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食品:主要有各種椰子糖、椰絲、椰花、椰角糖、椰餅、椰醬等。
咖啡:海南的咖啡非常有名。海南的地理條件最適合生產高檔咖啡豆,國際上生產名牌咖啡的廠家,也在海南收購咖啡豆。海南的咖啡加工企業眾多,加工技術不斷進步,速溶咖啡已創出了著名品牌--黎神咖啡。此外,油炸咖啡、風味濃郁、口感獨特的椰奶咖啡等咖啡飲料產品在海南各顯奇能。
炒咖啡(在家煮)、速溶咖啡、椰奶咖啡為遊客提供了多種選擇。
市場上銷售的腰果有袋裝、散裝生腰果和袋裝即食熟腰果。腰果又稱樹花生,是壹種熱帶作物,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腰果是世界 "四大幹果 "之壹。海南最適宜種植腰果的地區為東方縣、八所市、樂東縣、佛岡縣、三亞市、崖城、三亞至陵水壹帶的沿海平原和梯田。此外,萬寧、昌江的部分土地也可以種植。腰果可炒、炸,也可與雞肉或豬肉同炒,香脆可口。
胡椒在海南買的胡椒有白胡椒、黑胡椒和野胡椒。野胡椒比人種的胡椒粒要小,呈淺褐色。壹般認為,野山椒是純天然的,其味更濃。
牛肉幹 不同的加工方法會制作出不同口味的牛肉幹,妳可以各買壹些。文昌縣金山鎮生產的牛肉幹,肉質脆嫩,味道鮮美,香甜可口。主要出口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熱帶水果
幹鮮果品 主要有芒果幹、益智果等。旅客乘飛機離開海南時,不妨攜帶壹些椰子、菠蘿蜜、芒果、番石榴等熱帶鮮果,回去饋贈親友。
海味各種魚幹、魷魚幹、貝類、海參、蝦米、海蛇幹、瓊脂等。
鹿產品 有美容系列(洗面奶、護膚霜、浴液等)和滋補系列(有鹿茸片、鹿血酒、鹿骨酒、鹿胎膏、鹿鞭、鹿肉幹等)。這些特產可在瓊山縣海南鹿場和屯昌縣楓木鹿場購買。
特產茶葉 除了傳統的紅茶和綠茶外,海南的茶葉還包括水漫茶、鷓鴣茶、苦丁茶、香草茶和檳榔果茶等。
綠茶和紅茶 海南歷來生產大量出口產品。尤其是紅茶,味道純正醇厚,深受外國用戶尤其是歐洲用戶的喜愛。五指山紅茶被專家評為上品,遠銷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白沙縣的綠茶也頗受歡迎。
水滿茶是五指山野生茶,長年生於雲霧之中,得天地之精華,醇厚甘甜,有預防感冒、止瀉、健胃、醒神之功效。五指山野生茶在萬畝以上,現有移植。在五指山地區流傳著水滿茶香、神奇美麗的傳說。
鷓鴣茶 主產於萬寧東山嶺,葉圓味甘,是壹種奇特的野生茶。此茶清甜爽口,具有良好的藥香、降壓、減肥、健脾、養胃功效,還可防治傷風感冒,被歷代文人墨客譽為 "靈芝仙草"。東山羊無腥,鮮美可口,壹般認為是吃了東山鷓鴣茶的嫩葉。
香草茶香草茶是以高檔紅茶、綠茶為原料,結合先進的制茶工藝和現代吸附理論研制而成的新茶品,被譽為 "世界天然食品香料之王",具有國際流行的香氣。具有提神醒腦、護肝補腎等多種保健功效。香蘭紅茶香氣甘醇純正,滋味濃厚爽口,湯色紅亮,加牛奶飲用口感更佳,冷飲效果更佳。香蘭綠茶香氣清鮮純正,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加冰塊飲用更爽口。
檳榔茶是以海南出產的檳榔和名茶為原料制成的天然保健飲料,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碘、鈣、鐵、胡蘿蔔素等。具有消毒止咳、殺菌醒酒、提神利尿、防癌抗癌、促進新陳代謝等功能。
