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陶弘景:此(蟾蜍)乃大腹便便,皮上有痱子萊,其皮汁甚毒,犬蝕之,口皆腫。 本草》蟾蜍、癩蛤蟆二物不同,陶(弘景)將蟾蜍公灼註蟾蜍條中,使混用,取無差。今藥商賣蟾蜍為蝦蟆。而蝦蟆背有黑點,體小,能跳捉百蟲,解抿聲,在佩澤中,行動甚速;蟾蜍體大,背黑,無點,多痱磊,不能跳,不能作聲,行動遲緩,在人濕處。它是人們家中潮濕地方的壹種蟾蜍。
藥材基源: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全部。
拉丁植物和動物礦物名:1.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2.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采收和儲存:在夏季和秋季捕獲。捕獲後,先采收蛤蟆草,然後將蛤蟆草殺死,直接放在陽光下曬幹。
原形態
2.中華大蟾蜍,體長壹般在10厘米以上,身體粗壯,頭寬大於頭長,口端圓鈍,口肋明顯;鼻孔靠近口端;眼間距大於鼻間距;鼓膜明顯,無板齒,上下頜無齒。前肢粗長,指、趾稍扁平,側指稍具纖毛但無蹼,指長順序為 3.1.4.2,關節下小瘤成對,常突出 2 個,側瘤較大。後肢粗短,脛跗關節前伸至肩部,左右腳跟不相接,腳趾側面有緣毛,蹼通常很發達,跖骨內側畸形長而大,跖骨外側突起小而圓。皮膚非常粗糙,頭頂部光滑,兩側有又大又長的耳後膜,身體其他部位布滿了大小不壹的圓形瘰癧,這些瘰癧有規律地排列在頭部,與耳後腺體斜向平行。此外,身體側面的鱗片也排列得比較規則,脛骨上的鱗片更大,個別標本的跗關節皺褶不明顯,腹面的皮膚不光滑,有小疣。體色變化很大,生殖季節的雄性體背多為黑綠色,體側有淺色斑紋;雌性體背淺色,鱗片乳黃色,有時從眼後沿體側有斜向黑色縱斑,腹面乳黃色,有棕色或黑色細紋。雄性體型較小,三指內側有黑色吻墊,沒有聲囊。
2.黑眶蟾蜍,體長7-10厘米,雄性略小;頭高,頭寬大於頭長;口端圓,口棱明顯,鼻孔近口端,眼距大於鼻距,鼓膜大,無復齒,上下頜無齒,舌後端無缺刻。頭部沿口吻部、眶上緣、鼓膜前緣和上下頜緣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骨棱或黑線。頭頂明顯凹陷,皮膚緊貼頭骨。前肢伸長;手指和腳趾略微扁平,末端呈黑色;手指長度在 3.1.4.2 的順序。2;手指的關節下小瘤通常比外部的大,內側的稍小,都是棕色的,後肢短,脛跗關節從前方伸到肩後,左右腳跟不相接;腳比脛骨短;腳趾側面有緣膜,與半蹼相連,關節下小瘤不明顯;跖骨內側突起比跖骨外側突起稍大。皮膚極其粗糙,除了頭頂部沒有疣外,身體其他部位都布滿了大小不等的圓形疣,疣上有黑色小點或刺;頭部兩側有長圓形耳腺;在脊柱中線附近有兩排縱向的大疣,呈規則排列,從後腦勺壹直延伸到臀部。大眶蟾蜍的腹面布滿小刺。壹生中身體顏色變化很大,壹般為黃褐色,略帶棕紅色斑紋。雄性的第 1 指和第 2 指基部有壹個黑色婚墊,咽下有壹個內部聲囊。
性狀與性狀鑒別,全體攣皺縱棱,四足伸展不壹,表面灰綠色或綠褐色。除去內臟腹腔內表面呈灰黃色,可見骨骼和皮膜。氣微腥,味辛。以個頭大、幹燥、完整者為佳。
化學成分
花背蟾蜍耳後腺分泌物中含有膽固醇(cholesterol)、南美蟾蜍毒(marinobufagin)、日本蟾蜍毒(gamabufotalin)、遠華蟾蜍毒(telocinobufagin)、沙蟾蜍毒(arenabufagin)。
耳腺分泌物中的揮發性成分包括壬酸、癸酸、少量正十八烷、正十九烷、正三十烷、二十壹烷和十八碳二烯酸。
