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治療眩暈的藥方中使用了哪些草藥?

治療眩暈的藥方中使用了哪些草藥?

眩暈指的是視力模糊或眼前發黑,頭暈指的是頭暈目眩,甚至感覺自己或外界在旋轉。兩者常常同時出現,所以統稱為 "眩暈"。輕者閉目而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出汗,甚至昏厥等癥狀。眩暈的病因復雜,可由神經系統或其他系統的多種原因引起。

中醫對本病的認識由來已久,認為眩暈屬肝,與延髓不足、血虛、痰飲、邪氣等多種因素有關。

方壹 眩暈方

原載《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澤瀉24克,白術9克,鉤藤15克。

功能健脾、利水、消腫。

主治內耳眩暈。

方中澤瀉利水消腫,白術健脾利水,鉤藤平肝潛陽,諸藥合用,***起到健脾利水、平肝熄風的作用。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張氏眩暈方具有利尿、消除內耳水腫、鎮靜等作用。

用法用水送服,每日1劑。

方2 半夏白術天麻湯

原載《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半夏9克,白術9克,天麻9克,茯苓9克。

功能主治化痰降濁、健脾和胃。

主治痰濁阻滯型眩暈。

方中無痰不致眩暈。方中白術燥濕祛痰,茯苓健脾化濕,天麻熄風平肝,諸藥合用,****,起到豁痰降濁、健脾和胃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半夏白術天麻湯具有調脂、鎮靜作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方劑三天麻鉤藤湯

出處《中藥秘方大全》

組成天麻9克、鉤藤9克、石決明30克、梔子9克、茯苓9克、菊花9克、白芍9克、代赭石15克、陳皮9克。

功能主治:平肝熄風、和胃降濁。

主治肝陽上亢型眩暈。

方解:風眩皆屬肝。方中以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石決明、代赭石抑肝潛陽,梔子、菊花清肝,芍藥滋陰斂肝,陳皮和胃,諸藥合用,***發揮平肝熄風、和胃降濁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天麻鉤藤湯具有降血壓、調節血脂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4 補中益氣湯

出處《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 黨參9克、黃芪15克、白術9克、陳皮9克、升麻9克、桂神9克、鉤藤9克、半夏9克、茯苓9克。

功能:補中益氣,養血熄風。

主治中氣不足型眩暈。

方解:氣血不足,清竅失養,則發為眩暈。方中人參、黃芪、苓、術、草、益脾、升麻、柴胡增強清氣,半夏、陳皮益氣和中,當歸補血和血,諸藥合用,***起到補中益氣、養血滅風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補中益氣湯具有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脂質代謝等作用。

用法用水沖服,每日1劑。

方五:益氣養血湯

原載於《中醫食譜大全》

組成:黃芪15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黨參9克,白術9克,茯苓9克,當歸9克,川芎6克,赤芍9克,鉤藤9克,珍珠母30克。

功能益氣養血,熄風安神。

主治氣血兩虛型眩暈。

方解氣血兩虛,清竅失養而致頭暈目眩。方中以人參、黃芪、苓、術健脾回春,芍藥、芎、歸補血活血,鉤藤、知母平肝熄風,諸藥合用,***起到益氣養血、熄風安神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益氣養血湯具有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粘度、改善脂質代謝、鎮靜等作用。

用法用水沖服,每日1劑。

方六止眩方

來源《中藥化工》

組成煆磁石30克(先煎),桂枝18克(先煎),牡蠣30克(先煎),白蒺藜12克,制巽蘆9克,西羌活1。2克,北細辛0.45克,甘杞子15克,制首烏5克,紫河車5克,炒當歸9克,炒赤芍9克,五味子2.4克,五子仁2.4克。

功能主治:補益精氣,寧心化痰,佐以熄風潛陽。

治療眩暈(美尼爾氏綜合征)。

本證既非單純的風、火、痰,也非單純的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而是精氣虧虛、肝腎不足、肝陽痰火。本病病機復雜,治療應標本兼治,既補陰陽,又益氣血,同時兼顧滋補肝腎。痰火宜清,但病久痰逆痹證,必須同時治療,故以清潤同化之溫,苦降並施之羅,佐以蔓荊子、牡蠣、白蒺藜、熄肝潛陽之風。配羌活、細辛,取其引藥上下支。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止眩方有鎮靜、解熱、抗炎、鎮痛、改善脂質代謝等作用。

用水煎服,每日1劑。

方七二陳湯

原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半夏、橘紅各5兩,茯苓3兩,甘草1兩5錢。

功能: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燥濕化痰,胸膈煩悶,頭痛惡心。

方解痰濕阻滯,則清陽不升,清竅不養,頭暈目眩。方以半夏、橘紅化痰,茯苓健脾利濕,甘草和諸藥,***奏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二陳湯具有改善脂質代謝的作用。

用法每服4錢,水1盞,生姜7片,梅子1枚,同煎6分鐘,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方八味八風散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藿香8兩,白芷、前胡各1斤,黃芪、甘草、人參各2斤,羌活、防風各3斤。

功能疏風,清利頭目。

主治風氣上攻,頭目眩暈。

方中無風不眩。方中以藿香、白芷、羌活、防風疏風,前胡理氣化痰,黃芪、人參、甘草補氣,諸藥合用,扶正祛邪,以收散風邪,利頭目。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八風宣具有消炎、解熱、鎮痛、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效。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2錢,食後溫服。

方九降痰丸

原名 "加味新編方"

組成明礬1兩,細茶5錢。

功能主治:化痰祛風。

主治風痰眩暈。

方中白礬化痰祛風,風痰消除眩暈自止。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下痰丸有降血脂、抗炎等作用。

用法上方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遠吃姜湯送下。

  • 上一篇:PS中常用的五種圖像文件格式各有什麽特點和用途?
  • 下一篇:夜騎的註意事項和技巧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