具有食療保健功能的苦丁茶、蜜菊茶、冬瓜茶,清涼爽口,極具特色。
以上特產在海南各大商場和旅遊景點壹般都能買到,但在特產主產地價格會便宜壹些,小店和市場賣特產可以講價。海口市的博愛路(副食品)、東門市場(幹果海味)、德勝沙路(服裝)、水產碼頭(副食品、水產品)等地,可以買到比壹般商場更便宜、商店更多的土特產,喜歡多購物廣發的遊客不妨在離開海南時抽空到上述地方逛逛。
水果特產
紅桑
無患子科熱帶高大喬木果樹,原產馬來西亞。樹幹粗大,多分枝,樹冠開張,葉深綠色,果實球形、長卵形或橢圓形,串生於果柄上,外觀黃色,果肉白色,柔軟脆嫩,酸甜如荔枝,清香可口。每年2月至4月開花,6月至8月為果實成熟采摘季節。
車前草
車前草科植物,熱帶、亞熱帶水果。莖可入藥,利尿,治腦血栓;根可治感冒、胃痛。相傳古時有位馮先生,夏日傍晚在書房前偶見壹綠衣女子從窗前經過,甚是美麗,便問他,自稱 "芭蕉"。馮拉女子入室,女子不從,情急之下,馮只得拉下女子的壹片衣角,夜藏席下。第二天,他看到了壹片芭蕉葉,原來那女子就是芭蕉。
香蕉
對於熱帶水果,海南島也是原產地之壹,種植壹年即結果上市,南方地區較快,種苗6-8個月就結果。主要分布在陵水、三亞、樂東、文昌、瓊海、萬寧、澄邁、臨高等地。香蕉蕉肉清香,蕉皮黃綠相間,剝開蕉皮,蕉肉呈黃色,香甜可口,清香撲鼻。
荔枝
龍眼
又名桂圓,樹體堅實,果樹高大,樹幹可作經濟用材。主要分布在定安、屯昌、文昌等縣市。龍眼營養豐富,是名貴的滋補營養品,鮮龍眼味甜如蜜,除鮮食外,還可制成罐頭、酒、醬、醬等,也可加工成桂圓肉幹。此外,龍眼的葉、花、根、核均可入藥。龍眼樹木質堅硬,紋理細致美觀,是制作高級家具的原料,並可雕刻成各種精美的工藝品。
菠蘿
菠蘿又名鳳梨、菠蘿果,藤本植物,單子葉多年生草本植物,熱帶、亞熱帶水果。具有助消化、驅蟲、利尿等藥用價值,還是海南的美味食材。
枇杷
又名臺灣枇杷,薔薇科亞熱帶常綠喬木,原產臺灣和海南。果實味道甘甜,可用於治療熱病。
有 "百果之王 "的美譽。海南島栽培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瓊山市永興、獅山、美安、遒潭、十安路、龍橋等地。品質較好的品種有瓊山市陽山鵝蛋荔枝、無核荔枝、黃皮丁香、蛤蟆紅等。荔枝的營養價值很高。其果肉多汁、味甜、芳香,鮮食最佳,還可釀酒、加工成罐頭、蜜餞等。
檸檬
蕓香科熱帶、亞熱帶常綠灌木或喬木。果實芳香宜人,果肉多汁酸甜,富含維生素,也可入藥。常與紅茶搭配制成檸檬茶或榨成檸檬汁,清香爽口,清熱潤肺,還能提煉芳香油。
橄欖
又名白橄欖,熱帶、亞熱帶常綠喬木。果肉甘甜,汁液較少,可助消化、消毒、止瀉、消脂、止渴、預防咽喉炎,常制成幹果。
酸豆
又名酸梅豆,豆科熱帶常綠喬木。適於沙地生長,花黃色或橙色,總狀花序,豆莢長橢圓形。木質堅硬致密,三亞農民多用其木材制作牛車車軸、車輪和砧板;莢果既是酸甜可口的水果,腌制的酸梅豆醬也是海南風味小吃的最佳佐料,嫩葉可烹制海鮮食用,還可用作飲用水的澄清劑。
三亞市樹
猴面包
木棉科熱帶果樹。將未成熟的果實切片,放在火上烘烤,就可以當面包吃。塞內加爾的國樹。
糖椰子
原產於柬埔寨的熱帶幹燥森林,花序和汁液可用於制糖和釀酒。
蛋黃
又名獅子頭果,原產南美洲北部,屬無患子科半落葉小喬木熱帶果樹。果實球形,未成熟時為綠色,成熟果實黃綠色至橙黃色,果皮光滑、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澱粉,質如蛋黃,香氣濃郁。除生食外,還可制作果醬、冰淇淋、飲料或果酒。