藥理作用 蟾酥制劑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降低心率,消除水腫和呼吸困難,有洋地黃樣作用。 升壓作用,本品升壓作用旺盛迅速平穩,維持時間長,並能使腎、腦、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優於腎上腺素類血管收縮藥。 局麻作用,用豚鼠角膜試驗,眼內滴入等量藥物,每5min刺激6次,***30min,統計30min內刺激角膜無反應次數至無反應次數的百分比為局麻作用的局麻過程指標,發現局麻作用大多強於可卡因。 抗腫瘤作用方面,蟾蜍制劑具有提高小鼠脾臟溶血空泡形成細胞(PEC)活性率、促進巨噬細胞功能和增加透明溶菌酶濃度等作用,此外蟾蜍對免疫系統和循環系統等方面也有壹定的作用。 炮制
蟾蜍:拂去灰塵和汙垢,切去頭和爪,切成方塊。焦幹蟾蜍:將鐵砂倒入鍋中燒熱,取切好的幹蟾蜍放入鍋中拌炒,至微焦起泡時取出,篩去鐵砂,放涼。民間有將活蟾蜍,用黃泥包裹,用火灰煨熟存性,再研細末人藥。 蜀本草》:"圖經》雲,取太陽曬幹、火烘幹。壹法去皮爪,酒浸壹宿,又以黃精自然汁浸壹宿,塗酥熱幹用。 綱目》:今皆風幹,黃泥固濟,隨性煆存。 本草經疏》:陰幹,酒浸三日,焙幹用。 性味:辛;涼;有毒
歸心;肝;脾;肺經
功能與主治:解毒散結;消滯利尿;殺蟲消疳。主治痢疾;疔瘡;發背;瘰癧;惡瘡;癥瘕;浮腫;小兒疳積;破傷風;久咳虛喘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燒末敷或塗;或用活蟾酥搗爛敷。內服:煎湯,1劑;或入丸、散,1~3g。
註意《廣西藥用動物誌》:表熱、大便不通者忌用。
附方治壹切瘡、癰、瘰癧等,不經壹月,必發寒瘺者:蟾蜍壹只(去頭用),石硫黃(不研),乳香(不研),木香、拾得(去粗皮)各半兩,羽扇豆室壹只(燒灰用)。以上六味,搗羅為末,用油壹兩,調勻諸藥,入瓷碗內,於桃仁重湯中煮沸,不住攪動,令成膏狀,絲上攤貼之。候水出,換新藥,瘡甚,濃撒藥膏。(聖濟總錄》蟾蜍膏)治發背腫毒未成:活蟾蜍壹只,系置瘡上半日,蟾蜍必昏債,再易壹只,蟾蜍如前,則隨誌;再易壹只,蟾蜍如舊,則毒散矣。若勢重者,以活支壹,或二三,被開連腹,以熱表瘡上,不久必臭,再易二三次即愈。(醫林拾遺》)治療早期白露:蟾蜍,將其腹部劃壹厘米傷口,不去內臟,放紅糖少許。將患指伸入其腹內,兩小時後可換另壹只蟾蜍,***用十次左右即可痊愈。對其他炎癥也有壹定療效。(廣西名貴中草藥新醫法驗方集》)治毒:蟾蜍壹只,黑胡椒七粒,鮮姜壹片。將藥裝入八只蟾蜍腹中,然後放入砂鍋或瓦罐中,慢火燒焦研細末。每次五厘米,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治胸壁結核及淋巴結結核破成漏孔:蟾蜍壹只,白胡椒三錢,硫黃二錢。先將花椒、硫黃塞入蟾蜍腹內,後用黃泥包裹蟾蜍厚約壹、二寸,隔火煨熟,去泥,研細末,麻油調成糊狀,消毒後,塗在消毒紗布條上放進漏孔內,用紗布蓋好,每二至四天換藥壹次。(遼寧《中草藥新療法資料選編》)治療臌脹:蛤蟆大,砂仁不管多少。為末,將砂仁裝入蟾蜍內,使其飽滿,縫好口,用泥封好,將炭煆紅,待冷後將蟾蜍研成粉末,做三服,用陳皮湯送下。(姜藏提要》蟾砂散) 治腹中寒癖,水谷陰施,痰停心下,痞滿兩脅,按之鳴響宛轉,逆食飲之害:大蟾蜍壹只(去腹中皮物,佐蟾蜍解),芒硝(大人壹升,中人七升,瘦弱者五升)。以水六升,煮四開,壹服壹升,壹服不欲下,更壹升;欲下,則九日十日壹作。(補缺肘後方》)治破傷風:蝦蟆二個半,切爛如泥,入花椒壹兩,用酒炒熱,再入酒二個半溫服,去渣取之,通身發汗效。