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海馬加紅三磨粉的作用

海馬加紅三磨粉的作用

海馬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屬魚綱,海龍科。又名龍落子,是珍貴藥材,有健身、消痛、強心、散結、消腫、舒筋活絡、止咳平喘的功效。有“北方人參,南方海馬”之說。海馬除了主要用於制造各種合成藥品外,還可以直接服用健體治病。

中藥海馬的功效

溫腎,散結消腫。主治:精神衰憊,遺尿,腎虛喘逆,跌打損傷,癰腫疔瘡。

中藥海馬的性味歸經

味鹹、甘,溫。歸肝、腎經。

中藥海馬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研末,1~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摻或調敷。

海馬的食用方法

1、人參海馬粉:人參、海馬、小茴香各等分。其研細末,加鹽少許。每次1g,溫水送下。 本方以人參、海馬補元氣、壯腎陽,小茴香溫腎。用於腎陽虛、元氣不足,腰酸,少氣乏力。

海馬平喘散

原料:海馬5g,當歸10g。

制法:先將海馬搗碎,加當歸和水,***煎2次。每日分2次服。

主治腎虛哮喘。

還童丹

原料:海馬l對,沈香、白茯苓、木通、熟地、晚蠶蛾、桑螵蛸、巴戟、安息香、益智仁、牛膝、葫蘆巴各37g,木香55g,紅花,沒藥,蓮子芯,凈蓮肉,細墨,龍骨,朱砂各18g,菟絲子 26g,蓯蓉39g,破故紙,青鹽各11g,麝香3g,母丁香26g。

制法:海馬微炙炒;巴戟酒浸去心,牛膝,胡蘆巴,菟絲子,蓯蓉,破故紙分別酒浸;沒藥研末;龍骨煆灰;安息香研細。

以上各品***搗為粉,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1次,每次30丸,漸加至50丸,空腹用溫酒或溫開水送服,夏季可用清茶送服更佳。主治腎陽不固,氣血不足,筋骨不壯,食少,早衰等癥。

海馬追風膏

原料:制乳香、制沒藥各130g,海馬、豹骨、當歸、紫荊皮,透骨草,牛膝、白附子各120g,赤芍,骨碎補、穿山甲、桂枝、制川烏各60g,紅花、追地風、千年健、血竭各30g。

制法:先將乳香,沒藥,海馬,血竭等分別搗碎研末,和勻,其它各品入油(麻油)鍋炸焦,去渣,加適量廣丹熬至滴水成珠狀,再加入已研碎之品,邊熬邊和勻,趁熱排在紅棉布上。每張膏45~60g,使用時先溫熱,使膏藥變軟,貼穴位患處,每周換藥1次。主治風寒濕痹,肩背疼痛,腿疼腿軟,筋骨疼痛等

三鞭酒

原料:鹿鞭、海狗鞭、狗鞭,蛤蚧,海馬,鹿茸,人參,青桂花,沈香,龍骨,陽起石,覆盆子,桑螵蛸。

制法:***切碎浸入酒中,10日後飲酒。每日2次,每次50mL,早晚服。主治腎虛,神經衰弱,腰背酸痛,貧血頭暈,驚悸健忘,自汗盜汗等。

龜齡集酒

(又名“老君益壽散”、“鶴齡丹”)

原料:鹿茸100g,人參100g,熟地30g,山甲40g,肉蓯蓉40g,杜仲20g,枸杞子20g,海馬 50g,蠶蛾10g,鎖陽20g,急性子20g,黑附子100g,生地40g,麻雀腦20g,甘草10g,川牛膝 20g,青鹽40g,補骨脂20g.硫磺2g,細辛10g,石燕50g,地骨皮20g,天門冬20g,大蜻蜓20g,音 羊藿20g,砂仁20g,菟絲子30g,公丁香15g,白酒10000mL。

制法:上述各品切成碎片,壹起放入酒中密封浸泡15日後飲用,每日2次,每次10~20mL。

功效:大補元陽,益腎固本。適用於腎陽虛虧,命門之火不足所致的神疲乏力,頭暈耳鳴,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筋骨酸痛等。

木香湯

原料:雌雄海馬各1只,木香30g,炒大黃、炒白牽牛子各60g,巴豆49粒,青皮60g。

制法:用童尿浸軟木香、大黃、白牽牛,用之包裹巴豆,再放入童尿內浸泡7日,取出用麩炒黃色,去巴豆不用,取青皮***研成粉, (海馬亦搗粉)。每日水煎服1次,每次6g,睡前溫服。主治多年虛實積聚癥塊。

海馬童子雞

原料:童子雞1只,海馬lOg,蝦仁lOOg,料酒、鹽、味精、蔥、姜等各適量。

制法:童子雞去毛及內臟,將雞放入蒸缽內,蝦仁放在雞周圍,加蔥姜,料酒,鹽,味精等,上籠蒸熟,吃雞肉,蝦仁,飲湯。

功效:補精益氣,溫中壯陽。適用於氣虛,陽虛,體質虛弱,乏力怕冷等。

備註:海馬性味甘,溫,有補腎壯陽,調氣活血之功,蝦肉補腎壯陽,童子雞益氣補精。三味配伍,不僅肉質細嫩而鮮美,氣味芳香,營養豐富,而且有較好的溫腎壯陽補虛的功效,是腎陽虛,體質虛弱者調補佳品。

  • 上一篇:ATA進出口報關服務哪家好?
  • 下一篇:辦理化妝品備案 批文需要多長時間 費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