雞蛋果
百香果熱帶果樹,原產巴西。果實芳香,果肉可食,酸甜可口,加入碳酸氫鈣和糖,可制成飲料。
西番蓮
又名西番蓮,西番蓮科熱帶果樹,原產澳大利亞和巴西,果汁中有165種化合物,構成特殊香味,具有十幾種水果香味,有美容、消除疲勞、抗衰老、降壓等功效。巴拉圭國花。
神秘果
山欖科小灌木,熱帶果樹,原產非洲。果肉中含有壹種叫做神秘果素的糖蛋白成分,它能破壞人的味覺,產生甜味效果。無論妳的嘴裏原本是酸甜苦辣什麽味道,吃上壹顆神秘果,都能馬上嘗到甜味。
榴蓮
木棉科熱帶落葉喬木,原產東南亞,果實被譽為 "百果之王"、"水果皇後"。 果實特別香,吃的人覺得越吃越香,越吃越上癮;不吃的人覺得吃起來像貓屎。 榴蓮不能摘,否則無法繼續成熟,果樹也會受損。只有等它自己成熟,自己掉落。 古時候,有壹群男女渡海來到南海,船在風浪中傾覆,只有壹對男女漂流了幾天,到達了壹個美麗的小島;島上的居民摘了壹種水果送給他們吃,很快就恢復了體力,兩人再也不願回家,就在這裏結了婚,生了孩子。後來,人們就把這種水果取名為 "榴蓮",意思是讓人流連忘返。椰子
椰子水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促進細胞再生,可以泡水喝,甘甜解乏,紅軍瓊崖縱隊曾用它代替葡萄糖水註入靜脈維持生命;葉肉含35。5%的脂肪和大量的能醒酒、幫助人體蛋白質合成和壯陽的鋅,既可食用還可制成椰子奶油、椰子霜,椰子可燃燒制成活性炭;椰子根可煮水治療炎癥;而椰子根可煮食。椰子根可以煮水治療炎癥;而 "椰子席 "早在漢代就是宮廷的貢品。 椰子在漢代以前叫 "越王頭子"(越人是古代樂人的祖先)。相傳有壹次,樂王在寨中慶功,因為打了勝仗,疏於防範,在吃飯時被奸細刺殺,頭顱被掛在旗桿上,通知敵人來攻打寨子。敵人攻城時,萬箭齊發,射向城墻上的守軍,但箭壹支支落在旗桿上。旗桿漸漸變粗變高,變成了壹棵椰子樹,箭變成了椰子葉,黎王的頭變成了椰子果。敵人被這壹景象嚇壞了,不戰而退。椰子樹成了黎族的象征。剝開椰棕,妳會看到椰殼上有三只黑眼睛,這就是黎王怒目圓睜的眼睛和嘴巴。菠蘿蜜
學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英文名:Jackfruit。又名木菠蘿、樹菠蘿,原產印度,引入中國栽培已有900多年歷史,分布於海南、雲南、臺灣等熱帶地區。 菠蘿蜜是熱帶桑科常綠喬木,果實6~7月成熟,果實碩大,最重可達40公斤,被譽為水果之王;果實結在樹幹上,藏有無數金黃色的肉包,肥大柔軟,香甜可口,風味濃郁;當地年輕人將其作為棗嚼幾口口香糖,可以改變口腔異味;此外,還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功效。這種樹樹齡越長,果實也就越大,木質也就越堅硬,可謂 "老當益壯"。桃
又名五斂子,熱帶果樹,原產印度、越南。楊梅分為甜、酸兩類。酸楊梅果大味酸,多用作烹飪配料或蜜餞果料;甜楊梅則作為水果食用。楊梅中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對治療胃病、黃疸、花痢等有壹定療效。
楊梅
又名紫帕果、水帕果、水石榴,桃金娘科熱帶水果,原產於印度和馬來半島。營養豐富,對咳嗽、哮喘有治療作用。
腰果
