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全產業鏈包括養殖環節,加工環節,流通環節,餐飲環節,科技支撐,金融支持,公***服務,政策保障。
為貫徹《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打造壹批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全、綠色底色足、聯農帶農緊的農業全產業鏈,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漁業漁政管理局根據小龍蝦產業發展特點,梳理了小龍蝦養殖、加工、流通、餐飲、科技、金融、公***服務和政策支撐等8方面情況,形成《小龍蝦全產業鏈圖譜(2021年版)》,現予以公布。
小龍蝦,也稱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原產於北美洲,20世紀30年代經日本傳入我國。近年來,小龍蝦產業快速發展,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已成為國內最火爆的餐飲和網紅食品之壹。2020年,全國小龍蝦總產量239.37萬噸,同比增長14.55%,總產值約3448.46億元,同比下降15.07%(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壹、養殖環節
主要包含苗種繁育、養殖生產和投入品管理3方面內容。小龍蝦養殖品種為克氏原螯蝦,卵生繁殖,繁殖速度快,養殖模式為繁養壹體化生產模式,即養殖主體按照“捕大留小”原則,將達到壹定規格的成蝦捕撈,上市銷售,剩余小蝦繼續作為蝦苗進行自繁自育。2020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總面積2184萬畝。按照養殖環境劃分,可分為稻田養殖和池塘養殖兩大類。其中:稻田養殖面積約1892萬畝,占養殖總面積的87%,稻蝦***作是主導模式。
投入品主要包括飼料和藥品兩類產品。飼料隨著目前集約化種養模式的發展,飼料在小龍蝦養殖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每畝蝦稻***作的小龍蝦,飼料投餵量約100公斤。2020年,全國小龍蝦飼料生產銷售總量約110萬噸,產值約55億元,生產企業有200多家。藥品,小龍蝦養殖常用藥品主要包括生石灰、碘制劑、微生物制劑等,用量少,生產主體多,尚未形成專業化企業。
二、加工環節
小龍蝦加工產品主要有速凍制品、即食食品、副產物加工產品、調味料等4大類產品。2020年,我國小龍蝦規模以上(年加工量100噸以上)加工企業123家,同比增加10家,總加工量約為88.1萬噸,同比增長10%,年加工總產值約480.1億元,同比增長近10%。按地域分布,規模以上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5個小龍蝦養殖大省。此外,河南有規模以上加工企業5家,均位於信陽市。
三、流通環節
小龍蝦流通主要包括交易、倉儲、物流、貿易4個子環節。近年來,小龍蝦市場流通體系逐漸完善。各主產區紛紛建設集交易、流通、集散、倉儲功能於壹體的小龍蝦專業交易市場,依托交易市場,在鄉鎮設立分揀中心或收購點,培育小龍蝦經紀人,實現產地和銷地市場有效對接。
四、餐飲環節
近年來,調味小龍蝦產品大量進入快餐、中餐和夜宵店鋪,成為店鋪的壹道熱門菜。同時,小龍蝦與其他品類產品結合,衍生出各種創新產品,如蝦仁漢堡、蝦仁披薩、小龍蝦火鍋、蝦尾蓋澆飯等,產品創新有力推動了小龍蝦產品的廣泛應用。從全國消費市場看,龍蝦消費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華北大中城市。消費量每年在萬噸以上的城市主要有北京、南京、武漢、上海、合肥、杭州、無錫、蘇州、淮安、常州、長沙等。
五、科技支撐
近年來,小龍蝦主產區壹方面依托國家蝦蟹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中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協同創新平臺、中國水產學會系統等科研、教學、推廣單位及社團組織、龍頭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和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科技含量。另壹方面,積極立足省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組建小龍蝦產學研用推等多部門合作的綜合研發團隊,提升產業科技支撐能力。湖北省依托華中農業大學成立雙水雙綠研究院。
盱眙龍蝦創業學院:(盱眙縣技師學院二級學院)成立於2015年,是我國首家龍蝦專業學校,主要開展龍蝦烹飪、龍蝦養殖、龍蝦餐飲管理、電子商務及智慧農業培訓業務。學院配備省級專項龍蝦烹飪公***實訓基地、龍蝦烹飪創新研發中心,運用龍蝦直播間、龍蝦大講堂、龍蝦實訓基地等載體,開展龍蝦養殖管理、龍蝦烹飪、店面運營、網絡營銷培訓。
六、金融支持
近年來,小龍蝦主產區推動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和服務方式,通過銀行貸款、政策保險、信貸擔保等3種方式,扶持小龍蝦產業鏈健康發展。
七、公***服務
主要有節慶活動、打造品牌、協會服務3個方面。
(壹)節慶活動。隨著小龍蝦產業的快速發展,以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和湖北潛江龍蝦節為代表的小龍蝦節慶活動如火如荼。“盱眙國際龍蝦節”已連續成功舉辦21年,潛江小龍蝦節已舉辦12屆,監利縣小龍蝦節已舉辦4屆,彭澤縣農民豐收節和小龍蝦節舉辦4屆,應城市小龍蝦節和農民豐收節已舉辦3屆。通過節慶活動,極大地帶動了當地餐飲業、旅遊業發展,遊客接待量持續增加,餐飲、旅遊收入節節攀升。
(二)品牌打造。產業發展壯大離不開品牌支撐。為提升區域小龍蝦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各地越來越重視小龍蝦品牌培育,湧現出了壹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的區域公用品牌,以及全國或區域影響力的企業品牌。2020年,“潛江龍蝦”品牌價值達227.9億元,“盱眙龍蝦”品牌價值215.51億元,位列全國水產類前兩位,彰顯出“潛江龍蝦”“盱眙龍蝦”在品牌影響、產業提升和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巨大潛力。
(三)協會服務。圍繞小龍蝦產業發展,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成立小龍蝦分會,湖北省成立了湖北省蝦稻產業協會,江蘇省成立了江蘇省盱眙龍蝦協會,研究探索產業化發展規律與特點,規範產業行為,促進產業內技術交流,推動對內對外經貿合作,促進產業的標準化、持續化發展。
八、政策保障
主要包含國家政策、行業標準和地方政策3方面內容。
(壹)國家政策。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先後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幹意見》(農漁發〔2019〕1號)、《關於規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的通知》(農辦漁〔2019〕24號)、《關於印發稻漁綜合種養生產技術指南的通知》(農辦漁〔2020〕11號),進壹步促進和規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
(二)行業標準。先後制定發布SB/T1135.4-2020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範 第4部分:稻蝦(克氏原螯蝦)、SB/T10878-2012速凍龍蝦、SB/T10876-2012淡水小龍蝦購銷規範等3個行業標準。地方政府制定發布DB42/T1490-2018小龍蝦冷鏈物流服務標準、DB42/T1394-2018活體小龍蝦分級標準等11個地方標準、合肥市漁業協會等社會團體發布T/HFYX003-2020合肥龍蝦等36個團體標準。
(三)各省政策。近年來,江蘇、湖北、江西等省先後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蘇政辦發〔2020〕37號)、《關於推進小龍蝦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鄂政辦發〔2017〕29號)、《關於加快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贛府廳發〔2020〕24號)等文件,推動和促進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