐藥菌的出現提供了進壹步的可能性。現在的問題是,事先沒有人能準確判斷這萬分之三或者萬分之壹是誰。任何人都可以是萬分之三,也可以是萬分之壹。......
醫學就是這樣。很多都是概率問題。要降低壹些概率,有時候不可能做到100%的努力。就像感冒發燒壹樣,大家都知道大多數人只需要多喝水,多休息就可以了,但少數“感冒發燒”可能是異常疾病的前兆,也許是.....致命的疾病。問題是事先沒人知道這壹小撮人是誰。不考慮病人和醫生,這種情況下要不要做100%的醫療努力?還是先觀察,多喝水多休息?
醫學科學
作為壹個團體,
妳付出10%的努力(比如感冒發燒的時候多喝水多休息)就可能得到95%的結果;妳付出了80%的努力,也可能只得到更進壹步的3%的效果,達到98%;即使妳投入100%的努力,效果也可能只有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