又名樹花生,熱帶常綠喬木,原產巴西東北部,海南引進腰果已有40年歷史。腰果是壹種渾身是寶,營養豐富的堅果,腰果可以和梨壹樣作為水果食用,腰果富含21%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是世界四大幹果之壹(其它為甜杏仁、核桃仁和榛子仁);樹皮、根、樹脂可入藥;樹幹是制作箱櫃和造船的不可多得的優質材料。
木瓜
又名萬壽菊、木瓜,木瓜科熱帶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美洲熱帶。果實中含有的 "木瓜酵素 "對人體有促進消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既可作為水果,又可作為菜肴。
番荔枝
又名佛頭果,番荔枝科熱帶果樹,原產熱帶美洲。果實甘甜,風味特殊,根和葉可入藥。
珍珠特產
珍珠(Pearl),希臘語意為 "海寶貝",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神奇寶物。早年,人們賦予珍珠許多美麗的傳說,如珍珠是晨露或女神的眼淚形成的。其實,珍珠的產生是母貝的壹次偶然事件。壹粒沙子或寄生生物掉進了母貝,母貝感到很不舒服,但又不能把異物趕走,就分泌出壹種光滑的結晶物質包裹住入侵者,以減輕自己的痛苦。這種結晶物質是珍珠質,壹層又壹層的異物包裹著它,最後形成了壹顆晶瑩剔透的珍珠。
珍珠的起源
珍珠(pearl)在希臘語中是 "海寶貝 "的意思,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奇珍異寶。早期,人們賦予珍珠許多美麗的傳說,如珍珠是晨露或女神的眼淚形成的。其實,珍珠的產生是母貝的壹次偶然事件。壹粒沙子或寄生生物掉進了母貝,母貝感到很不舒服,但又不能把異物趕走,就分泌出壹種光滑的結晶物質包裹住入侵者,以減輕自己的痛苦。這種結晶物質就是珍珠質,壹層又壹層的異物,最後就形成了晶瑩剔透的珍珠。
天然珍珠和養殖珍珠 天然珍珠是指在自然狀態下由天然存在的珍珠母貝 "受精 "而成的珍珠。在古代,獲得珍珠的唯壹途徑就是出海采摘天然珍珠。當時,全靠人直接潛入海底撈貝。人在海底沒有防護設備,呆的時間短了采不到珠子,時間長了就會被憋死或凍死,不幸遇到兇惡的鯊魚或其他海洋動物的侵襲就逃之夭夭,這時,船上的人看到的是壹縷縷漂浮在水面上的血跡,當時就有壹首詩描述了采珠人的苦難:江水茫茫月影孤,壹舟前有壹舟喚,舟過舟來撈,撈珠人淚已枯。
我們平時見到的珍珠,都是養殖珍珠。天然珍珠在當今世界上極為罕見。
養殖珍珠是對自然生長的珍珠母貝采用 "人工受精"(插入珠核)的方法進行受精,然後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珍珠。養殖珍珠在形態、色澤等方面都優於天然珍珠,而且養殖珍珠也是天然蚌類。因此,國際珠寶界將養殖珍珠列入天然珠寶的範疇。
