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和餃子的故事
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麽疑難雜癥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壹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壹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壹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壹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壹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張仲景舍藥壹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壹,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壹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壹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是東漢的大醫學家,名璣,字仲景,生於公元150年2月26日,卒於公元219年,今河南南陽人。張仲景從小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尤其喜歡研討醫學著作。他的叔父張伯祖是當時南陽的壹個名醫,仲景拜他為師,經常隨他去給人治病,又研讀《內經》、《扁鵲八十壹難經》等。經過幾年刻苦鉆研,在其叔父的指導下,醫術提高很快,同時搜集了許多治病的驗方,成為壹方有名的良醫。
張仲景盡管醫術高明,遠近聞名,但他遵照其叔父“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教誨,除了勤學實踐過去醫學著作外,只要聽到哪裏有名醫,有治病的好方子,就去拜師,就去尋求。範牧在《張仲景的傳說》中就有這樣壹個故事。說有壹個南陽名醫叫沈槐,已經七十多歲了,但無子女,後繼無人,沒法將醫術傳給子孫,慢慢愁成病了。他的病誰也看不好,病越來越重。張仲景知道後,給他開了壹個藥方,用五谷雜糧各壹斤,搓成團,外用朱砂塗上,叫他壹頓吃完。沈槐看了藥方,覺得很好笑,叫家人按方做好藥丸,掛在屋檐下,逢人就指著藥丸取笑張仲景,天天如此,但不知不覺間病就好了。沈槐這才恍然大悟,對張仲景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去拜望他時說:“我們做郎中就是為百姓造福,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輕人不都是先生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沈槐聽了,感到很有道理,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郎中。
張仲景有壹個好友叫寧遠,有壹天去仲景家玩,閑談間張仲景看了寧遠的氣色,又為他把脈,說他患了消渴之癥,現尚初發,三月之後,頭痛不眠,尿的次數增加;六個月後,饑渴難忍,小便濃稠;壹年之後,背生疽瘡而死。於是開了壹個藥方給寧遠。寧遠回家後,認為仲景故弄玄虛,將藥方撕碎扔掉。六個月後他的病情發展確如張仲景所說,才急忙去找張仲景。但仲景說,已經晚了,準備後事吧。寧遠想,反正六個月後難免壹死,不如現在去遊山玩水。壹年後,寧遠回來去拜訪張仲景,張仲景壹見,十分驚奇,認為他壹定遇見神人了。寧遠將他遊山玩水到了茅山,在清玄觀當童仆,老道給他治病等事告訴了張仲景。張仲景聽完後深感山外有山,於是離開家鄉,奔赴茅山求師。
張仲景由於勤奮好學,博采眾方, 醫術超群,加之為人誠懇,不分貧賤,有求必應, 因此南陽老百姓推舉他為孝廉,並出任長沙太守。在長沙任內,他仍深入民間,留心各種疾病,搜集民間方劑,召見各地名醫,商討醫學,不斷豐富自己的醫學知識。後因全國各地又流行傷寒病,不到十年時間,張仲景自己家二百多人病死壹百三十多人。於是,他辭去太守職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撰用素問九卷,八十壹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辯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註解傷寒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後代傳下來的只有經晉代王叔和改編過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種,在祖國四大醫學經典著作中占兩部,熔理、法、方、藥為壹爐,華佗稱《傷寒雜病論》“此真活人書也!”自唐以來,張仲景的學說廣傳國內外,日本、朝鮮等國稱他為醫學“先師”,在國際醫學界享有崇高聲譽,在我國,則稱他為醫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