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發生在泰州海陵,李先生由於駕照扣分較多,想通過規則之外的方法處理,恰巧在小廣告上看到信息說可以處理這個問題,於是添加了對方的聯系方式,對方要求李先生。李先生向對方支付了1300元,李先生如實向對方支付了錢款,但在支付完錢款後發現對方將自己拉黑聯系不上了,電話也不接了,此時,男子自己也有壹定的責任。電話不接,此時李先生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果斷打了泰州海陵公安城東派出所的報警電話。
接到報警後,民警通過小廣告上的聯系方式聯系上了對方,撥打了騙子的電話,民警告知對方已經涉嫌詐騙,並要求對方立即將錢還給李先生,騙子立即添加了李先生的微信直接將錢還給了李先生,事件到此結束。
謹防小廣告騙局騙子的手段是越來越高明,有的騙子會主動去找上當者,但更狡猾的騙子會守株待兔,用釣魚的方式讓幸運者主動上鉤,就像李先生壹樣,如果李先生不存在違規處理的僥幸心理,如果李先生能按章辦事,面對自己被扣分的問題,也就不會存在上當後的問題了!事情是這樣的。
這種聲稱能夠為人解決交通扣分問題的騙子之所以能夠屢屢得手,就是因為上當者往往自身存在壹定的問題,他們總想通過循規蹈矩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騙子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
綜上所述,這並不是什麽高明的騙術,只是利用了被騙者想逃避違反規則的懲罰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