本世紀以來,由於人類對天然珍珠的無節制采挖和現代工業文明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天然珍珠已極為稀少(平均1萬個貝殼只能得到19克珍珠),且價格昂貴,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學會了養殖珍珠。養殖珍珠始於中國宋代,後傳入日本,經過改良發展成現代珍珠養殖方法。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珍珠養殖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珍珠的藥用價值 海南沿海是當今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未受汙染的海域,海南出產的珍珠以品質優良而聞名於世。據《本草綱目》記載,珍珠性寒無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養顏潤膚的功效。現代醫學證明,珍珠含有十九種氨基酸、高生物活性的牛磺酸、二十八種礦物質(如鈣、鐵、鋅、錳等)和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能有效提高抗衰老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氨基酸載體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幾千年來,珍珠壹直被視為珍貴的中草藥和美容珍品。
海南島周圍海水溫度適宜,無汙染,海洋生物豐富,為珍珠貝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特別是三亞、陵水壹帶盛產各種珍珠貝,其中白蝶貝母為我國南海特有。海南珍珠粒度優質,最大的 "珍珠王 "直徑達 15.5 毫米。海水珍珠裝飾品有項鏈、耳環、胸花、戒指等,均做工精細,晶瑩美觀,檔次齊全。
珍珠飾品適合各個層次的女性佩戴。壹般來說,年輕女性比較喜歡白色、粉色或金黃色的珍珠,而高貴典雅的黑珍珠則是成熟女性的最愛。
珍珠被譽為珠寶中的 "皇後",佩戴時應註意保養護理,如避免與洗發水、化妝品、香水等接觸,避免被劃傷,不佩戴時要放在首飾盒中保存等。需要清洗時可用清水加少許中性洗滌劑浸泡幾小時,然後用軟布擦幹,最好用棉布。
珍珠的評價標準以體積、外觀、顏色、光澤、瑕疵等因素為主,好的珍珠要求體積大、外觀圓潤飽滿、顏色純正、瑕疵少、光澤度高。此外,珍珠飾品的工藝水平也是決定價值的重要標準。辨別真假珍珠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手或嘴感覺,真珍珠有清涼感,仿珍珠則沒有;用手或牙齒輕磨,真珍珠有粗糙感,仿珍珠則光滑。
檳榔 海南適宜種植檳榔的地區較多,主要分布在瓊中、屯昌、定安、陵水、崖縣等地。檳榔屬棕櫚科,常綠喬木,外形與椰子樹相似,無枝無幹,亭亭玉立,但比椰子樹更加纖細秀美。檳榔的種子叫檳榔籽,含有檳榔堿和鞣花酸等,可食用。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藥用於治療蟲積食滯、脘腹脹痛。水腫。水腫、腳臭等病癥。其果皮被稱為 "大父皮",能行氣、利尿、消腫。除果實外,葉也可食用。
菠蘿又名鳳梨,為短期收益的熱帶水果。文昌是海南種植菠蘿最多的地區,面積達270多公頃。品種有沙拉瓦、巴厘、夏威夷、泰國、巴達維爾等,以沙拉瓦為主,巴厘次之。
菠蘿蜜菠蘿蜜又名木菠蘿或菠蘿樹,屬常綠喬木,壹般栽植四至六年就開始結果,果實結在樹幹上。每年春季開花,夏秋果熟,單果重達20多公斤,成熟時香氣四溢,遠近可聞。其果肉甜美,呈金黃色,清脆可口。富含糖類、脂肪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果核較多,又似板栗,富含澱粉,可炒食。樹液和樹葉還有消腫解毒的功效。木材可作家具,木屑可作黃色染料。