(奇效良方》)治五疳八痢,面黃肌瘦,好食汙物,不欲乳食:大幹蟾蜍壹只(炙性),皂角(去皮,串,炙性)壹錢,蛤粉(水飛)三錢,麝香壹錢。為末,貼丸粟米大。每空心米下飲三,四十丸,日二服。(全嬰方論》五福保胎丸) 治小兒疳瘦成癖幾危:以蟾蜍去頭皮內臟,桑葉裹之,加厚紙再裹,煨熟火,口對口二合,十余日愈。若口雜,吞梨汁解之。(本草綱目》)治大腸痔:蟾蜍壹只,磚壹塊,分四方,內、泥中,火堂存性,為末;豬寬腸壹條,紮兩頭,煮熟切碎,蘸蟾蜍末吃,如此三四次。(綱目》)治小兒走馬疳,齒臭腐爛,唇鼻糜爛,又治身上脂瘡:牡蠣皮(黃紙包,炭火煨)、黃連各壹兩剁碎,青黛壹錢。為末,入麝香少許研和。先以甘草湯制去皮,令血出塗之。瘡幹好麻油調,濕則幹用。(全隱丸論》)蟾酥:幹蟾酥燒灰,用豬脂搽之。 生神機方》)治口舌生瘡:膽南星壹分,幹蟾酥(炒)壹分。上研為末,每取小豆大摻於瘡中,良久,以新汲水五升漱之,水盡為度。(聖惠方》蟾礬散)諸論《綱目》:蟾蜍入陽明經,退虛熱,行濕氣,殺蟲,為疳積、癰疽、諸瘡要藥。別錄》雲,治犬傷,《肘後備急方》亦有法。據沈約《宋書》雲,張拾遺為制狗傷,人宜食蟾蜍膾,食之而後愈,此亦治癰疽、治腫脹之意。物多能攻毒拔毒,古今方藥所用蝦蟆,不甚分別,多用蟾蜍,讀者宜審其用,不因名實也。 本草經疏》:蟾蜍,本為二物,《本經》雲壹名蟾蜍,蓋古人俗稱蟾蜍為癩蛤蟆耳。經》雖名蟾蜍,其用則為蛤蟆。今世所用皆蛤蟆,非蟾蜍也,其益可見矣。氣味辛,氣寒,毒在眉毛皮汁中。其主癰疽、陰瘡、陰蝕、疽瘡、犬瘡之制,皆熱毒之氣傷肌肉也。宰寒能散熱解毒,其性急,毒攻之,毒易解,毒解則肌證去矣。凡瘟疫之邪,發汗則解。大辛之味,善發汗者,辛主散毒,寒主清熱,故能使邪散而不留,邪去胃氣安而熱退。破瘀血,堅血脈,又以其辛寒能散血熱壅也。近世用於治療小兒疳積,因其去陽明能消積滯。 四民月令》:治惡瘡疽。 別錄》:治陰蝕,疽,惡瘡,系狗瘡。 陶弘景:人得溫病,斑出困者,生食壹兩。燒灰敷瘡上。 藥性論》:殺疳,治鼠漏瘡。燒灰敷諸蟲,癢紫陰瘡。 本草拾遺》:主溫病發斑,取壹枚,生搗撚取汁服,亦燒服;主狂犬咬狂欲死,為除食,量食數次。 日華子本草》:破瘀,治疳氣、小兒面黃、癖氣。 蒙藥本草》:治小兒泄瀉痢疾,用水吞服;治大人跌打損傷,活泥敷之;治風淫所生癬,用燒灰、豬脂敷之;煨熟食之,可殺蝕癖氣。 綱目》:治壹切五疳八痢,腫毒,破傷風病,脫肛。 本草綱目》:消癖積氣,破堅,消腫脹。 本草備要》:發汗退熱,除濕殺蟲。 醫林篡要》:能散、能行、能滲,利於攻毒,主治癰疽療毒,殺小兒疳積。別其腹腫毒,三易毒可字消。 本草再新》:治瘡疽,小兒脾胃不和,肝火,風厥。 隨息居飲食譜》:清熱殺蟲,消痕毒,鎮驚散癮,行濕退黃。 山東中草藥手冊》:強心、利尿、鎮痛。主治水腫、腹水。 臨床應用
1.治療白喉:每次取活蟾蜍約170g,明礬約33g,用石臼搗爛,用紗布包成長方形(5×10cm),置於患者頸前,包紮固定。此時,患者即有清涼舒適之感,約4~5次後因咽喉分泌物減少而小購刀。重癥患者4~6小時更換1次,輕癥6~10小時更換1次,20小時後即感咽部濕潤舒適,吞咽方便。重癥壹般更換 5~6 次,輕癥更換 3~4 次即可見癥狀減輕或痊愈。治療白喉患者 13 例,咽喉塗片發現白喉桿菌 9 例。治療後退熱時間為 18-50 小時,局部癥狀消失時間為 14-52 小時。治療病例無氣管切開和其他並發癥。
