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藥物不良反應?最近在兒童用藥方面,國家藥監總局與兒科學界的專家也是壹再強調兒童用藥需謹慎,往往兒童用藥安全性比療效更重要。
什麽是藥物不良反應?藥物不良反應的定義是合格的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反應。
藥物不良反應包括哪些類型?藥物不良反應包括藥物副作用、藥物的毒性反應、後遺效應、過敏反應、藥物耐藥性及依賴性。
小兒用藥盡可能簡單且單壹的原則:
小兒用藥應避免不必要的聯合用藥。遵循能用壹種不用兩種,藥物種類越多,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越多。
根據不同年齡合理選擇藥物劑型和給藥途徑:
小兒用藥能口服或鼻飼給藥的不註射或靜脈給藥,因為臨床證明通過胃腸道給藥吸收好而且安全。
避免成人劑型給小兒應用,因為成人藥物劑型往往含有中樞神經興奮劑,比如成人復方感冒藥中含有咖啡因,小兒服用會引起抽搐。
腸溶制劑則不宜掰開、撚碎分開服用,更不宜用牛奶、飲料送服。泡騰片應先在水中溶解再服。
小兒藥物劑量壹定要準確:
通常醫生是按照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按藥品說明書應用。因為小兒肝腎功能不成熟,不能準確用藥的結果,要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要麽過量對肝腎造成負擔或損害。
合理應用抗生素:
首先應該在細菌學基礎上,或根據細菌感染趨勢經驗用藥,但是小兒抗生素應用原則是普通感染用壹種抗生素,嚴重感染才可以兩種聯合用藥。
小兒抗菌藥應用禁忌同類抗菌藥同時聯合應用,禁忌給兒童使用安全性不確定的新藥。
小兒正確應用解熱鎮痛藥:
現在小兒此類藥種類及劑型非常多,其成分不同,而藥理相同,壹般我們應用壹種就足以,無需聯合用藥。
並且說明了3個月以下嬰兒不用退熱藥降溫,打開被褥散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