紅桑 紅桑為熱帶常綠喬木,樹幹粗壯,分枝多,樹冠開闊,葉色深綠。果實球形、長卵球形或橢圓形,成串結在果梗上,外觀黃色,果肉白色,柔軟脆嫩,酸甜如荔枝,可口清香。每年2月至4月開花,6月至8月為果實成熟采摘期。
胡椒胡椒屬熱帶香料植物,是壹種高級香料,原產於印度西南海岸的熱帶雨林。海南島於明代開始栽培,後由華僑帶回種植繁衍。胡椒在食品工業中,可作為腌制品的防腐香料,在醫藥上可作為健胃劑,若與豬肚同燉,有健脾開胃、溫肚驅寒的功效。
荔枝 荔枝有 "百果之王 "的美譽。海南島栽培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瓊山縣永興、石山、美安、遒潭、十安路、龍橋等地。品質較好的品種有瓊山縣陽山、鵝蛋荔枝、無核荔枝、黃皮丁香、蛤蟆紅等。荔枝的營養價值很高。其果肉多汁,味道甘甜。有香氣,鮮食最佳,也可加工成罐頭、酒、蜜餞等。
龍眼
龍眼又名桂圓,多為活樹,果樹高大,樹幹可作經濟用材。主要分布在定安、屯昌、文昌等縣。龍眼營養豐富,是名貴的滋補強化劑,鮮龍眼味甜如蜜,除鮮食外,還可制成罐頭、酒、醬、醬等,也可加工成桂圓肉幹等,此外龍眼的葉、花、根、核均可入藥。龍眼樹木質堅硬,紋理細致美觀,是制作高級家具的原料,並可雕刻成各種精美的工藝品。
芒果 芒果素有 "熱帶水果之王 "的美稱,在海南全國各地均有栽培,果實肥大,最大的每個重達2.6公斤。果汁甘甜、清香。芒果果肉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 C,不僅可以生吃,還可以做蜜餞,果肉可潤腸通便。芒果樹的壽命長達 500 年,結果年齡超過 100 年,是壽命較長的果樹之壹。芒果壹年中開花結果壹個時期,6月成熟,也有秋芒果,9月至10月是采收的好季節。
香蕉 香蕉為熱帶水果,海南島也是原產地之壹,種植壹年即結果上市,南方地區較快,種苗6-8個月就結果。主要分布在陵水、三亞、樂東、文昌、瓊海、萬寧、澄邁、臨高等地。香蕉蕉肉清香,蕉皮有青色和鵝黃色,剝去外皮,蕉肉呈鵝黃色,香甜可口,清香撲鼻。
楊桃 楊桃學名五斂子。楊桃分甜、酸兩類。酸楊梅果大味酸,俗稱 "三熟",多用作烹飪配料或蜜餞原料。甜楊梅作為水果食用,其優良品種用於出口。桃子青邊紅瓤,味甜無渣,有桂花蜜香味,又稱 "紅果",桃中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對治療胃病、黃疸、花痢等有壹定療效。
腰果腰果又稱樹花生,原產於巴西東北部,海南引進腰果已有40多年的歷史,其主要產品為腰果仁和殼油。腰果仁是世界 "四大幹堅果"(腰果仁、甜杏仁、核桃仁、榛子仁)之壹。腰果仁因其果梨無核,似核狀的腰果仁附著在果梨的下端而得名,腰果仁可謂全身是寶,果梨可作水果食用;營養豐富,制成幹果行銷世界各地;樹皮、根、樹脂可入藥;樹幹是制作箱櫃和造船不可多得的優質材料。
加吉鴨 加吉鴨又稱 "鴨子",鴨子紅冠黃腹,羽毛黑白相間。由於瓊海市加積地區養鴨方法與其他地方不同,故其胸大、皮薄、骨軟、肉嫩、脂肪少,吃起來肥而不膩,故稱加積鴨,為海南四大名菜之壹。白切鴨、板鴨、烤鴨三種吃法都是極好的。
珊瑚,又名 "海石花",生長在海底。它像花枝壹樣瑰麗多姿,有的全白,如冰雕枝幹;有的紅白相間,如三角梅,是海南特有的天然工藝品。在許多旅遊景點,隨處可見馬蹄螺、塘關螺、珍珠貝、老虎貝等各種螺殼,任遊客選購。