2、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方1、取活蟾蜍去頭、皮及內臟,焙幹研末;另取豬膽汁濃縮液與面粉等量混合,低溫炒散粉。按蟾蜍粉與豬膽粉7:3的比例混合均勻,裝入膠囊。每次5分,壹日3次,飯後服。10天為壹療程,****,兩療程為壹療程。觀察372例,病型以單純型為主,中藥分型以虛寒型居多。服藥後,止咳、化痰、平喘有效率達80%以上。壹般3天內開始見效。據重點病例觀察,治療前白細胞增高、肺部有幹濕性啰音者,治療後白細胞恢復正常,肺部體征明顯改善。
方二,用冬眠蟾蜍1只,明礬3錢,大棗1枚。將明礬、大棗塞入蟾蜍口中,陰幹焙黃,研細末,用水煎丸,如綠豆大,以赭石為衣,或將粉末裝入膠囊,每粒(或膠囊)0.5g,成人每日3~6g,1次或分次用溫開水送服,連服30天。***治療2364例,對照361例(15.3%),顯效651例(27.5%),好轉908例(38.4%),無效444例(18.8%)。總有效率為 81.2%。冬春季服藥療效較夏季明顯,單純型與喘息型無明顯差異。
3.治療炭疽:蟾蜍1只,加水30毫升,煎至200毫升,冷卻後服;或活蟾蜍1只,去內臟,搗成肉糜,開水沖服;或蟾蜍1只去內臟洗凈,配白菊花;二者,煎茶,或蟾蜍、白菊花藥渣外敷炭疽潰瘍處皮膚。也可與金黃散(成藥)混合,常敷於水腫處。用上述內服外敷方法治療皮膚炭疽26例,肺炭疽3例,腸炭疽1例,其中18例有全身中毒癥狀,14例塗片炭疽桿菌陽性,全部治愈。
4.治療惡性腫瘤;活蟾酥曬幹後焙幹研細末,過篩,與豆粒小丸制成面糊。面粉與蟾酥粉的比例為 1:3。每服100丸,穿心蓮5分。成人每次5~7九,口服3次,飯後開水送下。服藥過量可有惡心、頭暈等癥狀。經治療胃癌、膀胱癌、腕癌、肝癌患者22例,病情均有好轉。
5.治療腹水:取新鮮活蟾蜍宰殺(內臟不去),放在瓦片上晾幹,研成細末,裝入密閉瓶中備用。成人每日口服1次,每次2g,體弱婦孺酌減。10次為壹個療程,壹般可進行兩個療程,如無效不必續服。治療期間如血壓逐漸下降,應考慮停藥。治療期間,每日食量不超過2g。***治療血吸蟲病腹水6例,其中4例治療後腹水減輕,大大縮短了脾切除術前的準備時間,術後無並發癥發生;另2例治療質量腹水也有好轉。另外 2 例治療質量腹水也有好轉。用藥後除血壓有不同程度下降外,體溫、脈搏等均無變化。此法不適合低血壓(收縮壓低於90mmHg)、肝腎功能差的患者。另有用砂仁7粒塞入蟾蜍(青蛙也可)口中(活蟾蜍必須縫上嘴,以免砂仁吐出),再用黃泥將蟾蜍包好,放在火上烘幹黃泥後,將蟾蜍研成細末。每日服蟾蜍l只,分2次用黃酒30ml沖服,7天為壹療程,壹般服壹療程即可。治療腎炎腹水10例,9例有顯效,其中2例腎功能好轉。壹般用藥後第2天尿量增多,服藥至7天腹水基本消失。
6、治療麻風病:蟾酥、蒼耳草同服,據31例觀察,似有壹定療效。
7、蟾蜍中毒 由於蟾蜍中毒,文獻屢有報道。-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甚至神誌不清、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弱、心律失常等。心電圖與洋地黃中毒非常相似。蟾蜍的卵及其腮腺和皮膚腺分泌物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其他部位是否有毒尚不清楚。煮沸並不能破壞或消除其毒性。曾有兩例兒童在食用煮熟的蟾蜍後出現嚴重中毒癥狀。其中壹例5歲患者幾經搶救無效;另壹例1歲半兒童經搶救無效,於發病後7小時左右死亡。因此,壹般認為蟾蜍不宜食用,如用作外用藥,其毒素也可能被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應引起註意。
《中華本草》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