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已經成了***識!不管是國際上還是國內,藥品的使用順序都首先是口服,肌註,最後才是靜脈輸液。這是科學的,主要依據就是考慮各個給藥途徑的不良反應問題。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這樣。
不良反應多且嚴重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中,按照藥品給藥途徑統計,2017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靜脈註射給藥占61.0%、其他註射給藥占3.7%。占比接近三分之二。
靜脈給藥是出現不良反應/事件最高的劑型,而且是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的,發生不良反應的速度很快,造成的不良反應概率也是最大的。嚴重不良反應大都是由於靜脈輸液造成的。
法律法規已明確
國家也早已認識到了劑型的不良反應問題。法律法規中也明確指出,嚴格控制註射制劑藥品上市,如口服制劑能滿足臨床需求,則不批準註射制劑上市。如肌肉註射制劑能滿足臨床需求的,則不批準靜脈註射制劑上市。
由於種種原因,很多醫院或者是醫療機構依然會選擇直接給病人輸液,來緩解疾病,這也是我們見到最多的治療方式。建議大家去就醫時,可以詢問醫生是否能用藥物治療,如果得到肯定的答復,那麽最好還是選擇後者。
劑型選擇不是絕對
選擇怎樣的劑型,要與病情結合。如果是壹些慢性病,或者可以明顯自愈的疾病,則盡量少打針,少輸液,口服藥為主。但如果較為嚴重的疾病,需快速加以控制癥狀時,則優先選擇靜脈給藥途徑。和不藥博士壹起,健康生活,不生病,少生病,就不用糾結用哪種方式了!
不藥博士簡介
博士,副主任藥師,高級營養師,擁有10年的用藥指導、營養咨詢和健康管理經驗。不藥不藥,倡導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藥!