三亞椰雕 三亞椰雕上雕刻著 "天涯海角"、"壹柱擎天"、"鹿頭"、"椰風海韻 "等字樣,配上美景的圖案,更顯詩情畫意,產品打入香港、美國、日本市場,深受海內外遊客的青睞。
和樂蟹 和樂蟹產於萬寧環海鎮,膏滿肥美為其他蟹種所罕見,尤其是它的膏脂,金黃油潤,尤如鹹鴨蛋黃,清香撲鼻。是海南四大名菜之壹。最常見的吃法是清蒸,蘸姜醋調味,原汁原味,美不勝收。
東山羊 東山羊產於萬寧東山嶺,毛色烏黑,肉肥湯濃,鮮而不膻。其美味相傳是因羊吃東山嶺特產鷓鴣茶等珍稀牧草所致,是海南四大名茶之壹。東山羊食法多樣,特色鮮明,蘸上獨特的佐料,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椰子的傳說與天目塘的由來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壹個叫木葉坊的人駕船出海尋找仙山,正巧遇到壹場大風暴,小船眼看就要被巨浪掀翻,忽然被壹條黑龍救起,不知過了多久,黑龍載著他飛到天上的壹個孤島上,撞到千年的礁石上,再也沒有起來。這時,天上飛來壹位仙女,用玉瓶盛水澆在黑龍的頭上,只見黑龍瞬間化作壹棵高大的樹,樹葉上面結了壹個碩大的奇異果實,那仙女自稱南海觀音,不忍心看島上瘟疫橫行,與黑龍為難。這不巧,和尚精通醫術,他奉命為島上的病人治病救人,特別贈送了水,藏在樹果中,另有果肉,可用來充饑,還能延年益壽。原來,黑龍受觀音指點,獻靈救人。方士領命而去。觀音騰空而去,方士便去村中尋找,果然不遠處有人的蹤跡,原來此島地處天庭,四季交替有序,導致當地瘟疫雜生,加之連年水災,又有惡龍出沒,所以百姓不願居住。於是和尚帶領其他村民來到神仙樹下,摘下果子,取出神水,將果肉分給饑餓的群眾,喝了神水的百姓果然很快就痊愈了。人們喝了神水後,病很快就好了。方丈木葉深受百姓愛戴,他沒有去尋找仙山,而是留在島上教百姓治病,教他們如何耕田。又有壹天,木葉來到仙樹底下,看到樹苗正在生長,知道仙樹的果實已經成熟,掉落在地上,從樹上長了出來。他高興極了,命令人們把樹上的果實摘下來,放在土地上。由於島上氣候四季如春,不出幾年便仙樹成林,說來也怪,自此以後,島上長壽之人,可能是人人都能喝到水的緣故,再說海中群龍見龍頭培植的果實得當,都改邪歸正,肩負起護島的重任。也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島上長出了壹種很奇特的藤蔓,藤蔓上長出壹種很大的果實,名叫 "葫蘆",待果實成熟後,很輕,但不能吃,放在水裏也不會沈下去。有人采摘了很多這樣的果實,用藤條做成繩子,纏在壹起,推到水裏,無論如何也不會沈下去,於是就有了第壹艘葫蘆船。後來幾百年後,島上的壹群人駕著葫蘆船出海,被大風刮到了今天的雲南壹帶,找不到回島的路線,他們就在當地居住下來,並以葫蘆為圖騰,所以我們今天在雲南的木雕工藝品中,大多可以看到瓢蟲形的圖案。話說方士木葉,活了八百多歲,有壹天夢見南海觀音駕馭蛟龍前來,賜下仙塵,知道是已成仙果,不日便可成仙,遂於次日召集眾人,傳授仙木雕刻之法和大拉屋雕刻之法。交代完後事,便獨自駕著葫蘆船出海,從此杳無音信。幾年後的壹天,島上突然狂風大作,雷雨交加,幸虧有仙樹森林擋住了狂風,才沒有毀掉島上所有的村莊,原來是孽龍忍受不了修煉之苦,再次作祟。烏雲密布中,木葉手舞拂塵降服孽龍,風雨才告壹段落。人們這才知道,木葉已經成仙,成了海神。後人為了紀念木葉,就把木葉的兩個 "葉 "字合為壹個 "椰 "字,把這棵仙樹命名為 "椰子樹"。果實叫椰子,椰樹是龍的化身,椰子又生有兩眼壹嘴,所以又叫龍王頭,椰子殼被稱為龍王骨,椰子木為龍幹龍身,當地人都用來建造雕刻品、後來世人用椰子殼做成酒具以納吉祥,又用椰子殼做成首飾佩戴在身上,趨吉避兇,經過無數代人的風雨洗禮,木雅達拉雕刻法經後人不斷改進,已形成壹門獨特的學科,並成為世界上壹門獨特的學科。已形成壹門獨特的雕刻學科,被稱為椰雕工藝。因此,地處南端的海島,後人都稱之為 "海南島"。傳說的真實性無法考證,但椰雕的特色和海南的鰲文化卻是眾所周知的。海南椰雕作為壹種傳統手工藝壹直傳承至今,在明清時期就已做為 "天南貢品 "進貢朝廷,到了民國時期,海南椰雕藝人--潘阿福由於失去母親的痛苦,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成立了 "天母堂 "椰雕作坊!母愛的意義大於天,這就是現在的 "海南省天母堂"。如今的海南是壹片歡樂的沃土,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而椰子文化就像這流動的海水,為這旅遊勝地註入了青春的血液,不老的神話。
壽比南山的傳說 ----- 海南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有壹年瓊州地面上突然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瓢潑大雨直下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只聽 "轟隆 "壹聲巨響,天崩地裂,瓊州脫離了中國大陸,成為壹個孤島。瓊州島上的生靈死傷無數。所有的河流都改道了,所有的山脈都變了形,有的還因此消失了。奇怪的是,只有南山(今三亞市的鰲山,又名南山)安然無恙,壹草壹木都未受損,生活在南山上的人們無壹人受傷,更無壹人死亡。傳說中,經歷過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幾百歲,最後成了神仙。
公元七百四十八年,鑒真師徒等三十五人從揚州出海,第五次渡海時遭遇颶風,漂流萬裏,到了鎮州(今三亞市)寧遠河口(今海山奇觀風景區壹帶),已經壹點力氣也沒有了。南山上的人們發現了他們,救了他們。他們壹沾上南山的土地,馬上就睜開了眼睛,精神也來了。他們在鎮州生活了壹年多,修建了大雲寺,傳播了佛教文化。
這些奇事壹傳十,十傳百,人們便把南山稱為仙山。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南山遊玩、居住。傳說,到過南山的人,病都好了,沒病的人身體也好了,都長壽了。因為南山在天崩地裂中完好無損。因為上過南山的人都長壽,所以人們常用壽比南山來保佑別人長壽。"從此,"壽比南山 "壹詞便沿用至今。
海南地理
海南陸地面積由海南島及西部、南部、中沙群島等島嶼組成,海南島占陸地面積的99%,分為海口市、三亞市、五指山市(原通什市)等18個市縣。海南島中部地區集中了海南省的主要山脈,由六百多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低山和部分山峰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